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绥化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绥化学院学报
绥化学院学报

田军

月刊

2095-0438

shxyxb@vip.126.com

0455-8301079

152061

黑龙江省绥化市黄河南路18号

绥化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概括为:追寻科学理念,探索学术真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精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作为"策略"的文学:伊格尔顿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新发展

    张凤梅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中对言语行为理论显示出极大的关注,并在探讨"文学性"这一概念时,提出"文学作为一种策略"的重要思想.他认为文学乃是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策略性回应,为现实问题提出"想象性解决方案".伊格尔顿的这一思想是继米勒之后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新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文学不再是记录世界的工具,而是作家创造与改变世界的策略,是他们现实关切与社会参与的重要体现.伊格尔顿的"文学策略类"为文学批评打开新思路,带来新启示.

    伊格尔顿言语行为策略论

    《史记》叙事的时空向度及文本张力研究

    孙艺玮杨允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司马迁《史记》不难发现其暗含的时空向度,作者运用多元叙事手法对文本叙事要素进行整合,促成作品文本张力的生成.文章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对司马迁的叙事手法进行剖析,辅以具体篇章解析叙事文本张力,进而研习史学作品行文技巧,深入感受历史人物形象,强化史学叙事认知能力.

    《史记》叙事时空向度文本研究文本张力

    从传递事件图式解析潮语被动接受构式"[给他(伊)V(了)]"

    郭婉玲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中,"给"存在多种语义,分别指"交付""致使""促使"等,均表示在某种意志力的作用下引起状态变化,大多数用于两种情况:转移动作和表被动或处置功能.而潮汕方言中存在"给他V(了)"表达方式,意含对客观状态变化的接受.根据当地的语言交际,这些方式一定程度上带着被动接受的语气,但并非一定包含意志力.其形成的认知机制是什么?文章从传递事件图式识解的角度,结合对现代语料库的实例分析,将其表达用法定义为被动接受构式"[给他(伊)V(了)]",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解析.

    潮语被动构式传递事件图式认知识解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论语》中的生态隐喻研究

    洪敏许丽霞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融合生态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聚焦《论语》中的生态隐喻,对其中的动物隐喻、植物隐喻和非生命体隐喻进行解读,分析这些生态隐喻的源域、目标域和映射特点,挖掘其中蕴含的儒家自然观和生态观及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阐释其背后的原因,提出生态行为建议,帮助现代人充分认识自然,传播和弘扬中国生态哲学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语言学《论语》隐喻生态哲学观

    文化对等理念下古典诗歌翻译的意境美学研究

    姚兰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文化对等理念认为,古典诗歌翻译在于实现译语与源语之间的有机转换,最大化消弭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文化差异现象.在论及文化对等理念及古典诗歌翻译原则的基础之上,围绕意境可译性、意境翻译内容、意境翻译过程、意境翻译整体性等内容,探析了文化对等理念下古典诗歌意境美学翻译体系建设.并以诗歌《使至塞上》《迢迢牵牛星》为例,探讨了诗歌直译、注释再现等翻译手法的运用策略,以达到诠释意境美感、丰富意境内容的目的.

    文化对等古典诗歌翻译意境美学中华文化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红色旅游英译研究

    梁娟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稳步推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文章基于接受美学,探析红色旅游英译崭新的研究视角,从语言、文化及思维三方面,对红色旅游英译策略进行剖析,得出结论:译者应充分关照目标语读者的语言风格与规范、文化背景及思维习惯,使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契合或拓宽目标语受众的期待视野,全面精准传达红色文化精髓,提升译文的可接受性.

    接受美学安徽红色旅游英译期待视野

    人民观视域下网络文艺作品的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

    王彤玥田云刚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贯穿网络文艺作品发展的始终,在网络文艺作品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人民观视域从人民是主体、人民是动力和人民是目的三个维度对网络文艺作品的现状进行分析,彰显网络文艺作品的发展来源于人民、依靠于人民且服务于人民.网络文艺"借势借力",在寻找创新突破之路的同时,存在着作品虚拟化、同质化以及商业化等短板掣肘其健康发展.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情怀作为发展网络文艺作品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担当使命,创作出适应时代发展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艺作品,推动网络文艺市场的繁荣.

    人民观网络文艺作品

    基于族别、文化、社会表征的叙事逻辑——《误杀瞒天记》和《误杀》的对比研究

    陈龙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误杀》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两部电影在表现的过程中以相同的故事题材以及内容为主,但在电影作品内容表现中,呈现出不同的电影艺术表现.文章从族别、文化、社会表征方面对比不同文化差异以及社会表征下《误杀瞒天记》和《误杀》叙事逻辑的不同.

    族别文化社会表征叙事逻辑《误杀瞒天记》《误杀》

    动漫与地方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铜文化为例

    孙星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一旦与现代动漫元素的融合便迎来了较好的发展平台,从发展的角度看,传统铜文化产业受到地域文化、创新发展、产业链、市场规模等问题的束缚,需要在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完善市场、政策扶持等各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铜文化动漫文创融合发展

    传统艺术符号在皮雕工艺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张丽郭大海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传统艺术符号与现代皮革制品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特色的皮革制品,丰富了皮革工艺的发展,使传统艺术符号与皮雕工艺的融合提升到更高的艺术高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对于皮雕工艺的创作意义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传统艺术符号与皮雕工艺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传统符号皮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