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青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青年
山东青年

月刊

1004-0927

sdqnbjb@163.com;sdqnjiaoyu@163.com(教育研究)

0531-88110196;0531-82171578(教育研究)

250013

济南市山大路11号

山东青年/Journal Shandong You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流水不腐村账自清

    李剑峰
    295页

    论公司章程的自治边界——基于对《公司法》第71条第四款的分析

    刘芷蘅
    296-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公司法》第71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可以对股权转让另行规定,体现了对私权的维护和意思自治的原则.章程"另有规定"优于《公司法》而适用的前提是"另有规定"是有效的.然而第四款的但书条款因为缺少后续的规定,实务中仍存在提起章程对于股权转让的规定无效之诉的案例.处理公司的人合性和股权这一固有权利应该如何平衡的问题,需要区分股权转让的禁止性规定和限制性规定,通过分析实务中的限制转让类型以及由股权性质章程性质等得出章程无效的事由,最终得出禁止股权转让无效、限制股权转让有效的结论,并针对限制股权转让提出建议.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意思自治章程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比较研究

    王文君
    299-30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与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都是在可能无法履行的合同届满之前,赋予其中一方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损害的权利.但由于产生背景 、立法观念上的差异,两项制度在概念、性质、适用情形、责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同,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并加以区分实属必要.此外,我国《合同法》同时采纳了这两项规范,导致两者的适用存在一定冲突.综合学术界的各项观点,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两项制度应当并行规范,并明晰其适用范围,才能更好地保障缔约双方的利益.这也需要未来的立法进一步解决.

    预期违约不安抗辩权

    民事诉讼法视野下电子证据保全的几点思考

    魏家淦
    302-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电子数据"在民事诉讼中的独立证据地位,但对于其概念、保全程序等问题并无细化规定.司法实践中只有少数地方性规章、行政规章对此有所涉及,但规定零散、缺乏系统性.使得我国电子数据保全过程中常常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数据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与生活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在民事纠纷中该类证据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因此,明确电子证据的概念、完善电子数据保全的相关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电子证据保全民事诉讼

    综合施治一体推进持续构建项目建设管理廉政防控体系

    王永宏
    305页

    流浪动物致损法律分析

    易楚钧
    306-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流浪动物致损一直是一块尚未明晰的法律板块,当损害发生时,就会出现在救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主体界定不明确导致侵权责任分配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会针对如何明确流浪动物侵权责任的分配以及完善致害侵权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流浪动物致人损害责任分配社会救济

    人工智能犯罪之刑法应对

    尹国金梅娟
    308-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参与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并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前处于人工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渡阶段,人工智能引发的犯罪案件频现,如何通过法律对人工智能犯罪的规制是法学学者们激烈讨论的话题.在案件中,人工智能所涉及的主体、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划分以及是否将人工智能作为刑事责任主体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民法总则、刑法中均未赋予人工智能法律人格,需要借鉴国外各国对人工智能的规定以迎接强人工智能对法律的挑战.

    人工智能犯罪法律人格刑事主体应对策略

    浅谈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张杰
    310-311页

    从员工心理层面探讨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发生应采取的措施

    周天平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某大型企业集团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研究,发现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员工的省能心理和侥幸心理有很大关系,探讨通过培训、监督及正向激励,员工克服侥幸和省能心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安全心理安全事故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张蓓蓓
    312,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今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各个家庭间的经济水平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程度都参差不齐,导致对子女溺爱过度或教育不足的问题逐步出现.大量未成年人由此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纠正,最终部分未成年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对此进行研究也变得势在必行.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