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三晋基层治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三晋基层治理
三晋基层治理
三晋基层治理/Journ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Sanji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菁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不断扩容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服务需求急剧增长.而青年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不仅是打造比较优势的"新赛道"、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更是提升城市品质的"新引擎".青年发展型城市有助于帮助青年就业,夯实青年发展;服务青年立业,实现青年个人价值;促进青年创业,激发青年创新活力;助力青年融入社会,培养青年公民意识.因此,要从探索多元市场化供给机制、突出青年发展精准供给方略、实施城市与青年动态评估等方面,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促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有效发挥青年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劲活力.

    公共服务城市发展青年发展型城市

    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三维向度

    杨俊宏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有利于实现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实现城乡基层治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统筹,有利于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目前,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仍存在协调联动能力有待提高、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有待健全、城乡基层治理制度有待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者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工作方法有待创新等困境.为进一步提高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水平,需以党建引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加强城乡基层党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方式.

    党建城乡基层治理自治法治德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老龄社会治理的路径探析——以成都市C镇文化养老实践为例

    徐刚陈奕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探寻老龄社会治理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并助推其功能转化,既为传衍中华文明提供内生性动力,又是赋能现代化治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魅力的重要环节.从养老角度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老龄社会治理之间有着内在的耦合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独特的文化治理优势赋能老龄社会治理,其创新实践路径可体现为:强化家国情怀,引领协同治理风尚;挖掘非遗潜力,筑牢养老经济基础;弘扬孝道思想,创新居家养老模式;倡导尊祖敬宗,涵养尊老敬老传统;赓续书院传统,升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优秀传统文化老龄社会社会治理

    短视频生产与青年价值观的养成

    刘勇祁绚丽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PGC与UGC作为短视频内容生产的两种主要方式,在短视频生产过程以及青年价值观养成当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PGC作用下的短视频专业化程度高,但更新频率较低且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反观UCC生产方式下生成的短视频则由于缺乏专业引领,容易导致青年养成思维惰性、陷入信息茧房、呈现功利化趋向,进而阻碍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因此,推动短视频和青年价值观养成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短视频内容的有效供给,必须深入分析单一生产方式作用下短视频用户容易出现的问题,应用UGC+PGC生产模式,强化短视频对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助力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PGCUGC协同生产视频生产方式青年价值观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实践探索

    姜亦炜周竺玮琪马诗佳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仅需要物质富足,更需要精神富有.对此,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凝聚共识,促使共同富裕的含义明晰化;激发深层动力,保障共同富裕的目标一致化;融合新发展理念,推动共同富裕的建设时代化.浙江省湖州市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共同富裕,在六个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创新体系推动精准全覆盖,助力生活富裕富足;突出"红色根脉"铸牢思政防线,助力精神自信自强;思政先行凝结共识,助力环境宜居宜业;品牌活动与模范激励双向赋能,助力社会和谐和睦;深耕文明实践以行动感动群众,助力公共服务普及普惠;人工智能与人民智慧"双智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实践探索说明,思政工作助推共同富裕需紧扣时代脉搏,从应变到创变;寓于群众工作中,从满意到感动;创新载体平台,从数字化走向数智化.

    思想政治工作共同富裕浙江省启示

    基层干部"反向避责"行为:逻辑、成因与治理

    谢丹妮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干部担当干事是基层高效治理的关键.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及风险社会的到来,加之基层治理事务艰巨,部分基层干部出现"为官不为"和"避责行为"等现象.其中,部分基层干部通过请示、汇报等方式将决策与推动的权力上移,形成下级对上级的反向避责成为一种新形象和新问题,值得关注.根据"责任—问责—避责(反向避责)"的逻辑,发现避责行为的发生方向,实际上是责任分散和转移的方向.反向避责的起点是基层干部的责任,核心是问责和避责的关系,结果是避责方式的选择.反向避责的动因可以归结为政治责任中的履责压力与问责压力、政治结构中的压力型体制与向上负责制、政治心理中的消极心理与积极心理.因而,要通过优化治理环境减轻责任压力、规范结构性关系优化政治结构、提升干部素质推动履职担责等措施,治理基层干部反向避责行为的产生.

    基层干部反向避责基层治理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

    鞠国魁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立德树人相结合,是高校顺利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环节.高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具有厚植家国情怀、锻造时代脊梁、锤炼志气风骨和肩负国家责任的重要价值意蕴.高校要坚持政治性与社会性、理论性与应用性、批判性与建设性、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在教育理念、教育阵地、教学课程、管理队伍和管理文化五方面发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和精神凝聚力.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中,要通过抓认识、抓制度、抓队伍、抓课程、抓生态等举措,让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以对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起到指导作用,确保伟大建党精神在高校立德树人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伟大建党精神立德树人价值意蕴行动逻辑

    民营煤炭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刘本强刘文芳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营煤炭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是推动煤炭资源型地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民营煤炭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煤炭资源型地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水平.然而,在民营煤炭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基础条件不足、企业制度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人才匮乏、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等因素制约.为此,要把握当前的发展机遇,发挥民营煤炭企业的自身优势,在推动产业多元发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破解技术瓶颈等方面着力,助力民营煤炭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民营煤炭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投融资渠道

    以特色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同实践

    赵伟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大同市特色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显著,一是深化产业链布局,不断增强产业效益;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三是增强产业效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大同市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善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为专业镇搭台的发展机制,不断推进黄花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特色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着力在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融合、建立纵向延链与横向拓链互动联动机制、注重培育科技人才提升乡村新质生产力、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互补功能、把群众增收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挖掘和培育特色产业品牌上下功夫.

    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大同黄花产业链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和应用路径——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

    焦建云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生动的素材.基于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内在的价值逻辑,从地域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新时代文化和榜样文化四个维度对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解理重构,可以给思政教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有必要通过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近距离的思政课、"互联网+"的思政课、沉浸式的思政课,将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高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思政教育价值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