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本案例是作者在2021年受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小学的委托,为全校三、四、五年级24名"差生",专门设计了基于儿童能力提升的"火箭"计划,3个半月的时间,每个周三下午2个小时的互动时间,一个学期下来,24位同学在不同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变化,包括上课不再扰乱课堂授课秩序,每位同学的学科成绩提升了30分-50分,也不再打同学和老师,成为有梦想、有社会使命感的儿童.回顾本次教育实践的成果,会发现与罗杰斯的治疗关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增加了赋能的关键要素,也就是说,不仅要用爱、看见、理解、接纳孩子,更要给予引导和成长,也就是通过集体的力量赋能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非常关键的两个要点,疗愈和赋能.另外,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融合教育的经验与反思,可以发现,学校对儿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家长对孩子的价值观引领的正确性,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第三方的专业性的"纠偏"对改善儿童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教育,以及第三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