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傅继梁

双月刊

1008-0392

yxxb@tongji.edu.cn

021-65980705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重要数据库和文献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减容治疗进展

    袁良喜陈亮
    785-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容治疗是下肢动脉闭塞疾病腔内治疗的发展热点.随着器材的更新,减容方法不断丰富,但每种减容装置有其独特的优势与不足.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变的特点及各种治疗方法的性价比选择最佳的治措施.

    减容外周动脉疾病下肢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联合乳酸脱氢酶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预后的价值

    李大志朱江李涛雍熙...
    791-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联合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行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227例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内主要肢体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limb events,MALE)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无MALE组(n=154)和MALE组(n=73).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如性别、就诊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肾功能不全病史、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靶血管位置、植入支架情况(类型、数量、长度、平均直径)、术后远端流出道情况、术后用药方案等.分析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MAL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FAR、LDH均为支架植入术后发生MAL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AR指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618(95%CI:0.541~0.692;P=0.004),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32、59.51%、58.92%.LDH 指标 AUC 为 0.608(95%CI:0.529~0.688;P=0.009),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02.25U/L、61.22%、56.93%.FAR 联合 LDH 指标的 AUC 为 0.645(95%CI:0.568~0.722;P<0.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3.06%、64.44%.结论 ASO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发生MALE事件与FAR、LDH有关,单一指标均可用于预测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MALE发生概率,联合指标可提高其诊断预测效能.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乳酸脱氢酶预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失败后行旁路手术血运重建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超金杰吴鉴今蔡家伟...
    797-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血管腔内治疗失败后行下肢动脉旁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6月-2022年6月血管腔内治疗失败后行下肢动脉旁路术的1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资料.入选患者均在初始经历1次或多次的腔内治疗后下肢动脉再次闭塞,腔内治疗无法有效再通血管需要行下肢动脉旁路术.根据患者症状及病变进行Rutherford分级和TASC Ⅱ分级,对患者的年龄、性别、高危因素、既往腔内治疗次数、治疗方式、吻合口位置、搭桥方式、桥血管通畅率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因腔内治疗失败后行开放血管旁路手术重建血流.其中下肢人工血管旁路术10例,下肢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1例.手术时间150~250 min,平均手术时间(199±30.29)min,围手术期出现1例淋巴瘤、1例切口感染.术后随访12~25个月,6个月桥血管通畅率81.8%,12个月桥血管通畅率63.3%.结论 对于病变合适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失败后开放旁路手术可以作为下肢动脉闭塞的血运重建方式,但腔内治疗后血管造成损伤以及患者基础情况不佳,其桥血管通畅率可能相对较差,具体技术方式及随访结果仍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旁路术腔内治疗血流重建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通过促进STAT3磷酸化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参与下肢动脉再狭窄

    王浙宇许懿赵昌波杨硕菲...
    802-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索中性粒细胞陷阱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参与下肢动脉再狭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导丝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ApoE-/-C57BL/6小鼠为再狭窄组,同时建立相同入路但不使用导丝扩张血管者为假手术组,每组4只小鼠.观察两组小鼠NETs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使用DNase I 10mL/(kg·d-1)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内膜增生及STAT3激活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体外刺激中性粒细胞提取NETs,刺激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观察ECs的凋亡水平以及STAT3的磷酸化水平;最后在体外敲减ECs的STAT3,观察NETs下游STAT3磷酸化及其对ECs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狭窄造模组NETs相关蛋白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DNase Ⅰ治疗后可以缓解内膜增生,且下调STAT3磷酸化的水平.在体外NETs能上调ECs中STAT3的磷酸化水平同时促进ECs的凋亡,而敲减STAT3可以缓解NETs诱导的ECs的凋亡.结论 NETs可以通过促进STAT3的磷酸化促进ECs凋亡,促进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参与下肢动脉再狭窄的发生、发展.

    中性粒细胞陷阱网内皮细胞凋亡内膜增生下肢动脉再狭窄小鼠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对下肢股腘动脉闭塞介入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

    彭彦蓉雍熙朱江李大志...
    811-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在评估下肢股腘动脉闭塞腔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两中心入组的227例股腘动脉闭塞的患者,计算每位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根据SIRI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低、中、高三组,主要观察终点是患者临床驱动的非计划再干预,次要观察终点为复合不良事件(患者的全因死亡和手术患肢截肢).分析SIRI是否为临床驱动再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随访365 d期间,有60例患者出现了临床驱动再干预,有85例患者出现复合不良事件终点(包括截肢、全因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第三组高SIRI患者发生临床驱动再干预和复合不良事件在随访期间的1年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并且SIRI无论作为连续变量还是分类变量,单因素COX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均显示SIRI与临床驱动的再干预有显著相关性(HR=1.278,95%Cl:1.081~1.511,P=0.04;HR=2.849,95%CI:1.430~5.678,P=0.030).结论 SIRI是股腘动脉闭塞患者腔内介入手术临床驱动再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股胭动脉闭塞腔内介入治疗预后

    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联合药物球囊干预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疗效分析

    王旭辉左亮杨成昊张琳杰...
    818-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xcimer laser ablation,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与联合普通球囊(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femoral-popliteal artery in-stent restenosis,FP-ISR)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7例FP-IS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LA+DCB组15例,ELA+POBA组12例,观察两组免于补救支架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变化,并比较两组一期通畅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开通支架狭窄段,其中ELA+DCB组和ELA+POBA组补救性支架各3例,两组免于补救支架成功率分别为80.0%和75.0%(P=1.000),各出现远端栓塞1例,无血管穿孔、血肿、假性动脉瘤、死亡等并发症发生(P=1.000).两组术后ABI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1),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术后3、6和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3.3%和83.3%,86.3%和66.7%,75.4%和44.4%(Log-rank检验,x2=4.351,P=0.03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DCB是术后通畅性的独立保护因素(HR=0.135,95%CI:0.023~0.782,P=0.025).结论 ELA联合DCB或POBA治疗FP-ISR均具有良好的免于补救支架成功率和安全性,但ELA联合DCB具有更高的早中期通畅率.

    支架内再狭窄准分子激光药物涂层球囊普通球囊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的更新要点解读

    李谟然沙佳乐翟亦佳张毅...
    824-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大篇幅地更新血压测量方法,首次提出了高血压"分级、分期、分型"管理的理念.同时,本次指南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和24h血压控制,为高血压管理提供了个性化治疗建议.本文从血压监测、血压管理和个性化治疗三个方面对本次高血压指南进行解读,以期优化临床高血压的管理实践.

    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管理高血压治疗

    核小体与转录因子RFX7的相互作用分析

    李慧敏田英许可
    830-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核小体与RFX7结合复合物的冷冻结构,阐明核小体与RFX7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方法 利用pET28a表达载体和人源RFX7 eDBD(extended DNA binding domain)基因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质粒pET28a-RFX7-eDBD,在原核蛋白表达感受态BL21(DE3)中表达蛋白,亲和层析获得蛋白,体积排阻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RFX7 eDBD蛋白.构建含有多拷贝人源RFX7特异性识别核小体DNA序列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大量扩增DNA序列用于核小体组装.纯化4种组蛋白,组成组蛋白八聚体,利用盐透析法在体外装配核小体.通过EMSA凝胶迁移实验检测核小体与RFX7 eDBD的结合情况.负染电镜观察复合物蛋白状态并优化样品;冷冻电镜收集数据,冷冻电镜数据处理软件CryoSparc解析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Chimera分析模型.结果 亲和层析成功纯化人源RFX7 eDBD蛋白以及4种组蛋白,并通过体积排阻色谱获得高纯度的RFX7 eDBD蛋白和组装好的组蛋白八聚体;聚乙二醇(PEG)6000沉淀法纯化DNA,利用盐透析法成功在体外组装核小体;EMSA凝胶迁移实验证实RFX7可以结合核小体,通过负染电镜、冷冻电镜及单颗粒重构技术解析了复合体的空间结构,初步确认了核小体与RFX7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 RFX7具有核小体结合能力,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可以初步获得核小体与RFX7 eDBD蛋白复合体的空间结构模型.

    核小体转录调控冷冻电镜技术

    伪狂犬病毒法示踪大鼠排便反射高级中枢调控的研究

    张园园张振宇纪昉倪荔...
    838-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示踪技术结合钙成像技术,研究排便反射的高级中枢定位及相关神经通路.方法 研究将成年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在直肠壁内注射编码荧光蛋白的PRV病毒,对照组大鼠则注射空载体病毒.注射5 d后,处死大鼠并取出直肠和大脑组织进行荧光定量分析.使用基因编码的钙离子指示剂(如GCaMP)结合活体钙成像技术,观察排便活动相关神经元的钙信号动力学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下丘脑可观察到逐渐增强的荧光信号,通过图形分析可明确椎体神经元是直肠的上游突触连接神经元,通过活体钙成像技术可进一步明确排便活动时下丘脑区域的神经元钙信号明显上升.结论 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大鼠排便反射的定位中枢,并通过伪狂犬病毒示踪技术和钙成像技术,动态观测到排便活动时相关中枢神经元的显著电活动信号.

    排便神经通路伪狂犬病病毒钙成像大鼠

    FGR妊娠母体眼动脉多普勒超声参数及视神经鞘宽度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陈蕴琪吕小利胡丹杨丽娟...
    845-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妊娠母体眼动脉超声多普勒参数和视神经鞘宽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2年7月-2023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建卡产检的FGR孕妇20例及相匹配的正常孕妇30例,对比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妊娠结局、眼动脉多普勒参数及视神经鞘宽度的变化特征,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peak ratio,PR)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孕妇组和FGR孕妇组左、右眼动脉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GR孕妇组眼动脉PR值较正常孕妇组明显增大;轻度FGR孕妇组视神经鞘宽度较重度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值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P<0.01),其他眼动脉超声多普勒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GR孕妇组眼动脉PR值明显上升,PR值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PR值有望成为提示FGR胎儿及其不良预后的可用指标.

    眼动脉多普勒超声胎儿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