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战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社会科学战线

邵汉明

月刊

0257-0246

0431-84612431 84638362

130033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社会科学战线/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内容以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涉及文、史、哲、政、经、法等基础学科,也注重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台开放、主体责任和协同治理

    刘小鲁史金梦李三希
    9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生态的开放趋势日益明显,对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激发创新活力起关键作用.然而,如果政府继续采用传统的监管方法,可能会过度认定平台主体责任,增加合规成本,进而影响开放模式的可行性.在平台经济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如何有效应对不同平台治理能力差异化和平台类型多样化带来的挑战变得尤为关键.文章基于国际平台监管实践和激励性规则的经济理论,探讨平台放权背景下政府与平台如何分工协作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能够协调平台私权与政府公权的协同治理体系,旨在实现平台生态高开放度和高治理水平"双赢"的结果,推进中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平台生态协同治理开放性平台主体责任商业模式创新治理成本

    算法市场操纵的消费者损害与监管政策

    唐要家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在线市场日益成为消费的主要空间.在在线市场中,消费者面临突出的信息处理能力约束下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决策下的行为性偏差问题,此时企业就有激励实施算法市场操纵行为来扭曲消费者决策以获得高收益.以在线选择架构设计、算法个人化推荐、算法个人化定价为代表的算法市场操纵行为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自主权,降低消费者福利.算法市场操纵监管政策应确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建立综合监管体制,采取原则性监管与规则性监管相结合的路径,注重强化数字平台自我治理的基础作用,并创新监管政策工具,提高监管有效性.

    人工智能信息超载行为性偏差消费者损害算法市场操纵监管政策

    中国房价持续变动对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研究

    魏婕姜舸安同良
    11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初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的不断繁荣使企业与社会的投资持续流入房市,极有可能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挤出"效应.文章从企业个体行为角度出发,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范式,构建一个企业资金配置的演化模型:在中国房价上涨的宏观背景引导下,由于企业的短视与相互模仿、搭便车等非理性行为,.企业个体采取的策略是将大量资本逃离实体经济,形成群体企业对房地产投资的追逐,导致企业创新倾向减弱且强度降低;同时由于企业内生行为逻辑具有一致性,群体之间竞相模仿机制会出现"自我累积效应",使企业因为赚取高利润形成的"信用缓解效应"以及外部治理房地产业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文章将2007-202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与285个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数据进行匹配,通过实证数据来证实上述猜想.文章的研究结果为纠偏企业非理性行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及在新时代以放飞中国企业创新"翅膀"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政策启迪.

    房价变动企业创新挤出效应非理性行为新质生产力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分类转型研究

    朱军杨志伟
    126-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举措.考虑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现状以及潜在风险,尤其是融资平台的隐性债务风险最突出这一情况,文章梳理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估算结果;在此基础上,从融资平台偿债压力、债务风险、运作模式等角度探讨融资平台转型对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必要性.文章最后提出五种融资平台分类转型方案,包括清产核算并注销、将平台架构整合为国有企业、实现公共服务型国有企业转型、成为授予特许经营权的国有企业、整合优质资产上市重组.这些方案旨在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导.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财政风险分类转型

    释"薯"——兼论"甘薯"的传播、分歧与嬗替

    李昕升
    136-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薯"并不同于古"薯",在明末之前所有"薯"的指向都是薯蓣,即使薯蓣本身也有不同的品种分类."哥伦布大交换"之后,番薯进入中国,"薯"的意涵逐渐发生分歧与嬗替.由于中国薯蓣家族复杂而庞大,薯蓣在古代拥有众多别名,加之避讳等原因,其称谓不断嬗变,"甘薯"这一早期重要别名,中古以来日渐陌生,终于在明末以降成为番薯的"学名",这是番薯起源问题一度发生混乱的历史渊源.但是"甘薯"并没有方言基础,今应还名于"番薯".

    甘薯薯蓣山药番薯

    "南珠"·烟斗·葡萄牙人——全球视野下烟草入华新考

    金国平叶农
    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一份珍贵的葡萄牙文历史文献,揭示了"南珠"价格的关键信息,并证实了合浦烟斗与葡萄牙人之间的联系.烟草最晚在1549年已经传入广东沿海一带,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有可能为1527年.葡萄牙人之所以能将烟草和烟斗引入合浦,与他们在当地经营珍珠贸易密切相关,事实上早在1525年之前葡萄牙人便开始在合浦贩卖珍珠.这不仅揭示了葡萄牙人在购买合浦珠时可能传入了吸烟习俗,还可能定制了外销烟斗.

    葡萄牙人南珠烟斗烟草入华

    传递"隐秘之花"——现代早期西班牙人对墨西哥香草的认知

    于施洋
    15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香草是仅次于藏红花的昂贵香料,原产于墨西哥,最初被原住民作为奢侈品享用,20世纪后因人工合成香兰素的出现而成为全球范围的休闲消费品.在人们认识香草的历史上,存在一个重要的"现代早期认知"阶段,由西班牙人参与完成,尤其是16世纪50至80年代,探险家、征服者、传教士、医药学家陆续注意到这一事物,通过图像和文字逐步建立起准确有序的认知.香草最初采用纳华特语,信息来源于阿兹特克人,后改用拉丁语和卡斯蒂利亚语书写和记录,最终由意大利、低地国家博物学家、出版行业广泛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西班牙人看似只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其实恰恰通过"非正式机构"在"分散的复合君主制"下进行了有效的知识生产.

    香草纳华特语词语借用词语替换非正式机构分散的复合君主制

    沙州回鹘洞窟与沙州回鹘政权

    沙武田
    16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回鹘风格壁画一般被认为是独立的"沙州回鹘政权"的重要历史遗存,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是被认为属于"沙州回鹘"有力证据的回鹘装王像的时代,分属曹氏晚期和沙州回鹘两个时期;二是所谓"沙州回鹘洞窟"即回鹘风格壁画的洞窟,是可以早到曹氏归义军晚期的,而且和困扰敦煌晚期石窟分期的"绿壁画"一开始就如影随形,同时出现、共同发展,延续到沙州回鹘时期.沙州回鹘之后,由于受到曹氏遗民的影响,纯正风格的"绿壁画"再次回归大众视野.之前划分出来的"沙州回鹘洞窟",根据供养人画像服饰的回鹘装和曹氏装男女供养人分布的不同,可以大致认为其中出现清一色曹氏装女供养像的洞窟,其时代是可以早到曹氏晚期的,而男女供养像清一色为回鹘装的洞窟则可以肯定是沙州回鹘时期.

    沙州回鹘洞窟沙州回鹘国绿壁画回鹘装王像回鹘装

    唐风远沐——西沃图-乌兰遗址与默啜可汗

    徐弛
    18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蒙古国布尔干省发现的西沃图-乌兰遗址是一处极为特殊的后突厥汗国遗址.漠北地区绝大多数突厥、铁勒丧葬遗存位于河谷地带,但该遗址"因山为陵",与唐代帝陵选址类似.该遗址发现的各类石像,甚至多于毗伽可汗和阙特勤陵园内的同类文物.遗址中发现的无字碑,也暗示着该遗址与乾陵的联系.研究表明,该遗址的主人应为默啜可汗.

    西沃图-乌兰遗址默啜可汗唐代帝陵乾陵

    迟到的春天与名作的诞生——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诗意及相关诗学问题

    吴怀东
    19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诗中佳句,对长安早春灵动风景的独特发现与刻画备受后代诗论家赞誉.其实,韩愈和唐代其他诗人一样,热爱早春的细雨绿草,也热爱春深的万紫千红和曲江烟柳.长庆三年(823),春寒料峭之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不仅景色独特,而且十分珍贵,因为草色泛绿透露出身处那个寒冷早春的人们期待已久的冬去春来的消息.此诗实是因春天迟到的意外"气候事件"而产生的名作.宋代以来,学者自觉接受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诗学理念,建构诗学范式,并依此理念片面解读此诗内涵及其艺术创新,认为韩愈只是喜爱"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象.从普遍意义上看,诗歌是个人生命感受最感性、最具个性和最丰富的表达,对经典作品复杂内涵的解读必须充分考虑作家独特个性与时代共性的交融、理论与创作的异同,乃至地理环境、季节、天气、物候等外在自然条件偶然变化所造成的复杂影响.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韩愈诗学理念"绝胜"天气物候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