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学报(医学版)

姚泰

双月刊

1672-8467

xbyxb@shmu.edu.cn

021-54237164;54237314

200032

上海医学院路138号

复旦学报(医学版)/Journal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性期刊。刊载最新科研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栏目有:述评、论著、研究简报、方法技术、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个案报道、简讯、摘要等。创刊于1956年,2001年起由“上海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放置轴向对术后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

    徐伊琳蹇骞陈珣蒋寅婕...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中的可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后,患者早期拱高的变化特点及人工晶状体不同放置轴向对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平行队列研究,共纳入屈光门诊ICL(V4c)手术患者124眼,通过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2)等设备观察术后1天、1周、1个月拱高等指标变化.结果 ICL植入术后1周时,拱高较术后1天下降(108.2±82.4)μm,下降比例为 16.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保持稳定.在术后 1个月内,排除术后1天拱高基线的差异,中拱高组(250~749 μm)和高拱高组(≥750 μm)拱高下降比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ICL放置轴向组观察发现,水平位ICL拱高的下降在术后1周时很快稳定,垂直位ICL在术后1个月内拱高下降比例更明显(P<0.05).结论 ICL植入术后早期拱高呈现下降趋势,中拱高和水平位放置的ICL稳定较快,高拱高或垂直位ICL下降趋势更明显.

    可植入式眼内镜(ICL)拱高人工晶状体轴位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仪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16例并文献复习

    凌玉楠马晶晶林之光马燕...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预后,探究其对临床诊治产生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骨髓流式判定骨髓存在克隆性B细胞的PCNSL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辅助检查资料,包括血常规、生化常规、骨髓穿刺及活检、头颅MR增强、全身PET-CT等检查结果,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共纳入223名初诊PCNSL患者,有187例完成骨髓穿刺及活检评估,通过流式细胞术发现有16例(8.56%)患者骨髓存在克隆性B细胞;2例骨髓活检示B淋巴瘤累及骨髓;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方案.16位骨髓存在克隆性B细胞的患者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11.1个月;171位骨髓正常患者组的中位PFS为12.6个月.两组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NSL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骨髓流式细胞术显示克隆性B细胞.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方案对其有效.骨髓克隆性B细胞的存在对于PCNSL患者PFS无影响.PCNSL患者骨髓中克隆性B细胞的出现可能由于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累及骨髓及存在共同前体细胞等.疑诊PCNSL患者的初始评估中应进行骨髓检查.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骨髓克隆性B细胞共同前体细胞预后

    Sneathia 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初探

    赵付菊胡贤洋刘璐黄茜茜...
    99-10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探讨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 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 65例URSA患者与18例健康对照女性的阴道菌群特征;细胞水平分析S.sanguinegens对人子宫颈表皮癌细胞ME-180、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及人胎盘绒毛膜癌细胞JEG-3的毒性特征,以评估其在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机制;在动物水平分析S.sanguinegens感染C57BL/6J小鼠后对机体的毒性反应.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RSA患者阴道的Sneath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种水平发现组间差异是由S.sanguinegens引起.在细胞水平发现S.sanguinegens可破坏ME-180、JEG-3和HUVEC细胞,细胞损伤程度与细胞中的菌浓度呈正相关.在动物水平发现,静脉感染S.sanguinegens 后可引发小鼠多个脏器炎症性损伤,脾脏出现髓外造血现象.结论 S.sanguinegens与URSA密切相关,当患者阴道该菌高载量时应引起重视.

    Sneathia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不良妊娠致病机制

    I-125粒子植入改善接受抗PD-1联合化疗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闵科蒋嘉萍王维民王云帆...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接受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的预后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接受抗PD-1联合化疗治疗的Ⅳ期转移性PDA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I-125粒子植入分为: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 单克隆抗体和化疗组(I-125 seed implantation+anti-PD-1 monoclonal antibody+chemotherapy group,IPC组),抗PD-1单克隆抗体和化疗组(anti-PD-1 monoclonal antibody+chemotherapy group,PC组).随访时间为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结合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分析患者的预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初步分析不同治疗组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共纳入 13 名患者,其中IPC组 5 名,PC组 8 名.IPC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长于PC组.IPC组的治疗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CD4/CD8比值表明IPC患者的预后更好.与PC组患者相比,IPC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和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active regulatory T cells,aTreg)水平降低.结论 治疗中植入I-125粒子可改善接受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PDAC患者的预后,且患者治疗后的循环aTreg细胞水平降低,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胰腺癌I-125粒子免疫治疗放疗调节性T细胞(Treg)

    揿针疗法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马苗苗戴黎珺徐婷刘丹...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揿针预防及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3 年5-11 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99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99)和对照组(n=100).两组均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膻中、攒竹、太冲穴揿针疗法.观察两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恶心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呕吐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 揿针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还可减少术后恶心的持续时间.

    揿针妇科腹腔镜手术恶心呕吐

    基于REDCap系统导入及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

    刘煜曹佩华丁长海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一项全膝关节置换术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例,介绍利用REDCap(Research Electronic Data Capture)系统导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方法 利用REDCap系统的多功能工具,包括数据导入工具、数据导出、报表与统计功能、项目仪表盘及编码手册等,处理和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电子化的临床数据经过调整与标准化后,通过REDCap的数据导入工具批量上传至系统.使用REDCap的数据导出功能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并借助其统计与报表功能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确保数据质量和完整性.结果 通过REDCap系统成功创建了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的电子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实时采集来自多个中心的临床数据,并通过内置的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借助REDCap的统计分析功能,研究团队能够实时监测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估和动态分析,为后续的深入统计分析提供了基础.结论 利用REDCap系统可以搭建全新的临床研究项目,开展中的临床研究也可利用其调整、导入和分析电子化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和研究效率.

    REDCap临床研究数据库电子数据采集全膝关节置换术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向雪松丁景新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ervical carcinoma,SCNECC)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容易出现侵袭转移,预后比宫颈鳞癌和腺癌差.目前对其临床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SCNECC的关注越来越多,改善其预后的探索也取得一些成果.本文将SCNECC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当前手术、放化疗、靶向与免疫药物等治疗策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

    宫颈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C)综合疗法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机制中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关键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张梦玥周建国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重症病例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BPD是多因素疾病,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肺泡简单化和肺微血管发育障碍.肺泡上皮细胞是肺泡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肺泡Ⅰ型(alveolar type 1,AT1)和肺泡Ⅱ型(alveolar type 2,AT2)细胞,其中AT1细胞参与气血屏障构建,发挥气体交换作用,AT2细胞具有增殖分化的干细胞特性,维持肺内环境稳态、修复肺损伤.肺损伤修复的核心是AT2细胞向AT1细胞的转分化,而激活转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尚未明确.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分类总结,探讨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关键信号转导通路及研究进展,为阐述BPD发病机制及探索BPD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信号通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宫颈腺样囊性癌6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姜婷龚滢欣马淼徐言...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袭性的宫颈癌亚型,发病率不到所有宫颈癌的1%.该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绝经期女性,常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尽管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手术切除结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被认为是ACC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疗效有限,尤其是在晚期病例中预后较差.ACC的治疗和预后与肿瘤分期、神经周围侵犯及切缘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治疗的6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强调了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腺样囊性癌(ACC)宫颈癌宫颈治疗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伴左心室增大1例报告

    朱晨赵凡桂严英榴雷彩霞...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孕妇30岁,孕2产0.本次单胎妊娠,22周行孕中期超声畸形筛查提示为胎儿主动脉瓣闭锁,主动脉狭窄伴反流,二尖瓣闭锁,左心室明显增大,考虑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引产后胎儿基因检测结果为NOTCH1基因杂合变异,可致主动脉瓣病1型.胎儿尸解结果为主动脉瓣闭锁,二尖瓣增宽增厚,左心室增大伴心肌梗死.本文重点介绍该例HLHS伴左心室增大的超声表现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提高临床医师对HLHS疾病表型进行性改变的认识.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左心室增大主动脉瓣闭锁主动脉狭窄胎儿产前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