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药用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药用菌
食药用菌
食药用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个竹荪品种在开化地区栽培适应性试验

    余维良傅家林陆久忠叶仲顺...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荪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且栽培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为筛选适宜开化当地栽培的竹荪品种,从福建省古田县引进‘古D1’‘D89’两个品种作适应性试验,结果‘D89’表现适应性较强,发菌速度快,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高,适宜在开化地区栽培.

    竹荪品种适应性栽培发菌速度子实体产量

    平菇工厂化瓶栽菌株筛选

    孔维威康源春袁瑞奇宋志波...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5个平菇菌株为材料,采用工厂化瓶栽方式,比较不同菌株的生产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度以菌株‘黑抗650’和‘P03’较快,接种后19天满瓶比率高,达100%;入出菇室5天现蕾比率以黑抗‘650’和‘P02’较高,分别为68.75%和70.83%;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以菌株‘4514’和‘黑平8号-2’较高,分别为54.29%和50.22%.鉴于参试菌株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均不到60%,认为作为工厂化瓶栽菌株使用均不理想.

    平菇瓶栽工厂化栽培出菇整齐度生物学效率

    20个松杉灵芝菌株寒地栽培适应性比较研究

    王金贺王延锋史磊孟祥海...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寒地人工栽培的松杉灵芝优良菌株,以不同来源的20个松杉灵芝菌株为材料,通过拮抗反应将其分为12组,观察(测)比较其菌丝形态、生长速度、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结果:以菌株‘G17’‘G36’‘G40’的综合性状较好,其菌丝生长速度快,抗杂性较强,产量高,产品商品性较好,适合在生产中大面积栽培应用.

    松杉灵芝菌株拮抗反应农艺性状

    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摇瓶培养条件优化

    谢婷何娟张顺凯焦海涛...
    2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液体菌种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是香菇工厂化生产的重要保障.以香菇‘森源16’为试验菌株,选择菌丝生物量、菌丝球密度和直径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香菇摇瓶液体发酵工艺.结果:棉秆粉为最佳碳源,麸皮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 g/100mL,棉秆粉1.5g/100mL,木屑粉1.5g/100mL,麸皮0.6 g/100mL,KH2PO4 0.1 g/100mL,MgSO4·7H2O 0.05 g/100mL;最优摇瓶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 mL/250mL,摇床转速170 r/min,初始pH 5.5,羧甲基纤维素钠0.20 g/100mL,漆酶0.05 g/100mL.

    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优化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香菇不同生产模式、出菇季节和潮次菌棒的适宜补水量试验

    汤志飞杨文杰陆玫丹周海涌...
    250-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菌棒出菇期补水是香菇栽培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比较不同季节工厂化出菇和传统出菇模式香菇菌棒3个潮次不同补水量的出菇表现,研究香菇出菇各潮次的适宜补水量.结果表明,补水量对不同季节不同出菇模式香菇各潮次的产量、品质以及菌棒质量影响显著,不同季节、出菇方式和不同潮次的香菇菌棒的最佳补水量均存在差异.

    香菇菌棒补水量夏菇冬菇工厂化出菇传统出菇

    黄色金针菇工厂化瓶栽技术要点

    洪金良黄彤根黄良水金群力...
    25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黄色金针菇品种‘黄金102’的摇瓶液体种和发酵罐液体种生产方法;总结工厂化瓶栽技术要点,内容有培养料配制、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搔菌、出菇管理、采收、包装、病虫害防控等.

    黄色金针菇液体菌种工厂化栽培工艺流程

    紫芝和黑芝仿野生短段木高产栽培技术

    覃培升杨显清王贵田刘斌...
    258-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广西海拔400~1 200 m山区短段木仿野生栽培紫芝和黑芝技术,内容包括栽培季节安排,栽培品种选择,段木的选择加工,灭菌出锅冷却,接种,菌袋培养,场地选择与覆土出芝,病虫害防治,采收烘干和年间管理.采用该技术栽培出的灵芝菌盖肥厚、柄长、色泽鲜艳,可采收3~5年,总生物转化率达80%.

    紫芝黑芝仿野生短段木栽培技术

    草菇-双孢蘑菇周年化循环高效栽培

    吴平贾伟娟龚佩珍张惠东...
    262-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平湖市林埭镇伟东家庭农场创新利用杏鲍菇菌渣种草菇,草菇废料再种植双孢蘑菇的周年化循环高效栽培模式,每平方米节省原料成本8.73元,总成本节省19.4%,每平方米食用菌产值比单一双孢蘑菇产值增加67.3%.详细介绍菇棚的改良,草菇、双孢蘑菇栽培季节安排和栽培管理技术,并分析效益.

    草菇双孢蘑菇循环栽培高效模式

    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常山猴头"品尝会轶事

    黄良水
    265-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80年代,"常山猴头"作为一个新兴的农副产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品尝会,在我国菌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通过走访这次活动的亲历者,梳理介绍该事件的背景及发生始末.

    猴头菇常山猴头北京人民大会堂品尝会轶事

    香菇发源地探秘(四)——南宋三名士记述火爆法的龙泉奇缘

    何小兵张先祥游昌顺张寿橙...
    26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庆景菇民区是人类火爆法矿冶发祥地,但因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引用《龙泉县志》五条时,少写了"宋志"二个字,而被明正统以后,包括《四库全书》,尤以建国后至今所有历史研究所误解,无形中极大地贬低了中华矿冶史、经济史、文明史的成就,贬低了龙庆景菇民区之历史贡献.如今欲拨乱反正,必须小心求证,以求共识.今再就中华矿冶史料中之精萃,尤以南宋与何澹同时期之赵彦卫、洪咨夔对火爆法的历史记载,作进一步论证.这三位南宋名士,无形中成就了矿冶史上的历史奇缘.

    赵彦卫何澹火爆法互为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