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家
社会科学家

黄晓伟

月刊

1002-3240

glkxj@163.com;glkxj@sina.com

0773-2898540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山路6号

社会科学家/Journal Social Scientis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社会科学刊物。以发表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研究成果为主,特别重视发表社科研究成果,以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亲属行为效力分类下身份关系协议的参照适用——从司法裁判逻辑展开

    李玉莹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份关系协议兼具亲属伦理属性与意思自治工具理性的特点,其对合同编规范的参照适用规定经历了从于法无据到被法典明确的波折历程.《民法典》对身份关系协议的参照适用规定虽丰富了身份关系协议的立法保护空间,但能否在司法适用中完满实现立法初衷,关键在于对具有开放性特质的身份关系协议进行类型化的区分,进而对其参照适用的可能性与延展性进行论证释义.按照亲属行为效力理论将身份关系协议类型化为形成性身份协议、附随性身份协议以及支配性身份协议,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其进行参照适用的内涵审视,确定亲属行为效力分类下的身份关系协议参照合同编适用的规范解释,以期为身份关系协议的参照适用释义提供新的方法路径.

    亲属行为效力身份关系协议参照释义规范解释民法典

    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哲学智慧

    田旭明李智利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自我革命是百年大党历经磨难仍风华正茂的重要经验和密钥,其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叙事.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在管党治党实践中的运用和转化.内在地看,自我革命的逻辑生成、方法思维、运行机制和价值导向,充分彰显了把握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握"变"与"不变"辩证关系、贯彻运用系统思维和方法、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主旨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智慧.新时代新征程,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观照,不断提升自我革命动力、质量和效能,维护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哲学智慧

    延安时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耿步健洪帆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关键在于勇于自我革命.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基于统一党内思想的理论需要、应对党和革命复杂外部环境严峻考验的现实需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需要,开展了深刻持久的自我革命,形成了丰富的自我革命精神,具体包括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推进党的自我净化,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推进党的自我完善,以与时俱进、自我超越的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新,以敢于斗争、鉴往知来的精神推进党的自我提高,从而更好地奠定人民热情支持和衷心拥护党的坚实底气、夯实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支撑、激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层动力.

    延安时期自我革命自我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体系理论的全球环境治理面相——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高泽
    16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影响较大的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运用"现代世界体系分析"方法,以左翼视角密切关注和深入剖析了当代生态危机,认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扩张的历史过程中,南北方政治经济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资本主义体系"非农化"造成的城乡对立,以及自然资源商品化和分配不公所引发的阶级冲突纠纷是导致全球生态风险扩散的关键原因,并对全球环境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对生态危机及其解决方案所涉及的生态伦理、环境正义、代际公平等一系列伦理层面的问题加以反思的基础上,沃勒斯坦提出了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总体原则,并探讨了未来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的潜在影响因素与推动力量.沃勒斯坦的生态批判理论及其对世界体系转型的构想,对于在当代批判并超越现行资本主义全球环境治理模式,构建更为合理公正的新型全球化具有启发价值.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全球南北方环境治理

    民族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类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石琳
    175-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新时代应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如磐初心,聚焦课程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性作用,贯彻"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深刻内涵.文章结合民族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类课程建设的学理阐释、现实价值、总体设计与实践探索,提出须加强系列课程创新的"顶层设计",增进课程体系的民族共同性和融合性,并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思政育人、组织实施、多元评价等方面展开路径分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类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目标提供积极策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建设

    劳动教育中的"反省思维"培养——以"目的开发"为例

    陶青
    18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具有"增智"功能,能够培养反省思维.然而,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着轻视"目的开发"的现象,或者缺乏目的,或者用教师的目的替代学生的目的,这阻碍了劳动教育"增智"功能的发挥.全面地看,"目的开发"是完整劳动教育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反省思维形成的关键环节.目的使劳动教育有方向、有意义和有组织.完整的"目的开发"包括产生需要、观察环境、收集信息和制定计划四个阶段.好的"目的开发",它应该是自然的,作为已有条件的现实生长物;它应该是灵活的,能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它应该是自由的,智力获得充分的运用.因此,为了确保劳动教育"增智"功能的发挥,在"目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在冲动和需要,确保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操作和实验观察,帮助学生获取广泛的相关信息,促进学生判断力的形成.

    劳动教育目的开发反省思维判断力

    我国职业教育法治建设的镜像诠释与优化策略

    叶卫良朱狄敏
    190-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职业教育的法治建设既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促动.我国职业教育法治建设契合国家时代战略需求,深受经济发展影响,修订后的 2022 版《职业教育法》获得了高阶理性复归.但现实中,单一法项、主体隔阂、实施困境和治理粗放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在法治体系、社会参与、资源配套和管理效能上的短板.现代职业教育在立法、司法与执法等各环节上存在的历史窠臼与实现困境,对职业教育法治建设乃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构成挑战.面向未来,我国职业教育需要以法治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多元主体参与为促动、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以提升管理效能为关键,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巩固资源支撑、实现协同创新、强化治理效能,助力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法治建设历史沿革困境挑战优化策略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