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腰椎整体平衡正骨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39例临床观察

    岳涛薛明新宋石龙方云...
    408-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腰椎整体平衡正骨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正骨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4月首次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NLBP患者39例,行腰椎整体平衡正骨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及腰椎活动度检测,并且评估患者临床总疗效及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患者VAS评分、RMDQ评分均明显下降,腰椎活动度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92.31%,临床疗效显著,痊愈率较高.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复发2例,经过短期治疗明显好转.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腰椎整体平衡正骨治疗对急性NLB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且复发率较低.

    中医正骨腰椎整体平衡正骨非特异性下腰痛筋出槽骨错缝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史静超杭薇高耀周文静...
    413-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药理机制.方法:采用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检索得到利用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的相关疾病,验证组方的合理性.由TCMSP、TCM data-base@Taiwan、TCMID数据库检索得到芪蛭降糖胶囊中各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通过"类药五原则"结合文献筛选出137个活性成分.利用HitPick、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SwissTargetPrediction分析平台获得活性成分可能作用的靶点,通过OMIM、Gen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得DN相关靶点,二者取交集,得到127个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经GCBI数据库映射到疾病,验证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重要性.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芪蛭降糖胶囊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平台构建芪蛭降糖胶囊活性成分靶点-DN靶点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软件将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化合物和蛋白的相关节点参数结合文献报道,对核心化合物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芪蛭降糖胶囊主要作用于ALB、IL 6、VEGFA、TNF、Akt1靶点,参与HIF-1、TNF、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治疗DN.芪蛭降糖胶囊中核心活性成分阿魏酸、槲皮素、毛蕊花糖苷、咖啡酸和芒柄花黄素与核心靶点ALB、IL 6、VEGFA、TNF、Akt1有良好的亲和力.结论:芪蛭降糖胶囊可能通过调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免疫调节等,改善肾组织和血管病理损伤,从而起到治疗DN的作用.

    芪蛭降糖胶囊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外实验探讨中药虎杖干预病毒性肺炎的分子机制

    王志晓史婉丽岳宝森赵峰...
    42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外实验,探讨虎杖干预病毒性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中药虎杖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病毒性肺炎的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7.2软件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交集靶点蛋白互作(PPI)分析和拓扑学分析,得到虎杖核心成分和病毒性肺炎关键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虎杖-活性成分-靶点-通路"调控网络.采用AutoDock Vina、OpenBabel、PyMOL等软件对虎杖活性成分和病毒性肺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虎杖10个活性成分,对应188个作用靶点,病毒性肺炎靶点1216个,取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93个;槲皮素、木犀草素、毒扁豆次碱、β-谷甾醇等可能是虎杖的核心成分;丝氨酸/苏氨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JUN激酶(JUN)、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半脱氨酸蛋白酶-3(CASP3)等蛋白可能是虎杖干预病毒性肺炎的核心靶点;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靶点蛋白在细胞外基质、线粒体、核浆、胞质等中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蛋白、蛋白激酶以及TNF、PI3K-Akt、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发现,虎杖5种核心成分与TNF、Akt1、CASP3、IL1β、JUN、TP53、VEGFA靶点均有强烈的结合能力,结合能<-7.0 kcal/mol,与IL6、PTGS2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合能<-5.0 kcal/mol,与MMP-9有一定的结合能力,结合能<-4.25 kcal/mol.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虎杖可以降低模型组TNF-α、IL-1β、IL-6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可以抑制Toll 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杖可能通过调控TNF-α、IL-1β、IL-6、TLR4、NF-κB等靶点干预病毒性肺炎,发挥治疗作用.

    病毒性肺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虎杖体外实验

    补肾中药结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作用及预测机制研究

    张鑫刘凯
    431-434,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补肾中药结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免疫作用及预测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被诊断为SAA的140例患者,依据随机1∶1分配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补肾中药治疗组,每组7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ALG/ATG进行免疫治疗,联合补肾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常规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免疫指标(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生存率预测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补肾中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补肾中药治疗组免疫指标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结束时,两组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为83.58%.联合补肾中药治疗组5年、10年的预计生存率(83.11%、80.27%)高于常规治疗组5年、10年的预计生存率(77.82%、7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补肾中药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结合补肾中药联合治疗SAA,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治疗早期疗效的预测准确率高,同时还具备提高免疫能力的效果,可以在临床进行一定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补肾中药免疫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测

    肌骨超声下辅助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

    邸富荣赵奕
    435-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肌骨超声下辅助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肌骨超声检查下结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级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患肩活动度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并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cGill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患侧肩关节外展、前屈、内旋、外旋与后伸的被动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肌骨超声技术支持下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可显著缓解肩痛症状,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提高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肌骨超声肌筋膜触发点针刺

    周惠芳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

    狄丹华张文燕周惠芳
    440-443,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是感染性疾病,以往称为慢性盆腔炎.周惠芳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治疗SPID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周惠芳教授认为SPID乃本虚标实之证,总病机为正气已虚而余邪未净,湿热、瘀滞为发病之标,正虚为发病之本,其中肾虚是核心.扶正祛邪是SPID的治疗总则,急性加重期以清利下焦、化瘀通络为主,自拟益肾清利方;缓解期补肾调周以扶正固本,佐以清利、化瘀.证情重者配合自拟灌肠方灌肠,内服外治,疗效显著.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药名医经验周惠芳

    针刺吕氏对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效观察

    张斌樊俞坚吕玉娥
    44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吕氏对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P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PMI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7例.其中吕氏对穴组(脱落1例)予以针刺对穴组方治疗,常规针刺组予以针刺失眠常规穴位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西药治疗组(剔除1例)予以口服结合雌激素片治疗,日1次;3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评价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以多导睡眠监测(PSG)睡眠进程及性激素水平检验作为次要疗效指标监测患者客观睡眠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且吕氏对穴组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及西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吕氏对穴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常规针刺组及西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PSG监测,3组患者睡眠进程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改善,且吕氏对穴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吕氏对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较常规针刺、西药治疗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失眠围绝经期针刺吕氏对穴临床研究

    中医体质与中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苏雅穆小瑜屈会超曹立春...
    450-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从中医体质角度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纳入2022年1-12月在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社区服务中心参加社区体检的人群,共4222人,分为代谢综合征组(1588例)和正常组(2634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代谢综合征进行.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断人群体质类型,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慢性病、生活方式与MS的关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结果:参与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人数为1588例,患病率为37.6%.代谢综合征组和正常组均以平和质作为主要体质类型.与正常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痰湿质和兼夹体质比例增加,血瘀质和阳虚质比例减少.随着年龄的增加,代谢综合征组痰湿质比例明显降低,血瘀质和阳虚质比例明显增加.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OR=2.047,95%CI:(1.696~2.472)]与兼夹体质[OR=1.384,95%CI:(1.103~1.737)]均与代谢综合征发病密切相关.痰湿质和兼夹体质均与腰围呈正相关;血瘀质和阳虚质与腰围成负相关;痰湿质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而血瘀质与HDL-C呈正相关;痰湿质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结论:痰湿质和兼夹体质人群更容易患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中医体质Logistic回归分析

    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闫慧玲陈冉张洋孙岩...
    45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SH)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KOA患者38例(62膝)作为研究对象,给与关节腔内注射SH注射液治疗,每周2.5 ml.观察治疗前后患者Lequesne-Mery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Opti-knee步态分析.结果:治疗5周后,临床治愈48膝(77.42%),有效6膝(9.68%),无效8膝(12.90%);与治疗前比较,Lequesne-Mery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治疗单膝KOA患者5周后,Opti-knee步态分析结果提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单膝KOA患者前后位移最小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knee 75%步态周期分析结果提示,治疗后患膝的上下位移范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治疗双膝KOA患者5周后,Opti-knee步态分析结果提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双膝KOA患膝的内外翻最大值和内外翻最小值均增加,内外位移最大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knee 75%步态周期分析结果提示,治疗后双膝KOA患膝的内外翻增加,上下位移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膝KOA步态分析显示治疗后,双膝KOA患膝的内外翻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SH治疗5周后,KOA患者疼痛缓解,下肢运动功能得到改善.Opti-knee步态分析能够评价KOA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可以用于骨关节疾病的长期管理.

    膝骨关节炎玻璃酸钠步态分析

    五子衍宗丸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王梦梁婧
    462-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子衍宗丸古今有"种子第一方"之美誉,其因含5种带"子"中药而得名,分别为: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和车前子,为补肾益精经典名方,临床常应用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随着对五子衍宗丸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现应用范围涉及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同时在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也逐渐被医者重视,从中医妇科的月经病到杂病均可看到其身影.现从中医妇科学角度对五子衍宗丸应用做一系统综述.

    妇科疾病五子衍宗丸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