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唐克轩

双月刊

1671-9964

xuebao@sjtu.edu.cn

021-64789728

201101

上海市七莘路2678号36号信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Agricultural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生物学、植物科学、园林科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农业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农业化学与农业物理学、农业环境生态、乡镇规划与建设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或快报。凡是上述范围内的稿件,无论校内、校外欢迎赐稿。其宗旨主要是反映农业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读者对象是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婴儿奶粉在射频处理中褐变动力学与主要B族维生素变化的研究

    吴钰蔚蒋磷蕾邓云
    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定了射频处理的婴儿奶粉在80、85和90℃下褐变指数以及维生素C、B1、B2、B6、烟酸、泛酸含量的变化.评价了5种模型与试验得到的婴儿奶粉在3个温度下的褐变指数比的拟合程度,以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结果 表明,婴儿奶粉的褐变和维生素损失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大.Logarithmic模型最适合描述婴儿奶粉褐变指数比的变化规律.奶粉在90℃射频处理30 min后,维生素C、B1、B2、B6、烟酰胺和泛酸的损失分别为34.50%、26.48%、23.16%、25.33%、15.61%和33.96%.

    婴儿奶粉射频处理褐变动力学维生素

    水稻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重金属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曹阳陈新兵沙之敏董洋阳...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上海地区不同水稻秸秆还田量:25%、50%、100%、150%及秸秆不还田对照对麦季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铅、镉和铬的含量,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平均分别下降了8.96%、11.08%和9.20%;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小麦产量并降低土壤容重,其中100%还田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容重最低,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处理小麦产量提高21.3%,容重降低5.26%;150%还田处理的土壤总氮、碳含量最高,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处理提高11.1%和5.66%.因此,全量秸秆还田可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且不会引起小麦土壤铅、镉和铬污染的风险.研究结果为上海地区水稻秸秆科学还田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麦秸秆还田土壤重金属产量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拦截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吴迪民莫彩芬柯杰陈红兵...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省水库环库库区多以阶梯式农地为主,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宜昌市点军区王家坝水库为例,通过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评价水库水质,15个采样点的污染综合指数为2.95~4.16,平均污染综合指数值为3.55,水体总氮(TN)、总磷(TP)超标严重;同时在阐述农业面源污染的基础之上,论述生态拦截系统的原理及王家坝水库具体技术、措施,包括植物选种、生态壁、生态沟、生态塘等,为生态拦截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水质分析面源污染生态拦截

    包装材料对黑蒜粉的抗氧化活性及货架期的影响

    马鸿承蒋磷雷邓云
    19-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聚乙烯铝箔(ALP)和复合塑料(PE/PA)包装对黑蒜粉抗氧化活性、溶解性、色泽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黑蒜粉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逐渐降低,而溶解性和色差逐渐增加;贮藏30 d后,黑蒜粉的总酚损失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ALP包装中比PE/PA中分别低15.5%和10%,但在PE/PA中黑蒜粉溶解性和总色差是在ALP中的1.16倍左右;在20℃和50%相对湿度(RH)条件下,黑蒜粉在ALP和PE/PA包装中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290和174 d.这表明ALP比PE/PA更适用于包装喷雾干燥的黑蒜粉末.

    黑蒜粉包装抗氧化活性货架期

    铺设反光膜对日光温室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报

    张卓王磊陈秋菊李俞涛...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6年生‘美早’甜樱桃为试验材料,在树盘铺设不同反光膜(透湿性反光膜和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通过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反射光光强和辐射照度、果皮颜色、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花青苷含量,以研究铺设反光膜对日光温室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显示,与对照相比,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和银色反光膜显著改善了树冠光照环境,离地120 cm处的反射光光强分别是对照的6.2和2.9倍;应用透湿性反光膜和银色反光膜的甜樱桃叶片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其中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差异显著;反光膜处理下果皮着色显著好于对照,表现为果实色度值和色调角度更小,果实花青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pH和单果重等无明显差异.综上,铺设反光膜有助于提升日光温室甜樱桃果实品质.

    ‘美早’甜樱桃反光膜光合特性光照条件果实品质

    上海滨海盐碱地区雨水花园适应性结构设计——以临港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为例

    王璐于冰沁陈嫣吕永鹏...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临港新城作为我国海绵城市示范点之一,其所在地上海属于典型的滨海盐碱地区,但现有海绵城市建设中关于雨水花园的设计缺乏对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严重等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将雨水花园与工程隔盐技术相结合,通过室内模拟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结构雨水花园(包括隔盐层材料、隔盐层位置、填料层厚度)对隔盐效果和雨水渗透过程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因素对隔盐效果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隔盐层材料>填料层厚度>隔盐层位置;对雨水渗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隔盐层材料>隔盐层位置>填料层厚度.并且根据盐碱地等级分类和水文功能需求,提出适于上海滨海盐碱地区的3种雨水花园结构模式:适用于重度盐碱地区的强隔盐型雨水花园、中度盐碱地区的综合型雨水花园和轻度盐碱地区的渗透型雨水花园.

    海绵城市雨水花园滨海盐碱地上海临港新城

    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特征及其反演研究

    吴裕申广荣刘璐支月娥...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精细的光谱分辨率,可获取地物纳米级连续光谱信息的高光谱技术以其简便、快速、精度高和无损等优势成为获取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的重要手段,在精确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高光谱反演土壤有机质的机理,概述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反射特征,包括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响应波段,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反演方法和模型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光谱特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分析,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遥感特征波段反演方法

    菠菜叶绿素的提取优化及其酪蛋白分散体系的研究

    何思宇敬璞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绿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添加剂,但因其疏水性及加工与贮存条件下的不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本研究在优化菠菜叶绿素提取工艺的基础上,利用酪蛋白酸钠的双亲特性,采用反式溶剂法将菠菜叶绿素包封于酪蛋白分散体系中,并评价叶绿素和叶绿素-酪蛋白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结果 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50℃,超声波300 W,提取时间30 min,叶绿素提取量可达最大值1.89mg/g;酪蛋白可减少叶绿素的光降解,提高叶绿素溶液颜色稳定性,含有等浓度叶绿素的乙醇溶液和酪蛋白溶液经过光照(9 000 lx)处理后的叶绿素保留率分别是56.07%和62.96%;同等处理条件下,叶绿素-酪蛋白酸钠溶液总色差(△E)小于叶绿素乙醇溶液总色差;叶绿素-酪蛋白分散体系在光照过程中zeta绝对值范围是30.6~38.2mV.综上所述,酪蛋白酸钠包封叶绿素提高了叶绿素在水体系中的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拓宽叶绿素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菠菜叶绿素酪蛋白酸钠稳定性

    发达国家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李琳琳曹林奎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在践行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方面已有多年的经验,且均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本文从农业生态补贴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政策效果等方面,对上述国家及地区的农业生态补贴政策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对于我国的经验启示,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贴法律法规,明确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农业生态补贴中的职责和定位,因地制宜制定补贴标准,注重生态项目的科学合理设计,构建严格的监督监测机制等.

    农业生态补贴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分析经验启示

    耕作措施对设施菜田土壤中Hg的形态转化及升华效应研究

    石达祺李兴杰吴苏艳张宗迪...
    58-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进行了不同技术措施对设施菜田土壤中Hg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土壤中Hg形态转化具有不同的效应,AB菌能够促进土壤中结合态Hg向有效态的转化,处理45 d后,处理剂量在50 mL/kg土时,可增加有效态Hg达到49.88%;木霉菌和Eco-cleanM菌处理则促进了有效态Hg的固定化,其效应分别为4.40%~12.96%、11.63%~58.14%;(2)不同季节的设施菜田土壤进行汞形态转化和升华时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以7月中旬处理效果最好,可使土壤总汞含量的27.5%转化成气体并从土壤中逸出;(3)在具有密闭条件的塑料棚内,经过旋耕的土壤,汞的转化并形成气体的效应随时间增强,在8d后变化趋于稳定;(4)利用多重覆盖可进一步提升设施菜田土壤中汞的转化和逸出数量,同时对土壤添加2.0 g/kg土的30%木醋能起到增效作用,可使土壤中汞总含量38.5%的汞从土壤中转向棚内空间.

    Hg形态设施菜田土壤升华耕作措施微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