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

熊月之

月刊

0257-5833

shkx@sass.org.cn

021-53062234

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37室

社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实、新、活、广、深、快”为特色,立足上海,面向国内外,致力于探讨新问题,发表新观点,鼓励学术争鸣,扶植理论新秀,倡导新兴学派。同时开展比较研究,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是一本高层次,有深度,反映国内外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权威性综合理论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联合国"维和"话语和理念的构建机制及其作用评估

    马荣久魏璇
    114-127,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基于规则"的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则治理作为全球安全治理的主导方式,其有效性与合法性有赖话语及其承载的理念通过导向、动员和竞争机制发挥构建作用."维持和平""建设和平""强制和平"等一整套话语及其承载的安全理念,引导国际社会对于"什么是(或不是)'维和'""如何进行'维和'"等问题的认知性与规范性的思考和回答.以联合国及其机构和人员为施动者的话语沟通及其传播发挥动员作用,支撑相关理念发挥"说服力""渗透力",甚至是"强制力".有关各方围绕理念、话语与话语权的竞争,既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合国"维和"机制和"维和"模式变化的推动力.从本质上看,联合国"维和"不是基于物质力量的"权力制衡",也不是使用武力的"以暴制暴",而是安全理念的倡导与话语的传播,并以此凝聚共识,构建有效的集体行动,从而维护和塑造地区与全球安全环境.当下存在复杂多样的安全理念以及话语的竞争,有效的全球安全治理和联合国"维和"行动,客观上要求有关各方不断扩大安全理念的契合点,推进安全理念的对接.

    联合国"维和"行动安全治理话语理念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与策略选择

    陈伟光
    12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制度变革为标志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外部冲击和国家基于观念、权力和利益结构的互动.以国家为主的行为体通过选择身份、模式、对象等策略,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实现制度转型.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力量,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博弈中应做好角色定位和策略选择,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建立以共同发展为导向的治理制度网络,维护多边制度秩序并推动其改革和完善,为防范针对中国的制度变迁做好制度预案.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变迁国家行为体策略选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智能时代下老龄化发展与劳动生产率变化

    封进赵发强宋弘
    14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在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综合使用人口普查、工业企业、机器人数据等多个数据库,发现中国城市层面的人口老龄化水平与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该现象存在于大部分制造业细分行业.这一结果背后的主要机制是在老龄化压力下,企业会更大规模地使用工业机器人,抵消了劳动力平均年龄上升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对低教育程度的女性就业有不利影响.以上结果有助于理解智能化时代老龄社会中的就业趋势和经济增长新动能.

    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生产技术

    "新生代"社区工作者的基层治理工具箱

    侯秋宇何雪松
    15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基层治理的一线执行者,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呈现出"换代"的态势."新生代"社区工作者正在占据基层治理的舞台,他们具有年轻、高学历等群体特征,通过市场竞争、自主择业进入社区.面对新的社区特点和时代任务,他们既要明确宏观政策意图,做到"自上而下"集体执行的一致性;又因代际与能动性的不同,呈现出"自下而上"行为选择的差异性.通过对上海不同代际35位社区工作者生命故事的访谈,研究发现,"新生代"社区工作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层治理工具箱:专业知识、制度意识、信息技术以及反身性实践.这样的治理工具箱是在基层治理场景、纵向约束机制、微观行动策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行动策略集合.理解这样的工具箱有助于推动基层治理的转型升级.

    "新生代"社区工作者治理工具箱反身性社会工作

    算法霸权、数字空间生产与位置争夺:房产经纪人劳动过程研究

    帅满关佳佳
    16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有平台劳动过程研究侧重研究网约车、外卖等劳动密集型按需平台的劳动控制,以及内容生产型平台劳动者的自我规训,较为关注新兴劳动群体,对传统职业群体的平台化转型没有给予足够关注.随着房产交易平台的崛起,房产经纪人已经成为平台劳动者,具有高自主性的经纪人缘何在房产交易平台上秩序井然值得探究.引入空间视角探究这一群体的劳动过程可以发现:一方面,平台通过数字空间生产达成对经纪人的三重劳动控制,即通过前后空间的区隔生产控制经纪人的可见性;通过数字空间的等级生产调节经纪人的可见度;通过空间意识形态的生产塑造经纪人的空间感知.另一方面,经纪人开展多样的空间实践对劳动控制予以回应,包括基于强烈的空间认同进行位置的自我检视和同行监视;迎合算法或者采用逆算法策略回应平台可见度调节;通过开拓平台之外的外部空间来挣脱平台的可见性控制.房产经纪人劳动过程研究揭示了平台中介性在劳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补充了平台劳动过程控制机制的新维度.

    经纪人劳动过程平台劳动数字空间生产

    立法设教:清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合治"

    贾安琪
    18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大一统"观念强调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以"治出于上"为根本原则,追求"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理想社会秩序.在"大一统"观念影响下,"礼法合治"的治理模式也形成了立法设教的历史传统,通过制度与法律保障"礼法合治"秩序功能的实现成为历代统治者教化天下的基本立场.清朝统治者借鉴前朝政治法律实践经验,重视礼仪教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强化国家法律对基层社会的控制.通过"礼制下移""官法同构"两种并行不悖的制度建构模式,完善制度供给、提高治理效能,引导基层社会形成符合官方倡导的伦理道德秩序,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清朝基于"国家主义"立场形成的秩序构建路径,对当今社会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仍具镜鉴价值.

    "大一统"礼法合治国家主义基层治理

    书讯

    封3页

    投稿须知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