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罗西
    39-4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因此从学校层面来看,家校沟通既促进了家校教育的合力,也避免了教育"孤掌难鸣",让教育能够更顺利行.对于班主任来说,面对一个班级中三四十个学生和众多的家长,无论班主任怎么做,家长都会有不满意的地方,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产生对立,这就会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因此,有效的家校沟通要求班主任去思考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以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矛盾.

    家校社育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用爱唤醒心灵 用心呵护成长——关注职高生心理健康

    孟君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职高学生在经历中考的"淘汰"出局后,心理上就已经有了较重的心理负担,社会上对职高生也存在偏见.部分学生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心理上出现孤独、叛逆、敏感而多疑,且情绪易冲动,不善自制,人际交往缺陷等行为.

    职高生心理健康以爱育人

    以家长核心素养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区域实践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为例

    滕丽汪勉牟晓舟刘慧...
    46-5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校是育人主战场,而从全时空视角出发,学生在非学校场域中内化核心素养需要家庭助力,这对家长的核心素养提出了要求.基于政策分析和实践调研建构了家长核心素养模型,并明确了包括儿童观念、问题意识与合作参与在内的家长核心素养内涵.从培养家长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了在家庭教育工作顶层设计、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能力、家庭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四个方向上展开区域家庭教育工作实践.

    家长核心素养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策略

    案例标题:以"萤火"项目为媒,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建设

    王海燕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是苏州市家庭教育及课程建设研究专项学校.学校的"萤火"项目象征着家校社的汇聚、创新和发展,通过互相点亮,为家校社教育提供新的希望和机遇.分为"萤火"阅读共建项目,"萤火"志工导师项目,"萤火"助学课程项目.学校坚持打造专业引领的团队,积极营造平等真诚的伙伴氛围,努力构建了家校社共育的美好样态.

    "萤火"阅读共建"萤火"志工导师,"萤火"助学课程

    上海嘉定区江桥小学儿童能力提升"火箭"计划——基于家校社融合教育的经验与反思

    王海英周晓玥井海燕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案例是作者在2021年受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小学的委托,为全校三、四、五年级24名"差生",专门设计了基于儿童能力提升的"火箭"计划,3个半月的时间,每个周三下午2个小时的互动时间,一个学期下来,24位同学在不同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变化,包括上课不再扰乱课堂授课秩序,每位同学的学科成绩提升了30分-50分,也不再打同学和老师,成为有梦想、有社会使命感的儿童.回顾本次教育实践的成果,会发现与罗杰斯的治疗关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增加了赋能的关键要素,也就是说,不仅要用爱、看见、理解、接纳孩子,更要给予引导和成长,也就是通过集体的力量赋能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非常关键的两个要点,疗愈和赋能.另外,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融合教育的经验与反思,可以发现,学校对儿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家长对孩子的价值观引领的正确性,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第三方的专业性的"纠偏"对改善儿童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教育,以及第三方的作用.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融合教育赋能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视角透析家园合作典型案例——浅谈家校合作新路径

    许明丽邓垚灵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提出的五大系统对于分析和解决家园合作问题、促进家园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两大非常重要的微系统,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的关系构成儿童成长的中间系统.运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分析家园合作中的典型案例,总结出家园合作典型案例中的可行经验,为家园协同共育提供借鉴,推动家园深度合作.

    家园共育家园协同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以线上带读分享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探究

    许雅玲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代父母更加关注到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一生中发展的巨大影响,但苦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且目前网络上大量的育儿视频或文章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家长们无法得到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领读人以线上带读分享为载体,通过微信群聊的方式与存在家庭教育困惑和有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家长,共读教育书籍、共享教育心得、共研教育手段.并在实践中逐步厘清早期家庭教育带读机制可以涵盖的主要内容,分析带读机制行为特点与优势,以此深入剖析当代家长家庭教育中的困境和实际需求,进一步证实带读分享活动现实基础的扎实可行,探寻多元化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家庭教育线上带读分享

    亲子问题巧化解 家校共育促和谐

    姚艳萍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多数的家庭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亲子冲突和矛盾,这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本文呈现的案例从青春期亲子沟通问题说起,细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合作,体现学校根据家长需求,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促进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助力家庭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冲突沟通方式家校共育和谐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劳动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张翌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劳动课程标准的理念相辅相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契合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课程目标.生活教育思想在当代劳动课程中仍然具有重大的价值.本文初步探究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初中劳动课程的实践方式,引导学生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育劳动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新课程标准生活教育思想初中劳动课程实践探索

    促进青少年身心社灵健康空间营造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健康环境研究——创建市域儿童友好型城市实务初探

    张迎春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佛山市率先提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理念,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迅速行动.本次课题研究重点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环境氛围营造与积极作用的发挥.针对青少年身体、心理、心灵、社会适应与社会参与,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践模式探索,本课题坚持问题导向、案例导向、功能导向、系统导向,提出建构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支持体系的策略.

    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少年服务高质量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