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气活血核心药对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作用机制

    钦扬付鑫刘源王一妃...
    769-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益气活血药对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核心药对,并探讨其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结合R Studio、Apriori关联规则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得到益气活血核心药对.使用TCMSP、UniProt、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检测出核心药物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CTD数据库提取AD疾病靶点,匹配整合得到核心药对治疗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建立核心药对治疗疾病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利用STRING平台构建核心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工具实现KEGG通路富集及GO功能分析的可视化,将主要通路信息导入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建立的靶点-通络网络图中,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益气活血核心药对为黄芪-川芎,共得到药物活性成分黄芪20个,川芎7个,215个潜在作用靶点;AD疾病靶点6584个,映射后得到益气活血核心药对黄芪-川芎治疗AD的潜在靶点183个.黄芪-川芎药对治疗AD的核心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治疗AD的关键靶点为Akt1、IL-6、TNF、TP53等.GO功能分析靶基因主要富集于脂多糖反应、膜阀、核受体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与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受体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和芒柄花素与核心靶点Akt1、TNF具有良好的结合性.结论:益气活血核心药对黄芪-川芎可能通过多种核心活性成分,以多作用靶点、多通路调控来治疗AD,涉及抗炎、调节谷氨酸兴奋性、激活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为后续治疗AD及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阿尔兹海默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益气活血黄芪川芎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芍-柴胡"药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作用机制

    谷笑彤白晓红修婵宋金婷...
    781-78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白芍-柴胡"药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有效成分、靶点、信号通路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白芍-柴胡"药对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和TTD等数据库获取与儿童TD相关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并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靶点和相关化合物进行验证,计算结合能,初步验证"白芍-柴胡"药对治疗儿童TD的作用机制.结果:"白芍-柴胡"药对治疗儿童TD的核心靶点为Akt1、IL-6、TNF、IL-1β,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和β-谷甾醇.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白芍-柴胡"药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其在儿童TD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启示.

    抽动障碍白芍-柴胡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赵尚华运用元宗血津复辨证法治疗癌症经验

    贾颖王颖莉翟春涛赵尚华...
    789-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名老中医赵尚华教授治疗癌症的经验及辨证法.中医药在癌症的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可以"以毒攻毒"、补气养血,提高人体正气,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及综合调理手术后等.赵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致力于血管病、乳腺病、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赵教授认为,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实质上就是辨证论治的不断发展,参考古代、现代医籍中的治癌经验,总结出"元宗血津复"辨证法,分为元分证、宗分证、血分证、津分证、复元证5个阶段进行治疗,填补了中医学肿瘤辨证法的空白.赵教授临床治疗癌症始终贯穿"治未病"思想,溯其根源,从理论到实践系统论证了"元宗血津复"辨证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癌症(岩)辨证法名老中医元宗血津复

    9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尤巧云田玉丽张西安慈慧敏...
    794-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危人群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调查958例COPD高危人群的基线资料、中医证候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无证型184例,有证型774例,其主要证型中前3位为肺肾气虚证、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涉及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气虚>痰>湿>阴虚>血瘀>热>阳虚;病位证素依次为肺>肾>脾>神.男性674例,女性284例.40~49岁,73例;50~59岁,361例;60~69岁,390例;70~79岁,134例,即发病年龄以50~69岁多见.不同性别主要年龄段COPD高危人群常见证素均集中于气虚、痰、湿、肺、肾等.证素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为痰、湿、肺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年龄为气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吸烟为气虚、痰、湿、阴虚、血瘀、热、肺、肾、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二手烟接触史是气虚、痰、湿、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直系亲属患哮喘、慢支、肺气肿为气虚、痰、阴虚、热、肺、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为气虚、痰、湿、肺、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PD家族史是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幼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血瘀、热、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OPD高危人群中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痰、湿,病位证素主要为肺、肾、脾.COPD高危人群中男性更易出现痰、湿、肺的病理变化,年龄越大越易出现气虚的病理变化,有吸烟史更易出现气虚、痰、湿、阴虚、血瘀、肺、肾、脾、热的病理变化,有二手烟接触史更易出现气虚、痰、湿、肺的病理变化,直系亲属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更易出现气虚、痰、阴虚、热、肺、肾的病理变化,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更易出现气虚、痰、湿、肺、肾的病理变化,有COPD家族史更易出现痰的病理变化,幼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更易出现血瘀、热、神的病理变化.

    COPD高危人群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危险因素

    基于气络-NEI网络共性特征探析痫证治法

    张林张艳菊杨辉何晓芳...
    802-805,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是近年医学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即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存在着互相调节、互相影响的关系.气络是人体内运行经气的网络,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气络-NEI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功能上、结构上都存在共性特征.痫证与气络-NEI网络调节失衡有关.结合气络学说,痫证基本病机特点为虚(正虚、气虚、肾虚)、瘀血、痰浊、毒,主张以益气、化瘀、解毒法为主要治则.痫证迁延不愈,与正气不足,脏腑失调,痰浊瘀血,毒损脑络有关.故在治法上宜结合气络-NEI网络共性特征,以益气、祛瘀、化瘀、解毒法为主要治则,对于深化痫证病机认识及络病学说有一定积极意义.本研究对痫证的临床诊疗和研究络病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痫证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络病中医

    基于"肾脑相济"理论与线粒体稳态相关性探讨补肾方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

    朱超张正朱友松韩诚...
    806-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机体进程性的衰老是导致AD发生的因素之一,脑内能量代谢异常、神经元损伤或凋亡则是其主要病理特征.现代研究表明,上述三者的发生与线粒体稳态失衡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中医学认为AD责之于"肾脑失济",补肾填精是根本治疗之法.基于"肾脑相济"理论及现代研究,探究"肾脑相济"理论与线粒体稳态的相关性,发现补肾方药可以通过纠正线粒体稳态失衡来延缓机体衰老,改善AD患者脑内能量代谢异常、神经元损伤或凋亡.因此在AD中,肾精与线粒体稳态具有相关性,补肾方药治疗AD的科学内涵是改善线粒体稳态失衡.

    阿尔茨海默病"肾脑相济"线粒体稳态精髓肾精

    基于分析思维能力培养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实践探析

    景玲孟祥龙张朔生段云...
    811-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分析是研究药品质量及其规律控制的科学,在药品研发、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承载量最大、频度最高的载体,它能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思维创新,促进专业核心素养的实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药物分析实验》作为一门工具性实践课程,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搭建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树立完整的药品质量观念,具备从事药品质量控制的职业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创新分析思维能力立德树人

    中医治疗少精子症的研究进展

    钱鑫崔云应志康叶有骏...
    815-818,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为一次完整射精的精子总数<39×106或精子浓度<15×106/ml.现代医学对少精子症的诊断方面已日趋成熟,但在治疗方面仍缺乏有效的药物,而辅助生殖技术有着诸多不便.中医学对少精子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着优良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少精子症基本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或饮食不节致脾肾亏虚,受环境污染、感染或湿热,形成湿、毒、瘀等蕴结于精室,日久影响精子发生,病性属本虚标实,可分为肾虚精亏、脾肾两虚、瘀阻精室、湿热下注四型辨治,诸医家辨证运用自拟专方或中成药、配合针灸或西医治疗等,整体上重视补脾益肾治其本,化湿祛瘀治其标,凸显了中医药特色.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本病的特殊性,情志治疗在少精子症今后的治疗中愈发重要.

    少精子症中医药综述

    基于JAK/STAT通路探讨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赵康张敏盖丰丰霍雪...
    819-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全球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首要原因.炎症反应参与了DKD的发病机制,涉及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核转录因子-κB(NF-κB)、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s/RAGE)、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GF-β1/Smad)、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等信号通路.相关研究证明,JAK/STAT通路介导了DKD炎症反应,直接参与细胞增殖和炎症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过表达,加重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和蛋白尿的进展.目前,西医治疗DKD存在局限性和诸多问题,中医药可通过靶向JAK/STAT通路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DKD的目的.经过深入研究国内外最新文献,将中医药通过JAK/STAT通路治疗DKD炎症反应进行总结,旨在为其研究工作提供新思路.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JAK/STAT通路炎症反应研究进展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