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丝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陈文兴

月刊

1001-7003

zgsilk@189.cn

0571-88081769;88847926

310018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1号楼5F

丝绸/Journal Silk Monthl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6年创刊,由国家纺织工业局主管,中国丝绸总公司、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月刊,大16开本,56页,每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7003,国内统一刊号:CN33-1122/TS。主要专栏设有:改革管理、研究探讨、技术应用、品种花色、樯准测试、历史文化、综述译介等;副栏目有:待业论坛、科苑新葩、市场巡礼、科技动态、技术问答、经验杂谈、简讯报道等。本刊是丝绸行业内发行量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技术类期刊,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荣获国家纺织工业局优秀报刊奖和浙江省1999-2000年度科技期刊一等奖。刊出的文章技术水平高,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可读性强,40多年来一直深受国内外订户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带一路"视域下丝绸产业数字传播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方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丝绸是"一带一路"倡议富含的鲜明元素,是中华文明、民族工业的重要承载,但正面临着市场萎缩、产品单一等产业发展瓶颈.数字传播作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传播模式,对于丝绸产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产品链接、文化交流、形象升级大有裨益.文章以素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浙江为例,探究丝绸产业运用数字传播的现状,立足"一带一路"视域,聚焦思维、表达、内蕴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从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构建"政府育导、行业引导、市场利导、文化先导"的四位一体数字传播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丝绸产业数字传播应用对策浙江

    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的演进脉络与热点主题

    章瑞智李诗婷蒋莉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探寻中国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规律为出发点,选取近20年CNKI中的425篇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的期刊文献,基于文献计量的实证分析,从知识生产脉络、知识生产主体、知识基础、关键词共现和时间线等维度,对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20年来该领域发文量增长快速,知识生产主体之间尚未形成稳定的合作网络;设计转化中传统服饰纹样吉祥文化的物化表达、传统服饰纹样提取的方法革新、多学科融合驱动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创新发展是研究的热点;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演化脉络可分为三个阶段,强调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基于用户情感的服务设计、设计转化中的文化自信、共性到个性的心理需求转变、"实用性"转向"精神性"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传统服饰纹样设计转化文献计量文献特征热点主题纹样提取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境电商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王保鲁赵思卓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指导跨境电商企业更好地在海外市场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基于扎根理论,以跨境电商代表性品牌SHEIN为例,对其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发布的956张宣传图片进行内容分析.借助NVivo 11.0软件,完成201个节点编码,并以此生成34个初始范畴、11个主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研究发现,基于社交媒体渠道的跨境电商品牌形象塑造,围绕产品特性、消费者形象、品牌价值表达、营销活动、服务互动五个维度展开,其中产品特性与消费者形象传播最为主要,而采用符号化语言的内容输出进一步丰富了品牌跨文化背景下的个性表达.

    跨境电商品牌形象形象塑造社会媒体国际贸易扎根理论

    晋东南文化视域下潞绸被面的染织工艺研究

    张雨晴鲁佳亮徐铮王翠红...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潞绸是记载晋东南地区人们独特的社会生活和人文思想的文化符号,蕴含浓郁的民风民俗文化,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文章以沿用传统技艺织造的潞绸实物为研究对象,从晋东南的历史文化、地域因素、民俗风俗的维度去解读现代潞绸的织染工艺.研究表明,现代潞绸以传统对称为美,兼具实用与审美双原则;其特殊地域特色和晋商文化的开放交流共同影响着潞绸的原料、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晋东南地区尚红习俗也间接影响着潞绸的色彩审美.

    潞绸织造工艺对称装造区域文化染色晋东南地区

    光子晶体结构生色真丝织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向娇娇马万彬金梦婷张耘箫...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真丝织物的结构生色,文章分别利用真空辅助过滤法和手绘法在白色真丝织物上构筑光子晶体结构.进一步探究真空辅助过滤法中微球组装液体积浓度对结构色的影响规律,分析微球在真丝织物上形成光子晶体运动机制,讨论真丝织物上光子晶体结构色的虹彩效应,并探究手绘法在真丝织物光子晶体结构生色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真空辅助过滤法中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即P(St-MAA)微球组装液的体积浓度为2.4 L/m2时,真丝织物的两面能同时获得光子晶体结构色,此时正反面结构色的反射率峰值在18%左右;在真空辅助过滤法中,P(St-MAA)微球在真丝织物上形成光子晶体结构的过程遵循"先反后正"堆积原则,即织物反面先形成光子晶体,随后微球进一步透过织物堆积在正面.此外,该光子晶体结构生色真丝织物的虹彩效应不明显,与常规染料或颜料着色效果接近;手绘法可以获得图案化的光子晶体生色结构,较适合于个性化加工.该研究为光子晶体结构生色在真丝织物着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真丝织物光子晶体结构生色真空辅助过滤法手绘法

    织物中液态水传输与快干行为表征

    李淑静王改改卢思童王钰程...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够保持运动中大汗淋漓时的舒适状态,研究液态水在织物中传输与快干性能是必要的.文章提出了织物中液态水传输与快干评价的指标,即滴水扩散时间、最大面积传输耗时、最大传输面积、经纬向最大传输跨距、蒸发速度等.液态水在织物中的传输行为通过观察其传输域变化来反映,呈现出与织物组织、纱线排列密度、纱线线密度、织物厚度、织物平方米质量等结构因素相关的初始阶段、增速阶段、稳定阶段和减缓阶段四个时期.通过对10种不同规格织物进行滴水扩散测试和水分蒸发速率测试,织物中液态水传输与织物厚度密切相关,织物厚度为液态水的渗漏提供空间但弱化了液态水的铺展和快干;纱线线密度影响织物表面孔隙,成为影响液态水铺展蒸发的主要因素;经纬密度通过与纱线线密度的匹配形成对液态水传输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高品质运动服装面料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吸湿快干图像处理技术滴水扩散蒸发速率评价指标多元回归

    K2CO3/KOH协同醇解废弃涤纶纺织品及其制备再生DMT的研究

    陈斌杰朱子旭官军吕维扬...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弃涤纶纺织品囤积量逐年上升,而对废弃涤纶纺织品的综合利用回收率却较低.化学法回收中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法是一种回收废弃涤纶纺织品的方法,然而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工艺过程中存在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乙酯(BHET)单体产率低、低聚物含量高的问题.文章采用K2CO3/KOH协同醇解废弃涤纶纺织品,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醇解工艺参数,通过甲醇酯交换法制得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研究了 K2CO3/KOH协同醇解对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OH添加量的增加,醇解产物中BHET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KOH的添加量达到2%时,BHET含量达到最高70.2%.同时,优化后的醇解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210 ℃、反应时间120 min、K2CO3质量分数2.0%、KOH质量分数2.4%.此时BHET的收率为73.1%;醇解产物与甲醇酯交换得到再生DMT产率为80.1%,通过减压升华纯化后得到再生DMT含量高于99%以上.

    废弃涤纶纺织品K2CO3/KOH协同醇解酯交换减压升华再生DMT

    光敏抗菌剂及其在纺织材料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周卫冕杨群朱杰崔进...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敏抗菌剂是一种光敏分子,在日光和UVA的照射下吸收能量而激发,生成对生物物种产生氧化损伤的活性氧.将光敏抗菌剂负载在纺织材料上使其在日光或紫外光的照射下具有抗菌特性,是近年来抗菌材料的研究热点.光敏抗菌剂主要包括卟啉类、杂蒽类、噻吩类、天然光敏剂、无机纳米光敏抗菌剂等,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方法也有多种,包括涂层法、化学改性法、静电吸附法、静电纺丝法等.因此,本文对几种光敏抗菌剂的化学结构、光反应效率、抗菌机理、在纺织材料上的应用研究及负载到纺织材料上后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未来智能光敏抗菌纺织材料的研发重点进行展望.

    光敏抗菌剂纺织材料负载方法功能改性光反应效率光敏抗菌机理

    着装人体热应激评估中热生理模型的研究进展

    刘冰清王中昱王云仪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消防及工业场景中,穿戴防护服的作业人员于高温热环境下工作,可能面临体温升高、脱水、疲劳及中暑等热应激问题.相较于真人实验、假人测试及热应力预测模型,热生理模型具有建模灵活、预测稳定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中的热应激评估.文章从人体建模仿真、人体-环境传热模型和服装传热模拟三个方面,归纳了热生理模型评估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首先,结合生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以提高高温环境下人体热调节模拟的准确性;其次,整合动态传热系数于人体与环境传热模型,克服模型区段差异和高温热传递模拟的挑战;最后,进一步细化服装模型,并加强与热生理模型的结合.

    热生理模型防护服人体安全评估热应激体温调节

    基于2D人体图像特征学习的女西装合体性判别

    姚彤闵悦宁王军孙见梅...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服装远程定制和网络购衣过程中服装合体性无法预先判断的问题,文章提出利用2D人体图像判断女西装合体性.首先采集了 462名18~25周岁青年女性的2D图像及3D尺寸,建立人体数据集.并制作10件虚拟女西装,建立服装数据集.其次提取用于女西装合体性判别的服装特征、2D人体图像关键点距离特征和整体特征.基于感性工学原理,采用专家评价法获取女西装合体性评价标签.最后利用贝叶斯分类器建立女西装合体性判别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将文章提出的特征应用于基于贝叶斯算法的女西装合体性判别模型判别准确率可达到84.8%,说明提出的服装合体性评价指标有效,可以用于基于2D图像的服装合体性预测.

    2D人体图像特征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女西装合体性贝叶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