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翻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翻译
上海翻译

方梦之

季刊

1672-9358

SHKF@chinajournal.net.cn

021-28316080

200072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33信箱

上海翻译/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探讨翻译理论,传播译事知识。总结翻译经验,切磋方法技巧。广纳微言精理,侧重应用翻译。把握学术方向,推动翻译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翻译中国",促进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许钧
    1-2页

    译(论)家深究之远景——基于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的初步思考

    黄忠廉
    3-4页

    建设学术共同体,推动中国翻译研究

    傅敬民
    5-6页

    方梦之译学研究对翻译批评的启示

    刘云虹
    7-8页

    方梦之"应用翻译"探索的开创性与引领性

    贾文波
    9-10页

    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体系化与范畴定位思想的阐发与再构

    曾利沙邓薇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梦之先生是应用翻译(学)研究的奠基者、开拓者、引领者和建设者,他有关应用翻译(学)体系化与范畴定位的思想博大精深,挖掘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应用翻译(学)的守正与创新研究极为重要.本文深入探讨三个有关问题:我国73种独立翻译学的发展趋势呈何种特征?2)如何从方先生的本体观、对象范围观、学科体系观、范畴定位观出发,辩证认识独立翻译学的本质属性、学理性、体系性、创新性、实践性及其普遍原理性?3)如何深度阐发方先生的译学思想,全景式整合构建应用翻译研究的逻辑范畴体系?本文旨在为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研究成果的对外传播提供独特的理论范式.

    方梦之译学思想学科体系范畴定位整合守正与创新

    芒迪译学研究模式中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探析

    李文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译学理论不断深化发展,翻译学的研究对象与路径亦趋向多样化,众多翻译研究不再囿于微观的跨语言问题,转为关注宏观的文化与社会现象.但是,基于语言与语言学理论的译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翻译学的重要分支.本文以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基于评价系统的译学研究模式为例,通过分析该模式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核心思想的吸收与应用,旨在探究翻译研究如何通过借鉴语言学研究模式和方法,实现语言与文化研究的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翻译学的跨学科发展.

    杰里米·芒迪译学研究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跨学科

    国内翻译经典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刘松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经典化"是近年来国内外译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首先梳理了二十年来国内关于翻译经典化的著作与论文,发现国内译学界在翻译文学经典的概念与内涵、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经典化、中国文学在国外的翻译经典化三个方面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未来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研究:1)翻译经典化研究疆域多囿于文学领域,未来研究可以延伸到哲学、政治、宗教等非文学文本;2)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外国作品汉译经典化关注较多,中国文化外译经典化值得进一步研究,尤其注意中国现当代文学、少数民族经典及中国文化在非英语国家的翻译经典化问题;3)盲目挪用西方译论,研究方法过于单一.未来应加强对翻译经典化理论性思考,建构一个质性和量化、历时与共时并举、多元互证的翻译经典化质性分析和量化评价模型.

    经典经典化翻译经典翻译经典化

    人机耦合时代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原则与策略例析

    范梓锐杨文地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机耦合时代已经开启,机器翻译+人工译后编辑成为当前翻译(语言服务)行业的主要工作模式.对于翻译质量有高阶要求的译文,机器翻译后的译后编辑阶段需要译者具有扎实的双语功底、出色的逻辑思维、敏锐的美学意识,尽力产出创造性或经典化的译文.语篇的文采就属于翻译质量的高阶要求,主要体现在音韵和谐、用词考究、句式灵活、谋篇精巧、修辞得当、意蕴丰富、创新出彩等方面.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高阶思维文采再现文采再造

    书讯

    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