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家
社会科学家

黄晓伟

月刊

1002-3240

glkxj@163.com;glkxj@sina.com

0773-2898540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山路6号

社会科学家/Journal Social Scientis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社会科学刊物。以发表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研究成果为主,特别重视发表社科研究成果,以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何以共富:民族村寨景区化中社会排斥及其纾解路径——基于贞丰县纳孔村的个案考察

    张自强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贫困表现为收入低下的边缘化状态,社会排斥则是被社会边缘化的过程,贫困内涵由单向维度的能力缺失延伸到多向维度的社会排斥,贫困治理则由倚重经济维度转向平衡社会维度.基于贵州省贞丰县纳孔村的个案调查,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对贫困内涵进行延伸,分析政府主导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村寨景区化中社会排斥的形态及其影响,发现村寨景区化中呈现出行为能力悬殊的经济排斥、主体角色虚化的政治排斥、圈层认同弱化的关系排斥与身份归属模糊的文化排斥,进而造成村寨社区内部的职业阶层趋于固化、权力真空下的社会地位趋于极化、关系瓦解下的族群互助趋于淡化、身份模糊下的旅游参与趋于弱化等困境.据此,从利益共享、公平正义、文化保护、农民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包容性路径.

    民族村寨社会排斥共同富裕政府主导社区参与

    冰雪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机制、模式及路径

    王恒宿伟玲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体旅融合是消费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路径.基于文体旅融合发展目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冰雪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机制、模式及路径.研究表明,冰雪文化、体育和旅游之间通过原动力(供给)、拉动力(需求)、推动力(刺激)、支持力(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融合发展;冰雪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主要包括:延伸型融合、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一体化融合等.同时,提出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资源整合、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组织协同、品牌共创、市场共享、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等,以期为冰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文体旅融合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

    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问题与路径

    刘一凡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应当涵盖激活发展动力、满足多样需求、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和平纽带的深刻意涵.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旅游业在理论内涵、逻辑进路等科学议题上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文旅高质量发展作为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能够有效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精神文明、助推生态文明创新,为全球旅游格局优化贡献力量.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中我国文旅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国家文旅软实力亟待提高、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旅游供需适配性不足、旅游促共富机制面临障碍、文旅融合发展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要牢牢把握大格局、融入度、内涵建设、融合发展四个维度,始终强化民生导向、产业路径、融合共进三个定位,提升文旅产业理念与韧性,以文旅惠民、文旅为民,助力我国文旅整体工作拾级而上、攻坚工作扬帆起航.

    中国式现代化文旅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现实问题实践路径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政策保障——基于喘息服务视角

    蔡英辉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能老人的配偶、子女等家庭照顾者,为履行看护职责心力交瘁,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和援引社会支持进行介入性干预.喘息服务可缓解照顾者疲劳,是应对家庭养老问题和社会风险的良策.国家层面要重视喘息服务和家庭政策议题,建构支持网络、丰富服务供给模式、做好照护和医疗转介,让失能老人接受居家照料或机构暂托服务,使得照顾者身体得以休憩、压力被缓释;拓展以社区为主体的喘息服务载体和路径,建设照顾型社区和进行适老化改造,利用智能化手段和护理机器人等提质增效,营造家庭、社区和社会有序衔接的友好照顾氛围;规范喘息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技术,促进失能老人照护、养老、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开展广泛覆盖的社会帮扶、经济支持和心理辅导,提升家庭照护能力、摆脱全天候照顾责任羁绊和降低社会风险,形成恩慈、有爱、恒久的人居环境.

    喘息服务居家养老照顾者负担长期照护家庭政策

    保障房社区福利营造中的政府与市场

    武中哲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是住房保障政策的推动者,然而,单纯依靠政府难以顺利实现政策目标,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保障房社区是在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形成的新型社区,不同于商品房社区,这类社区居民面临着社区福利"再造"的问题.保障房居民获得保障房之后仍然要在社区生活中付出成本,这种成本如果大于他们此前的生活成本,并超出其心理承受力的时候,群体对于政府的依赖就会产生,形成新的诉求.保障房社区福利营造是住房保障后期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一种有本土化特色的政府与市场融合策略.在实践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促进住房保障公平和效率的前提,需要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各自介入程度和彼此边界,为市场机制培育良好社会基础.

    保障房社区福利营造政府市场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重点、难点及对策

    蔡旺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的最难点在农村.通过深入研究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表象,对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进行思辨、分类,并提出针对性强的对策,以期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经济高度发展、公共服务完善、农民素质提升、精神生活丰富、生态绿色持续.难点在于经济收入增长有限、教育水平提高缓慢、思想观念转变不易、发展合力凝聚不够,这些难点阻碍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对策主要有:政策有序叠加,形成促进共同富裕政策体系;收入持续增长,筑牢促进共同富裕经济基础;教育量质齐升,激发促进共同富裕动力引擎;生态绿色持续,保障促进共同富裕活力内蕴;心灵得以浸润,滋养促进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农民农村

    律师执业中人身安全保障问题研究——以《律师法》第37条第1款为中心展开

    韩旭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律师执业中遭受侵害事件近年来不时发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通过对国内律师在执业中人身权受侵害的 38 例事件的实证研究发现:涉众型案件、婚姻和家庭等领域律师最容易成为受害对象,发生在法院内部或者法院门口的袭击事件占有相当比例.对方当事人、法院法警和本方当事人是侵害律师的三大主体.赤手空拳进行殴打是侵害律师的主要方式,遭受轻微伤和轻伤的损害后果占比较高,律师受侵害事件分布范围较广.有效遏制律师受侵害事件发生需要多措并举:一是培育公众的法治信仰和对律师地位作用的正确认识;二是律师言行上注意避免激怒对方当事人并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对本方当事人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三是法院应加强对律师人身安全的保障;四是完善律师人身安全保障的法律制度;五是将律师人身安全保护纳入培训内容,尤其应注重警示教育、人防和技防等措施的落实;六是律师协会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律师人身权利保障《律师法》修改

    本刊声明

    《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131页

    大空间秩序视野下的国际公法——从欧洲国际公法到全球国际公法的梳理

    许小亮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公法秩序在现时代所遭遇的危机使得必要从大空间秩序的视角去重新思考国际公法秩序的基础和本质问题.施米特基于大空间的视野对欧洲国际公法秩序的讨论构成了国际公法演化历史的独特解释范式.基于施米特的大空间的视角,可以辨识出国际公法秩序发展的三个阶段:欧洲阶段、实证阶段和全球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空间概念也表征为政治的、规范的和思维的.基于此,政治地理学从物理空间的范畴走向了想象空间的范畴.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际公法秩序的历史发展表现为从欧洲国际公法秩序向全球国际公法秩序的典范转移,其表现形式是人权法的强行法化.

    大空间欧洲国际公法全球国际公法人民自决权人权法

    清末督抚政治与司法分立改革——以广西非试点省却提前举办审判厅为中心

    程泽时
    13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督抚政治是制约司法分立改革的重要自变量.至少可以从督抚的职权划分、任职期限、执政理念以及其决策、执行、监督机制等四个层次,以广西等省份为个案,分析它们对司法分立改革的作用.其中,谘议局既是督抚决策的辅助机关,又是督抚行政的有限监督机关.清末广西司法分立改革一度领先其他省份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各省官制通则》确立"行省或督或抚唯一主政"原则,使粤督不能掣肘.二是朝廷没有频繁调动巡抚张鸣岐,让其主政三年有余.三是巡抚张鸣岐秉持"刷新政治即是革命"的理念,吸引外省籍法政人才入桂.张鸣岐离任后,司法分立改革没有继续推进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谘议局议决了限制外省籍学生案,否决了桂抚禁烟展限提案,妨碍继续引进法政人才,动摇了财政基础.二是护理巡抚魏景桐受咨议局掣肘被迫开缺.三是沈秉堃秉持"廉静不扰"的主政理念.

    清末督抚政治司法分立改革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