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化技术
石化技术

杨清雨

季刊

1006-0235

pcit.yssh@sinopec.com

010-69345106

1025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发展研究中心《石化技术》编辑部

石化技术/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并重,为石化行业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典型介质环境下探针腐蚀监测局部流场分布规律研究

    方艳谭川江孔令峰刘鹏程...
    206-207,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油田站场管道中,腐蚀穿孔时常发生,威胁油气田安全生产.因此,电阻探针通常被应用于不同介质下的管道腐蚀监测.为了提高腐蚀监测的有效性,基于流体力学计算(CFD)有限元模拟,研究了不同介质环境下电阻探针的局部流场分布规律.结果发现,介质为水的探针扰流和剪切力都达到最大,且探针最大剪切力始终出现在套筒孔的两侧.

    电阻探针腐蚀监测有限元模拟

    南海东部E油田钙质夹层特征及影响

    田腾飞冯沙沙涂志勇李壮...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钙质夹层研究对储层精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动静态资料分析,对南海东部E油田钙质夹层岩性、测井、分布特征及其对油田动态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E油田分为三类钙质夹层:生物碎屑灰岩、含生屑砂岩、钙质砂岩,夹层厚度在0.2~1.5m之间,小于0.5m厚钙质夹层测井特征不明显;单砂体间钙质夹层平面展布在100m以上,且发育较连续;单砂体内部厚度小于0.5m钙质夹层平面展布范围小于100m;利用垂向0.2m网格建立地质模型,模型更符合动态特征.

    南海东部钙质夹层复合砂体无水采油期

    三维各向异性的低渗油藏排状定向井井网压裂注采井距研究

    赵义强万钧罗启源
    211-21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各向异性低渗透油藏排状定向井井网压裂注采井距问题,推导其典型井网单元的压力和压力梯度分布公式,重点研究注采井间主流线上沿程压力变化规律及其对注采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对于注采井间压力分布有显著影响;压裂直井井网井间压力分布均匀,可以用更大注采井距,井距是未压裂情况下的约3倍.

    低渗油藏压力分布三维各向异性压裂注采井距

    基于有效应力影响的岩石物理建模研究

    王腾飞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工区W区块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目标储层埋藏较深,普遍大于3500m,自北向南深度逐渐增加,地层压力系数较高.从有效应力与孔隙纵横比的关系出发,结合测井资料、实验数据等进行岩石物理建模,最后通过建立的岩石物理模型进行速度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测井资料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地层压力有效应力岩石物理建模速度预测

    基于绕射波的地震属性研究进展

    谢玮夏勇杨骞毕臣臣...
    216-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绕射波是地下非均质异常体、小尺度构造的信息载体,具有较高分辨率.目前,绕射波分离及成像方法已逐渐成熟,而绕射波地震属性的研究及应用较少.基于此,系统梳理了绕射波地震属性在缝洞体、断裂、裂缝以及河道识别领域的应用,探讨了绕射波地震属性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非均质异常体小尺度构造高分辨率绕射波地震属性

    复合盐钻井液对钻具腐蚀分析及控制对策

    彭三兵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探讨了复合盐钻井液对钻具腐蚀的影响及控制对策.首先,分析了复合盐钻井液的成分和化学性质特点,以及钻具腐蚀的机理,包括电化学腐蚀、腐蚀参数影响因素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腐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包括加强材料选择和表面工艺,优化复合盐钻井液参数,以及加强技术管理和控制措施,从而降低钻具腐蚀几率,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复合盐钻井液钻具腐蚀控制对策

    基于冲积扇构型表征的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荐鹏赵国柱王星棋韩平...
    222-22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模式指导、岩心标定、动静结合、层次分析"的研究思路,综合应用丰富的岩心、测井、动态监测等资料,开展沉积微相、构型表征及储层精细评价研究,创新应用冲积扇7级体系沉积模式,剖析干旱型冲积扇优势构型单元空间叠置样式、差异化建立双物源5种单井相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块状砂砾岩体有效储层识别,应用交会图聚类分析法,优选14项敏感评价参数开展储层分类评价,表征储层质量差异,明确优势储层空间分布特征.

    干旱型冲积扇构型储层识别分类评价标准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低渗透水驱油藏递减率主控因素分析

    杨宏拓罗麟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定水驱油藏产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在油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先通过分析延长油田长6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将油井产量递减递分为三个阶段,再应用公式法筛选出影响低渗透油藏递减率变化的相关因素,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延长油田某区块产量递减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油田产量递减率主要受井网密度、油井产液速度、含水率、生产时率、阶段注采比等参数控制;生产时率是影响递减率的主控因素,其次为井网密度、含水率、产液速度、阶段注采比;最后结合延长油田矿场实践,指出减缓长6低渗透油藏递减的相关做法.

    低渗透水驱油藏产量递减灰色关联分析法

    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分析——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例

    税敏彭攀郑洁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海东部A油田是典型的底水油藏水平井增产改造开发区,在开发过程中,不同油层与油井含水上升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制约了该油藏的高效开采.基于A油田原始数据建立综合地质模型,结合实际生产动态,归纳出四种含水上升模式并找出对应的影响因素,利用正交试验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找出主控因素.此典型区块丰富的实际数据,有望为底水油藏高效开发提供参考.

    含水上升规律动态分析典型模型水平井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三段地层与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李闫骥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西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是目前四川盆地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对象和储量增长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最新的钻探成果及新收集的资料,开展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三段地层特征及沉积微相特征研究.为进一步深化川西地区须三段油气勘探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须家河组地层划分沉积微相沉积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