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海军

半月刊

1003-0069

010-65815864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下斜街29号

设计/Journal SHEJI
查看更多>>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界权威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合作出版,是中国唯一一本中国工业设计界全国发行的国家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支持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基于国内核心期刊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董婧儒高俊虹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综述与分析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支持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的关键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可持续设计中的应用等问题以准确把握可持续设计的本土化发展路径,构建可持续设计话语权.运用PRISMA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百度学术收集的259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可持续设计本土化发展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在整体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且在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面展现出可持续设计特质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和资源,并为建立可持续设计体系提供参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系统性文献综述本土化乡村振兴

    从技术接受模型看设计的包容与排斥

    东野广浩鲍懿喜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容性设计发展至今,排斥依然存在并突破了经典的"能力-要求"模型解释范畴,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广泛的排斥现象亟待解释.本研究从理性行为理论出发,结合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利用技术接受模型交叉分析.发现个人心理层面会因为排斥的存在影响行为意向的产生,通过影响感知因素包括感知自我效能、感知外部控制、设计特征焦虑感以及主观社会规范形成排斥.设计排斥的研究范围包含客观条件层面和个人主观层面.个体特征、情境特征、媒介特征和社会影响4个客观维度影响着个人感知从而在心理层面形成排斥.包容性设计需要从客观条件和心理层面匹配不同用户的差异,使设计更有效地包容多样性.

    包容性设计设计排斥技术接受模型心理因素客观因素

    跨专业合作中的设计思维模型初探——以《服务设计课程》为例

    江加贝杨朔蒋欣然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服务设计》课程为例,旨在探索设计学科内跨专业合作中的设计思维模型.在理论层面,结合双钻模型和认知型社会资本,总结了跨专业协作的历程,在实践中,通过对实际课程的观察和分析,整合设计思维与跨专业协作历程提出了三钻模型,并概括了每一颗钻中的应用工具特点和协作要点.该模型是一次初探,缺少在更多案例中的应用与讨论,具有一定局限性,未来将在更多课程中进行实践与优化,为推动跨学科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跨专业设计学服务设计双钻模型老龄化设计

    艺术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创意思维训练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实验研究

    王开莹常砚溪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创意思维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创意思维训练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体系,通过标准化教学评价对教学效果加以论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教育实验法,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展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评价等开展教学设计,通过实施一学期的课程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创意水平分数高于控制班,科学验证了教学实验的有效性,总结提炼了融合式创意思维训练教学模式,教学主体角色转变和教学评价标准优化等教学成果,为展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或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有益尝试.

    创意思维展示设计课程改革教学实验创意水平评估

    基于UCD与问题导向的单人阅览桌改良设计研究

    钟佳伟袁浩李明珠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高校学生在图书馆内单人阅览桌的使用体验.首先,运用UCD设计思维与方法,获取用户需求,聚焦本质问题,再结合问题导向思维,将本质问题对应的用户需求层级转换为核心问题、基础问题和延伸问题,分解成若干问题微单元,最后精确锁定,逐个侦破.提出了图书馆单人阅览桌的改良设计方案.以UCD与问题导向结合的设计思维,能有效避免设计过程中的伪需求和伪问题的产生,落实产品设计研发.

    UCD问题导向单人阅览桌改良设计图书馆用户体验

    《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路径探析

    高煜萌司智慧汪晓春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路径.梳理《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分类的内在含义,结合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论对其进行分类及抽象提取,并对应至人的情感三层次,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使河流类名称符号具象化,从而导向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可行路径.得出《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有效路径.《水经注》中河流类名称可按照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论分为三大类,分别对应人的情感层次中的三层次,从而可以确定各层次的具体设计内容,继而总结出河流类名称融入文创设计的路径.

    河流文化《水经注》河流类名称文创设计路径

    新中式茶饮情境构建下的茶家具设计研究

    刘娜张寒凝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新中式茶饮文化这一年轻新兴文化潮流趋势下的家庭茶饮新需求,探究情境构建法在新中式茶饮文化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及设计策略.本文深入剖析情境设计思维及新茶饮家具设计的多元需求,探究新中式茶饮情境构建下的家具设计流程及设计思维方式,并对新茶饮家具设计的具体情境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和重新整合.构建出新中式茶饮文化情境系统并提出具体设计策略.该设计策略能够满足年轻新茶人日益发展的多维用户体验需求,启发未来对新茶饮家具及新茶饮文化空间的设计思考.

    情境构建茶家具设计新中式茶饮情境思维系统思维

    基于视觉动力理论的电动工具产品造型设计研究

    张艺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工业设计师提供一套辅助电动工具产品造型设计的工具,更好地进行电动工具产品造型设计,丰富视觉动力表现.文章通过对视觉动力理论的介绍,分析了电动工具产品造型视觉动力在"静止动势"与"视觉平衡"上的形成机制,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法向视觉动力、平面视觉动力和形体视觉动力的各自特色并对电动工具产品造型的重要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视觉动力造型设计策略.以期对电动工具及其他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视觉动力视觉平衡电动工具产品造型设计方法

    基于眼动实验的运动相机造型设计研究

    赵军静王雪霖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市场上现有运动相机的不同风格的造型设计进行对比研究.把3种不同造型风格的运动相机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运动相机消费者进行基于语义差分法的感性评价试验和眼动追踪实验.结合消费者的主观评价结果和眼动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对消费者对运动相机造型的认知行为特征和偏好进行总结,为设计师在运动相机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目标提供建议与思路.

    眼动实验造型设计语义差分法运动相机视觉认知

    G60科创走廊建设下洞泾智能公交站台设计研究

    丁栋何鸣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响应上海市洞泾镇人民政府智能公交站台设计项目,以长兴路/同乐路为基点,探讨G60科创走廊建设下的智能公交站台设计策略.对标洞泾镇政府"城市客厅"建设要求,分别采用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对国内外智能公交车站案例和洞泾镇域文化进行剖析;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开展对洞泾智能公交站台的设计实践.设计一款集防晒、防雨、共享、阅读、投影显示、信息追踪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公交站台概念方案.该方案不仅满足了乘客候车刚需,同时体现了洞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共生,符合洞泾人工智能基地品牌发展的需要.

    智能公交站台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基地长兴路/同乐路城市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