首页期刊导航|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谈敏

双月刊

1009-0150

cdxb@mail.shufe.edu.cn

021-65904892

200434

上海市武东路321号乙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教育部主管、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供应链网络位置、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王少华王敢娟董敏凯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供应链不断从"链"向"网"的转变,供应链网络已经成为保障企业生产和经营稳定运转的重要社会关系,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从供应链网络的"聚合"与"桥接"结构特征出发,探究供应链网络位置如何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数字化转型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网络位置越靠近中心、占据的结构洞越丰富,企业相对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进而越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数字化转型能够协同供应链网络位置发挥效率提升作用,且该协同效应在技术实践应用的数字化运营层面更为显著.(3)从供应链特征和数字化应用的叠加作用角度检验发现,在供应链韧性高同时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好的企业中,供应链网络协同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会更好.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供应链网络这一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网络实现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对数实融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供应链网络数字化转型全要素生产率

    "扶持之手":政府数字采购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

    谭伟杰刘奕岍申明浩
    18-3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对数字产品或服务的采购政策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特色制度安排,能否推动企业数字创新发展,文章结合文本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政府数字采购指标,实证考察了政府数字采购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采购可以通过增强管理者数字化转型战略倾向、增加数字化投入以及提升商业信用可得性,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数字采购对于国有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具有更强的数字技术创新激励效果.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域下的分析发现,异地政府数字采购能产生数字创新鸿沟缩小效应,需求侧数字采购与供给侧数字补贴在推进数字创新发展中发挥了联动作用.

    政府数字采购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数字补贴全国统一大市场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基于城市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郑国强张馨元赵新宇
    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要素已成为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对释放数据要素红利、加强绿色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各地陆续设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通过风险承担效应、融资约束效应以及环境信息披露效应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开展,并且促进作用对于数字化水平和ESG表现较好的企业、高技术和重污染的行业以及人才集聚和金融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政府的科技支持和产权保护以及地区市场化水平能够强化数据要素市场化的绿色创新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仅能促进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活动的开展,而未能实现企业绿色创新的提质增效.因此,应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的赋能作用.

    数据要素市场化绿色创新风险承担融资约束信息披露

    数字素养促进了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吗?

    王海军葛晨
    4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经济社会预期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年群体就业面临困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2014-2020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了数字素养对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素养的提升会显著促进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加就业意愿和就业概率,降低工作知识门槛,拓展就业范围,提高工作方式灵活性,提升工作薪酬,进而增强工作满意度;第二,社会网络、代际依赖、认知能力和创业偏好在数字素养影响青年就业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社会网络越发达、认知能力越强、创业偏好越大,数字素养的提升对青年就业的影响也越积极,此外,数字素养还可通过缓解父代与子代之间的代际依赖促进青年就业;第三,数字素养对青年就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数字素养对青年就业的影响随年龄降低、学历上升而增大,且这一影响在女性青年和城镇青年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于防范化解青年的规模性失业风险,提升青年就业配置效率,促进青年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数字素养高质量就业社会网络代际依赖知识门槛

    解决全球经常账户失衡:指责中国抑或重视制造业?——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视角

    赵艳平梁正一马新啸
    6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导致的经常账户失衡问题是国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在构建经常账户—人力资本结构敏感度框架的基础上,以2007-2021年全球61个国家或地区14个制造业部门数据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国家制造业重视程度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导致的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重视制造业能够解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导致的经常账户失衡问题;国家重视制造业可以提高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和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从而有效抑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导致的经常账户失衡;对创新能力较强、制度质量较高、劳动力比较充裕和人力资本质量较高的国家以及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水平行业而言,前述效果更加明显.可见,国家在重视制造业以解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导致的经常账户失衡后,可以有效扩大就业规模和提升经济增长水平.

    制造业重视程度人力资本结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

    数字技术如何提升价值链稳定性——兼论不同投入来源数字技术的影响

    王彬宋玉洁
    7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内价值链面临"断链""卡链"风险的双重背景下,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中国价值链稳定性值得探讨.文章在构建嵌入式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分别从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值波动视角构建指标体系,测算省份—行业层面的数字技术、价值链稳定性水平,并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价值链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可显著赋能价值链稳定性,主要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中间品供应多元化两条途径实现;中西部省份数字技术更能提升价值链稳定性,在制造业领域数字技术更能促进价值链稳定性;投入省外的数字技术及来自服务业的数字技术对价值链稳定性的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论对于统筹经济发展与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字技术价值链稳定性生产要素增加值波动投入产出表

    企业家情绪资本的内在本质、核心价值与提升模式

    张祥建郭跃驰
    9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家情绪资本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管理风格、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文章研究了企业家情绪资本的核心特征、产生机理、演化规律和提升模式.结果表明:情绪资本可以升华为企业家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精神因素,增强企业运营和价值创造的精神力量;情绪资本的本质是情绪能量的组合、作用和流动,其规模、结构和有序性决定着情绪资本的质量,影响着企业家的性格特征、行为模式和管理方式;可以从身体系统和精神系统两方面来提升情绪资本,培育企业家的洞察力、协调力和掌控力,提高企业家的精神境界.该研究有助于缓解当前严重的企业家情绪资本危机,支撑中国企业家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商界领袖.

    企业家情绪资本内在本质核心价值提升模式

    分裂的高管团队会增加公司的违规行为吗?

    陈华王壮
    10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年来公司违规行为的组织化和团体化趋势,文章以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从违规行为的倾向和被发现的概率两个角度,研究高管团队断裂带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所处环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断裂带显著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的倾向,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具有企业家精神以及注重数字化转型的公司能够很好地抑制高管团队断裂带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显著影响;高管团队断裂带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只在市场化程度和收入不平等程度较低的地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断裂带的消极作用在信息披露违规、股票交易违规的倾向及证券交易所负责稽查的违规中更显著;区分断裂带类型后,表层断裂带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更显著.文章丰富了高管团队断裂带与公司违规的研究,为我国上市公司构建高管团队提供参考依据.

    高管团队断裂带公司违规企业家精神企业环境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法治论纲

    黄茂钦刘晨希
    12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背景下,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需要区域经济法治予以因应.在软硬法混合治理结构下,区域经济法治可以保障区域发展中空间正义的实现.从区域经济法治的实践来看,当前区域经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及失位,阻碍了法治功能的有效发挥.基于"规则-机制"的分析框架,我国需要加快制定区域经济基本法,完善区域协同立法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立法横纵协调;完善"中央-地方"区域经济执法规则体系,强化区域执法协同机制,促进区域经济执法协同常态化;完善"程序-组织"区域经济司法规则体系,深化区域司法协同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司法资源协调整合;完善区域经济法治文化建设规则体系及协同培育机制,助推区域经济法治观念培育;同时,建立健全区域经济法治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区域经济法治可持续发展,以高质量的区域经济法治体系促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法治法治现代化空间正义

    欧盟供应链安全规则的合法性认定——以中国与欧盟各国双边投资协定为切入点

    沈伟陈徐安黎
    13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及其成员方制定的供应链安全规则,以保障关键领域的供应链安全为核心目的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国际经济博弈,成为打压部分国家的工具.根据中国与欧盟各国或地区双边投资协定(BIT)中约定的投资争端解决方式,除个别情况外,投资者可通过国际投资仲裁的途径要求仲裁庭审查欧盟供应链安全规则及其适用行为的合法性.欧盟及其成员方基于安全利益行使治安权应符合BIT的规定.多数欧盟供应链安全规则违反了BIT中的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公平公正待遇等实体义务,具有违法性.仲裁庭通常可以适用征收补偿条款为投资者提供救济.少数BIT中规定了安全与公共秩序例外条款,现有案件通常对此进行限缩解释,供应链安全规则若违反BIT中的实体义务,难以一般性地通过安全与公共秩序例外加以免责.在对欧投资中,中国投资者应充分发挥国际投资仲裁的准司法审查功能,倒逼欧盟各国或地区供应链安全规则及其适用行为更加规范化、合理化、非歧视化.同时,中国须进一步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促使其向具有更高投资保护待遇的新一代投资规则迈进.

    供应链安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最惠国待遇公平公正待遇安全与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