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吴新平

双月刊

1671-0304

sdzsbxb2001@126.com

0993-2058629

832003

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性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编辑出版方针与政策。主要刊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栏目有西部研究、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历史研究、法律研究等。读者为高校教师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06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

    廖华廖和平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谋划工作与科学决策的有力举措,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员干部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党员干部调查研究对于应对世界格局新变化、把握国家发展新方位以及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的重要性;深刻指明了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要从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存在的深层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及推进新的伟大工程面临的突出问题着手展开;系统提出了立足实际、追本溯源,占有材料、系统分析,解剖麻雀、由点及面,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等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对于促进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党员干部调查研究

    中国共产党民生调查研究的探索与实践论析

    杜世雄李宝艳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民生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掌握民生信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体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对民生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了一套成熟的民生调查方案,具有系统性、秩序性、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民生调查研究过程不仅推动党群稳固结构的生成,也使党的民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同时提高了党民生政策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民生调查研究的核心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体系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过程规范,坚持服务大众的目标指向.

    中国共产党民生调查研究政治探索实践要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考察、内在逻辑与现实指向

    楚向红赵志阳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党中央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继承创新,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发现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生成逻辑、丰富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在新时代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担负文化建设新使命;坚持人民至上,践行文化建设的理念宗旨;坚持"两个结合",推动文化建设守正创新;坚持全球视野,打造文化建设的创新范式.

    习近平文化思想历史考察内在逻辑现实指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陈龙徐芳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这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完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一历史性任务,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前提;二是坚持"两个结合"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论;三是坚持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有话语有效对接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渠道.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势·理·事:习近平文化思想出场的内生力

    韩旭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作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重要理论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场有其内在根据:在势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历史发展的使然,是历史之势的必然;在理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两个结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缘于对天下之事的准确把握.这种基于"势""理""事"融会贯通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必然开辟文化领域的新天地,必然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必然增强中国人的文化底气,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发展何以可能

    陈力祥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发展的可能性可以规约为三个层面,即主体层面、客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主体层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既要具有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要兼具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同时还要有推动二者契合发展的主观意愿.客体层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属于异质文化,但他们符合"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之特点,二者在形而上层面具有"形似"之同质性,均关注人的问题,注重人伦道德的提升.实践层面,两者契合发展的前夜乃是文化的迷茫时期,契合发展是在多元文化的角逐与竞争中逐渐形成的,是在有识之士的推波助澜下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发展历史经验基本规律

    以"人"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共同旨趣

    魏冰娥韩瑞玲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所确立的关注人及其现世生活的哲思意趣,与儒学自孔子以来的哲思基调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均以社会关系规定人的存在,并分别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完美人格培育共同将哲学归属于人本身.二者的上述共通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辨属性与儒学包容气性的自然表现,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确立哲学根基,更为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中心"的实践实施确证根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儒学共通性以"人"为中心

    声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47页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及制约因素分析

    王力李鑫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农村发展相关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其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2年,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上升,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态势,科技创新发展和产出提质增效对其拉动作用明显.对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制约作用:绿色生态发展和结构优化布局最小、产出提质增效和科技创新发展最大、协调共享发展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为农产品生产质效、科技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要素和公共服务水平.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熵值法障碍度模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兵团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龚新蜀唐晓宇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2006-2021年兵团农产品加工业面板数据,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对兵团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兵团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效率(ML指数)由2006年的0.968上涨至2021年的1.230,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兵团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C)均值为1.267大于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的均值1.130,表明兵团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ML指数增长主要归结于TC指数的增长;科研投入对兵团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集聚程度对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金融支持力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均对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该文对促进兵团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出相应建议.

    乡村振兴兵团农产品加工业ML指数Tobit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