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月刊

1005-1309

sje@sass.org.cn

021-53060606-2520

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楼

上海经济研究/Journal Shanghai Economic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立足上海,关注全国和世界。《上海经济研究》的探索视角紧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和经济发展进程,其开放、前瞻、创新的宗旨深深吸引全国及至世界各地的读者和撰稿者,并广受经济理论界、政府部门和决策机构、大专院校、实际经济部门和企业界的欢迎和好评。《上海经济研究》永远是您了解中国和上海经济的窗口,她努力成为您的好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重要问题

    张道根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研究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无人区"摸索,是前无古人的创新性实践.中国有五千多年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传承,创造过为世人赞叹的灿烂农业文明,但其与现代化又有着深刻矛盾.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经验是推进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打开国门、对外开放,走开放发展之路;必须搞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必须学习借鉴先行实现现代化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做法;必须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辩证把握好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科学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问题的重要论述

    张开薛敏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资本问题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理论的丰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仍然具有二重作用,即生产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和生产关系方面的消极作用,要完整辩证地认识资本全貌,控制资本的消极面,激活资本的积极面,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同时要破除影响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思想桎梏.

    资本二重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政商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质资本

    数字经济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探赜

    王宝珠葛丰收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工业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呈现新样态.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确保劳动者权益、推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扎实性进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下数字经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逻辑,从完善数字劳动过程中的政府规制、构建服务于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构建数据产权制度体系、构建适应平台经济的监管制度体系和数字空间工会体系等四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构建数字经济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益支持.

    数字经济共同富裕劳动关系新样态不完全劳动关系治理逻辑

    新时代我国财税政策阐析——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基准

    赵云鹰李正图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国家宏观调控日益精准、有效并且高质量,这反映和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的日益提升.学界还没有展开新时代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财税政策演进的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财税政策的梳理,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演进趋势,既可以发现历年财税政策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揭示新时代党中央财税政策所依据的中国特色财政理论的科学性,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性、科学性和理论性.本文研究发现:新时代我国财税政策全面贯彻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执行效果显著;体现了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注重激发市场活力、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灵活性、精准性、有效性不断增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的财税政策必须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和进一步提高财税政策的灵活性、精准性、有效性.

    新时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财税政策政策演进习近平经济思想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与企业市场势力——来自中国标准国际化的实践证据

    韩清胡琨
    4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具有特别意义.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分析表明,随着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市场势力将提升,而在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势力将下降.实证方面,本文整合2010-2021年国家标准文件信息和上市公司数据,以标准国际化为例,分析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推论结果;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决策逻辑变化导致企业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不同变化;标准国际化还使同一行业的企业市场势力的差距缩小;此外,超越标准国际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仍然成立,但需要注意标准的质量水平问题.本文结论一方面为论证"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指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企业在不同市场势力变化等其他问题.

    高标准市场体系标准国际化企业市场势力企业加成率劳动折扣率

    中国城乡相对贫困的动态识别、测度与变动分解

    彭玉婷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视城乡差异、促进城乡融合是共同富裕目标下相对贫困治理的重点,而精准测度城乡相对贫困状况是相对贫困治理的基础.本文基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强弱相对贫困线的双重视角,分别对中国城镇和乡村相对贫困进行动态识别和测度,并采用Shapley分解方法,量化分析增长、分配和贫困线因素对城乡相对贫困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率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在2016年后趋缓;城镇相对贫困发生率先下降后上升,且在城乡差异化强相对贫困标准下,2020年城镇相对贫困发生率高于农村.增长因素对城乡相对贫困发生率的降低起正向作用,但其作用在减弱.贫困线变动因素对相对贫困减少起负向作用.分配因素的减贫作用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其对农村减贫较多发挥正向作用,且作用日益突显;其对城镇减贫作用由正向转变为负向.

    共同富裕相对贫困弱相对贫困相对贫困分解Shapley分解

    海陆统筹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贡献机制研究——基于中国沿海港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米晋宏王乙成何正
    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背景,探讨了海陆统筹对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贡献机制.首先,从影响港口海陆统筹能力的多重维度出发,构建了港口海陆统筹竞争力评估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特别考虑了数字技术创新等港口城市新质生产力指标,并利用熵权法对中国沿海重要港口的海陆统筹综合实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哈夫模型深入探讨了港口的城市辐射范围与港口海陆统筹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理论结果表明,具备较强海陆统筹竞争力的港口通常对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得这些港口的腹地范围更为广阔.此外,本文利用中国各地级市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了港口海陆统筹能力对其腹地城市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清楚地揭示了港口海陆统筹能力与腹地城市贸易增长之间显著的正向关联,这也表明加强港口海陆统筹能力建设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港口竞争力海陆统筹全国统一大市场新质生产力空间计量

    企业并购网络嵌入对城市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

    王秋玉宋艳姣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并购是企业战略发展、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实现路径,讨论企业并购网络嵌入如何影响城市创新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Wind数据库和incoPat数据库获得城市并购及专利创新数据,从网络空间视角探索我国城市并购网络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并购网络规模不断扩张,呈现整体扁平化、核心区模块化发展态势,跨越行政边界的远距离跨省并购成为主导;网络嵌入影响区域创新的传导机制作用效果有所不同,网络链接强度与合作伙伴创新水平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网络结构洞的影响不明显,说明网络嵌入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溢出效应推动城市创新,网络权力优势尚未展现;并购的区域创新效应与空间尺度选择存在强相关性,省外并购活动带来的创新效果最强,省内合作城市的创新水平对本地的创新影响最大,说明网络溢出效果受到网络结构、知识特征、地理距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城市应重视城市群发展战略带来的创新机遇,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并购合作与交流,与邻近城市建立合作关系时应重视其创新水平.

    企业并购网络嵌入空间尺度知识溢出区域创新

    双碳目标下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实证数据

    陈国政林芳羽伏开宝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环境保护税作为环境规制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采用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以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为表征的绿色技术创新数量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于以绿色发明专利为表征的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促进作用不显著.考察公司异质性发现环境保护税主要激励了国有性质、大规模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税可以通过促进公司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来提升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相关研究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环境保护税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双重差分模型

    金融科技与资本跨地区流动——基于企业异地投资视角

    胡云飞戴国强高鹏
    10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跨地区流动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地区均衡发展至关重要,它将促进区域资源的高效配置,加速资本短缺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生产效率提升.本文利用2011-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异地投资数据,考察了省级层面的金融科技发展对资本跨地区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提升在促进资本跨地区流动方面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效减少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管理层的短视行为,减轻了企业融资的限制,同时提升了产业链现代化和企业价值,进而增强了区域间资本的流动性.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非银行股东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金融科技在促进其跨地区投资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有效推动了资本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本文建议政策制定者应考虑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鼓励创新,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框架及简化投资程序来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和激发企业跨地区投资的动力,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资本跨地区流动企业异地投资融资约束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