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翻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翻译
上海翻译

方梦之

季刊

1672-9358

SHKF@chinajournal.net.cn

021-28316080

200072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33信箱

上海翻译/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探讨翻译理论,传播译事知识。总结翻译经验,切磋方法技巧。广纳微言精理,侧重应用翻译。把握学术方向,推动翻译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翻译与近代中国国际法学的知识发展

    屈文生龚茁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民国的国际法翻译,是推动近代中国法学知识发展乃至转型的重要事件.中文"国际法"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大致经历了从"各国律例"到"万国公法""公法""交涉法",直到"国际法"的发展和转型.但国际法观念和国际法知识在中国的发展,并非是一个单向线性的过程.西方国际法汉译在近代中国法学知识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构建作用,不可盲目认为近代中国只要译入国际法,就会被西方殖民者视作平等的主权国家.实践证明,仅靠翻译国际法,无法构建出普遍的国际秩序.构建自主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不能全靠翻译,但又离不开翻译.

    翻译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知识转型国际法汉译

    中国近代地理翻译及其对地理学科的影响

    贺爱军侯莹莹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端和创建与地理翻译密切相关,因此厘清中国地理翻译脉络有助于考察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从地理翻译对地理学科的影响角度来看,西方地理知识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历程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767至1860年地理知识的早期传播与中国近代地理教育的萌芽,1861至1920年国别地理翻译和中小学地理教材译写,1921至1949年西方地理学理论的系统译介与中国高等地理学科的创建.地理翻译不仅推动了中国地理课程体系的创建与发展以及地理教材的现代转型,也推动了中国地理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

    地理翻译中国地理学科翻译地理学

    西方数学教材汉译与中国现代数学话语构建——以李友梅的数学教材翻译为例

    谭晓丽朱雅琴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科学著作的汉译在民国时期达到一次高潮.湘籍译者李友梅在该时期翻译了一系列西方数学教材.在术语翻译中,李友梅运用各种隐性知识,主要采用直译加意译、整合传统概念、转换日常用词内涵等方法,使得西方数学知识顺利进入中国数学知识体系.在语篇翻译层面,译者一方面保留和直译原文的话语标记,另一方面运用删减、增译、归化等方法,重构中国传统数学话语,为西方数学话语进入目的语系统争取合法性.李友梅的数学教材翻译,为推动中国新知识体系的形成,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现代性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友梅数学教材翻译知识生产话语构建现代性

    外交翻译史研究的价值、路径与任务——兼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

    朱含汐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宏志的《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是首部从翻译角度研究马戛尔尼使团的著作,不仅重构了早期的中英外交关系,还为中国近代翻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对该书的阅读与思考,本文指出,翻译在中国近代外交活动中作用巨大、影响深远;从翻译的视角重审外交事件,过往的"史实"和"史观"也许会发生偏离或反转;翻译史研究需继续加强对原始材料的搜集和考证工作,采用问题导向、文本整体细读、多元互证等方法,还原翻译现场;目前外交翻译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拓展研究面向、反思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建构历史与翻译的互动关系.

    外交翻译史翻译史外交中英关系

    Abstracts

    94,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