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航天(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航天(中英文)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中英文)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李同顺

双月刊

2096-8655

sht8075b@vip.163.com

021-24181541

201109

上海元江路3888号南楼

上海航天(中英文)/Journal Aerospace Shangha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宇航学会协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宗旨是传递航天科技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主要刊登与载人飞船、应用卫星、运载火箭、防空导弹系统及其分系统的研制、试验和使用有关的学术技术论文、研究报告、技术报告、专题评述等。本刊是交流航天工程及相关技术的园地,是对外展示航天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主要读者对象是航天工程及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相关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导弹与航天文献》(CAMA),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加入“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温流体流动沸腾失稳预测模型

    匡以武孟金龙张文胜况康...
    89-9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液氮等低温流体在通道内的沸腾两相流动失稳问题,建立了典型液氮沸腾流动失稳的动力学模型,基于非线性稳定性理论,对液氮沸腾流动稳定性进行分析,获得了流动失稳判据.基于失稳判据并结合液氮沸腾的流动特性分析,提出了以无量纲参数表示的流动失稳预测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对比,在17个工况中,模型成功预测了15个工况的流动稳定性,准确率达88.2%.流动失稳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能够用于液氮沸腾失稳的预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液氮的沸腾失稳过程中,加速压降作用非常显著;相同长径比的通道,失稳边界基本重合;提高流体饱和压强有助于抑制流动失稳.

    两相流低温流体流动失稳失稳边界数值计算

    基于双目视觉的卫星太阳翼模态辨识方法

    程天明李文龙王阳阳魏承...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解决卫星柔性太阳翼模态辨识问题时,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会对太阳翼本身动力学模型造成影响,附加测量靶标的方法,增加了额外的物理元器件和系统的复杂性,且不便于在轨实际应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无接触、无标识点的光学测量方法.首先,用星载双目视觉系统采集柔性太阳翼振动图像,并提取太阳翼边缘角点作为特征点,测量这些特征点在时域下的位置变化情况和速度变化情况.然后,利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来辨识太阳翼模态信息.最后,设计了物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目视觉测量方法装置简单,测量精度高,能够完成对太阳翼的模态辨识,模态辨识误差约为3.797%.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双目相机的太阳翼模态辨识方法,为空间大挠性结构振动参数的在轨测量提供了参考.

    机器视觉大挠性空间结构非接触测量模态参数辨识特征提取

    射频集成微系统技术的发展与典型应用

    杨进张君直朱健韩磊...
    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尔定律已经逐渐放缓,并越来越逼近其物理极限,但未来的射频系统仍然朝着更高集成度、更高性能、更高工作频率等方向发展,射频集成微系统技术是实现射频系统微型化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对射频微系统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微系统发展历程和经典项目,接着对射频微系统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随后通过一系列典型应用案例,展现了最新的射频集成微系统技术,最后提出了射频集成微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思路.

    摩尔定律射频(RF)集成微系统解决方案

    导引头伺服机构冲击环境动力学响应特性分析

    朱骏王志诚郑田泽赵倩...
    113-11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引头伺服机构是制导武器的关键核心部件,其在复杂严酷力学环境下,动态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武器的制导精度.针对精密导弹伺服机构在高可靠、高精度指标下对动态性能与稳定性提升的工程需求,本文研究导引头伺服机构冲击环境激励动力学响应特性.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导引头伺服机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其次,基于瞬态动力学理论,运用完全法进行冲击响应求解,分析其在不同方向的冲击动力学响应,得到局部刚度较差的关键薄弱位置,再次,对不同冲击参数和阻尼系数下的结构冲击响应进行分析,得到冲击响应的参数影响规律;最后,针对伺服机构关键薄弱环节弧形齿轮进行应力分布分析,研究轴承支承参数对弧形齿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弧形齿轮支承轴承越靠近右端效果越差,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弧形齿轮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布.本文研究可为航天精密伺服机构的动态性能优化与装配参数控制提供参考指导.

    导引头伺服机构动力学响应冲击激励环境仿真有限元法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FY-3D MWRI海面风速反演

    张云韩天辉孟婉婷杨树瑚...
    120-13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MWRI)L1级亮温数据可用于全球海面风速反演,本文讨论了在晴空区和云区使用多元线性统计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反演海面风速的情况,在晴空区将4 d测试集分别放入多元线性统计回归模型,采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卷积神经网络(CNN)和Stacking融合(SF)模型对海面风速进行反演,最优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56、1.31、1.24、1.29和1.27 m/s;在云区2 d测试集上的最优RMSE分别为2.12、1.98、1.87、1.89和1.89 m/s.为了进一步验证晴空区海面风速反演的可靠性,选取美国国家浮标数据中心(NDBC)实测的浮标风速对海面反演风速进行验证,CNN反演风速与NDBC实测风速的RMSE为0.74 m/s,决定系数(R2)为0.80;SF反演风速与NDBC实测风速的RMSE为0.85 m/s,R2为0.74.结果证实了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很好地完成FY-3D MWRI亮温反演全球海面风速的任务.

    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MWRI)海面风速反演机器学习Stacking融合(SF)模型

    基于超-黏弹性模型的柔性接头动态力矩计算

    刘海亮李定机毛成立郑庆...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接头摆动力矩特性的准确预示对整个柔性喷管的结构精细化设计和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计算柔性接头在不同工况下的摆动力矩特性,将三阶Ogden模型和Boyce-Bergström迟滞模型结合,建立了一种超-黏弹性本构模型,并基于弹性件橡胶材料力学试验数据,采用模拟退火算法确定了模型参数.通过柔性接头方波和正弦波激励的摆动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及参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柔性接头的松弛和迟滞行为,对弹性比力矩预示误差在10%左右,对总比力矩的预示误差在10%以内,在无内压工况下其摩擦力矩预示误差为9.24%.

    柔性喷管橡胶摆动力矩超-黏弹性本构

    滑翔飞行器速度约束条件下制导律设计

    张佩俊许宏涛姚保江朱建文...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滑翔飞行器速度约束条件下的制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制导方法.首先,建立滑翔飞行器弹道优化模型,给出基于高斯伪谱法的弹道优化方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制导律模型;其次,为进一步满足速度约束条件,提出了速度控制策略;最后,将高斯伪谱法获得的最优控制量离散后作为标签数据,利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嵌入弹道仿真环境中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定攻角剖面和高斯伪谱法离线优化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导方法能够在满足速度约束条件下实现制导飞行,具备在线实施的能力和较好的工程适用性,对此类飞行器的制导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滑翔飞行器速度约束神经网络高斯伪谱法

    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演示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平孙晨荆晓荣李文然...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体火箭推进剂加注是发射场工作中的重要和关键环节,为了满足新时期发射场训练的高要求,特别是运载火箭近年来高密度发射对专业人员技术能力的要求,需要开展发射场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演示训练系统的研究.基于Unity 3D技术开发了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演示训练系统,针对发射场推进剂加注流程创建了动力系统三维虚拟装备和操作环境,采用虚拟仿真与实现技术建立了包含发射区回转平台、地面配气台、箭上阀门管路等动力系统设施设备的高交互性三维仿真场景,具备训练计划管理、训练导调管理、分队组训模拟、学员考核评估等功能,实现了对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和故障应急处置等过程的模拟训练,为发射场岗位人员开展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训练提供了技术支撑.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测试发射仿真训练Unity3D

    基于假设检验的天基仅测角目标定位方法

    袁冉慧杜泽弘王龙飞杨雪榕...
    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天基仅测角卫星对非合作目标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假设检验的方法.在方位角观测不满秩,而无法满足可观性条件时,通过假设目标的飞行高度,给出多种可能的目标航迹.对目标的型号进行识别,并将已有的先验信息作为假设航迹的置信度评判标准,拒绝概率低的假设,缩小目标的飞行高度范围,提高目标的定位精度.经过仿真验证可知,对目标的高度进行估计,其误差区间可缩小50%以上,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多源信息融合中的潜力.

    天基探测仅测角假设检验非合作目标定位

    结合非局部注意和多层残差的遥感图像建筑物提取方法

    刘炜清贾赫成
    16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和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地物提取任务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针对现有的方法无法捕捉图像中长距离的空间关系,以及遥感图像存在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了结合基于非局部注意力的多层残差遥感图像建筑物提取方法(NAMR-Net).在改进后的U-Net的结构基础上,引入了自适应非局部注意力模块(ANAB),以及多层残差学习模块(MRLB).因此,网络可以从不同的卷积层中融合长距离像素间的特征,并通过2阶段的训练,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分割质量,并在2个公开数据集WHU、Massachusetts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NAMR-Net可以实现遥感图像中建筑物目标的高质量分割,并优于近年来几种较先进的方法.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建筑物提取深度学习残差学习非局部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