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经济与政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与政治

王逸舟

月刊

1006-9550

010-85195784

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刊物。反映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方面的研究成果。重在分析全球经济趋势、政治格局变化,透视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关系、军事问题,探索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问题研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科学研究探析——生成式行动者、复杂因果分析与人机科研协同

    庞珣
    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作为科学研究第五范式下的主要工具,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者重新审视和积极构建科研中的人机智能关系,探索和发掘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科学的力量源泉.社会科学领域涌现出对人工智能进行应用的富有启发性的测试,正在创造性地开拓新范式下的研究路径.建立在既有经验和发现基础上,作者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和重塑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及其挑战与前景:一是人工智能作为生成式行动者,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将革命性地改变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干预的方式和自由度;二是人工智能自动化因果分析将极大地助力探索社会因果复杂系统的结构和演变,回答以前无法回答的因果问题;三是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人机科研协同,机器智能将贯穿社会科学研究全过程,驱动快速迭代型的科研创新.这三个方向的人工智能赋能和影响对于社会科学各领域具有普遍性,但也将根据各学科的研究特色而在具体形式、节奏和路径上呈现多样性.以国际关系学为例的相关探讨或许能够激发社会科学各领域对第五范式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创新.

    人工智能社会科学因果推论人机协同科学研究第五范式

    国家经济发展与国际组织代表性——解析全球治理中的国家影响力机制

    桂天晗王磊陈济冬
    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国在国际组织中专业人员的代表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通过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作者基于联合国系统内24个国际组织1996-2021年的职员分布及财务数据,分析了国家发展对其在国际组织中工作人员代表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提升其在国际组织中代表性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国家对国际组织的自主捐助及其人力资本形成是人员代表性提升的重要机制.在以制定国际规则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为特点的组织中,国家自主捐助对人员代表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在国际组织中代表性的提升有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与其经济增长相匹配的国际组织代表性,进而增强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构建公正、合理、民主化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国际组织自主捐助人力资本全球治理联合国

    情感博弈与国际制度中的情感秩序

    王蕾
    6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际政治研究出现"情感转向"的背景下,情感博弈已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但尚未完全进入国际制度研究的视野.作者致力于观察不满现状国与守成国之间的情感博弈,尝试解释这种互动关系如何冲击国际制度中的情感秩序.情感博弈是指围绕相互对立的政治 目标发生的,以情感表达或挑战对手的情感表达为手段的博弈.情感秩序则是指各成员方的情感表达有益于维护现有制度的状态.特定的情感表达有助于维护既有制度安排,包括对于既有制度的自豪感与希望感、对于该制度意欲解决问题的恐惧或焦虑等.不满现状国或是表达对于不公正制度的愤怒与失望,或是利用恐惧与焦虑并重塑其内涵,向既有制度的有效性发起挑战.守成国并不总是积极维护有益于既有制度的情感表达,而是更加关注如何应对不满现状国的情感表达对其物质利益造成的威胁.受制于不满现状国的策略选择,守成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可能诉诸冲击既有制度安排的情感表达.对国际刑事法院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情感博弈在这两项制度中以及在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不同历史阶段对情感秩序造成的冲击存在差异,这表明情感对于国际制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也说明情感博弈的互动逻辑会对国际制度变革产生影响.

    情感政治国际制度国际刑事法院核不扩散机制情感秩序

    盛名之累:冲突预期与联盟声誉的再调节

    李冲
    9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在联盟中的声誉包括直接声誉和间接声誉.直接声誉来源于国家与特定盟友的历史互动,间接声誉来源于国家与第三方盟友的历史互动.直接声誉反映可靠性,国家的直接声誉越好、其履行联盟承诺的概率越大,盟友挑起冲突的意愿越强.间接声誉预示资源分配偏好,国家的间接声誉越好、其资源分配越向第三方盟友倾斜,特定盟友挑起冲突的意愿越弱.直接声誉和间接声誉会通过正反馈机制影响国家"被牵连"和"被抛弃"的风险,促使其主动调控声誉水平,采取措施约束或安抚盟友.间接声誉较好的国家为降低"被抛弃"的风险,可能维持对特定盟友的支持力度;直接声誉较好的国家为降低"被牵连"的风险,可能限制特定盟友使用武力.由于强国调配资源的自由度相对较大,因此其间接声誉对盟友挑起冲突意愿的抑制作用较弱.间接声誉好的国家与特定盟友利益分化程度较大,因此同时拥有良好直接声誉和间接声誉的国家约束盟友的动力更强.基于1816-2001年联盟声誉与冲突数据的统计检验和1961-1976年美韩同盟的案例检验可发现,国家追求的是适度而非最大化的联盟声誉.这一发现为国家联盟声誉的波动与盟友挑起冲突概率的变化提供了解释.

    声誉联盟困境国际冲突美韩同盟联盟管理

    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与美国主导权护持战略

    付清
    12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是近年来学界和政策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是指在网络化相互依赖背景下发起国以压制或损害目标国为 目的而行使网络性权力的过程.既有研究主要将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机制聚焦于全景效应和阻断效应,对武器化机制的设定过于单一且解释力不足.从社会网络理论出发,作者分析了网络化相互依赖的形成过程与网络性权力的生成过程,将经济相互依赖网络中的主导国作为研究对象,聚焦于主导国实施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的机制研究议题.主导国的核心目标是护持其网络主导权,而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是主导权护持的重要工具.主导国实施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的三种机制分别是锁定、排除和阻断,威胁认知与 目标国中心性是影响主导国武器化机制选择的两个核心变量.通过考察美国护持网络主导权的战略选择,作者具体分析了美国在金融领域对部分东亚国家以及在能源领域对俄罗斯和伊朗采用的不同的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机制.美国实施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的网络主导权,但从根本上损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经济相互依赖武器化网络化相互依赖网络性权力威胁认知主导权护持

    Abstracts

    153-157页

    注释体例

    158-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