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方曙

双月刊

1006-6055

bj@clas.ac.cn

028-85223853

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Journal World Sci-Tech R & D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当代基础学科前沿研究和世界各国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的国际性综合科技双月刊。近几年已有20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本刊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对学科的发展和前瞻起到重要作用。本刊发表和报道重点是基础科学和前沿研究,同时也发表有关各国的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稿件,热忱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专刊序言

    洪学海
    439-441页

    全球视野下人工智能战略布局与未来展望

    齐硕李世欣杨逸萌
    442-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加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经济体陆续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战略,以期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全面布局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以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欧盟注重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数据隐私保护和法规制定;中国人工智能布局由政府主导,快速推进技术应用及产业融合;其他国家也基于自身国情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本文从全球视角出发,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人工智能战略布局特点,前瞻人工智能战略的发展趋势,并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部署进行展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未来展望全球视野

    人工智能监管政策与措施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王恺乐陈云伟熊永兰
    45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抓手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然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问题及安全问题等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和可控是科技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治理与监管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欧盟、美国和英国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已走在国际前列.本文从政策角度出发,系统梳理欧盟、美国和英国的人工智能监管措施发展脉络,并比较其在监管机构设置、监管范围及监管路径上的特色做法.研究发现,欧盟、美国和英国的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各具特点,但均存在监管共性与共同趋势.论文基于此提出了我国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制定人工智能监管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人工智能政策科技安全监管

    美国国防人工智能战略的主题挖掘与演化特征分析

    赵程程
    469-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美国国防部启动的一系列人工智能(AI)战略举措,识别美国国防AI战略主题和演化特征,认清美国国防AI战略的实质意图,能为我国国防AI战略规划提供参考.本文选取2018-2022年美国国防部正式发布的AI战略文本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非结构化文本挖掘工具,通过提炼高频词汇,挖掘出美国国防AI战略主题.同时,绘制主题词共现网络图谱,由点及面观察美国国防AI主题演变特征.研究表明,美国国防部的AI发展战略可分为战略主体、技术创新、伦理安全、战略资源、多元合作五大主题.在演化进程中,战略主体方面,形成了以AI联合中心为核心主体,联合多部门共建AI的国家防御体系.技术创新方面,从各军种自建AI作战系统演化为建立陆、海、空一体化的作战指挥控制网络.战略资源方面,数据是关键资产、人才是关键要素、资金是关键助力.伦理安全方面,从"AI伦理准则"到"负责任的人工智能(RAI)'的背后是从"体现民主价值观"到"为美国军事霸权扫清舆论障碍".多元合作方面,对内,美国公私主体共建AI技术生态系统;对外,国防部与盟友伙伴国家联合共建全球RAI生态体系.

    美国国防部人工智能战略文本挖掘主题分析演化特征

    AI赋能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及政策与管理趋势研究

    杨光李晓轩肖小溪
    483-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I)对科学研究的传统范式带来冲击,并产生了诸多现有范式难以企及的耀眼成果.推动AI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是当前科技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两个维度分析AI赋能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从科研范式维度发现AI提高数据利用效率赋能经验范式、AI增强理论模型构建赋能理论范式、AI更好地拟合复杂系统参数赋能模拟范式、AI具有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赋能数据驱动范式;从科学研究过程维度发现,AI对科学研究各个环节都进行赋能,并且每个环节因AI能力进步而自身在迭代与进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国际上推动智能化科研(AI4S)发展的政策与管理趋势,以及中国在AI4S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对我国的启示:中国需要加强AI4S相关的战略研究和宏观规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AI4S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期为中国AI4S的有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人工智能AI科学研究赋能政策与管理趋势

    医学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技术主题发展态势研究

    周隽如刘智勇
    497-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医学人工智能领域1971-2022年的专利文本进行文本挖掘,揭示其技术主题内容和演化趋势,分析技术研发热点和发展态势,有助于为科研人员梳理技术发展脉络,进而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获取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4184条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快速发展期).随后,使用BERTopic主题模型对专利文本进行主题识别,并通过计算技术主题对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和主题过滤的方法对技术主题进行演化分析.结果显示,共识别出萌芽期主题5个、发展期主题9个、快速发展期主题29个,医学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基础技术(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产生于萌芽期和发展期,并在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逐渐成熟,形成了分支领域技术;需求与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基础技术的分化,技术之间的融合将会产生新的技术.最后,提出未来应加强对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基础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并持续关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实际需求背后的技术问题,以助力技术创新.此外,还应强调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多领域科研人员组建交叉学科人才团队,为促进多领域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前沿多维度探索奠定基础.

    医学人工智能文本挖掘专利分析发展态势BERTopic模型

    基于标准必要专利的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研究

    张梦诗肖国华
    51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标准必要专利中蕴含着丰富的专利信息和技术信息,具有重要的情报价值.人工智能是重要的科技前沿领域之一,对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必要专利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帮助认清本国发展短板,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本文以智慧芽数据库中的标准必要专利作为数据来源,从国家—企业—技术三个层面分析了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必要专利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技术市场,部分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仍与美国有较大差距;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主要集中在与移动通信技术有关的基础层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主要由大型跨国通信公司掌握,相关互联网企业和新兴科技企业拥有的标准必要专利较少.论文进一步提出了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展,积极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标准化进程,鼓励互联网企业和新兴科技企业参与标准化制定,重视基础层和技术层研发等建议.

    人工智能标准必要专利专利分析文献计量

    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化进展及我国发展建议

    秦铭浩徐慧芳
    524-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十分激烈,全球主要大国均把发展人工智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多个国家和国际标准组织积极部署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战略.本文在梳理美国、欧盟、英国以及中国近年来标准化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全球355项人工智能标准的制定组织、主题覆盖情况、类型、范围以及领域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化正迅速发展,各国依据自身技术发展水平,制定了独具特色的标准化战略;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其他组织则在特定领域内产生关键影响;目前,标准化工作主要集中在确保技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数据治理规范性;大多数人工智能标准聚焦于水平领域,涵盖通用技术、伦理和安全性等基础问题.基于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发展建议:完善中国人工智能法律制度;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标准;建立人工智能标准机构;明确国内人工智能标准化情况,巩固优势,补齐短板.

    人工智能标准化国际战略标准分析

    负责任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研究

    吴仲琦曹亚领代涛
    536-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研究如何以安全、可靠和合乎道德的方式研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负责任人工智能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构建了"全过程—多主体—多层次—多机制"的治理体系分析框架.基于此框架,分析了全球主要国家推进负责任人工智能治理的政策体系,并聚焦于美国人工智能政策措施,分析和总结了美国发展负责任人工智能的重点举措和具体实践.研究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负责任人工智能,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研发机构、社会公众等主体共同参与、分工协调、协同共治,综合运用政策法规、伦理准则、标准体系等多层次治理工具,建立并完善决策与咨询、统筹协调、信息流通和共享,以及监测监督等多方位治理机制,确保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全周期的安全、可靠、可控.最后,从加强负责任人工智能的战略和政策指引、健全基于创新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增强社会团体和公众的参与度、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推进我国负责任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负责任人工智能治理政策体系战略规划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风险及负责任创新治理研究

    何炜
    548-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开始涌现出智慧化特征,创造力愈发强大,不但能生成文本,还能生成音频、视频、图片、代码等.这种智慧化的创造生成能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带来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不同行业的转型升级等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诸如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性别和种族歧视、学术剽窃、人类主体性消解等伦理风险.负责任创新旨在为科技创新带来的重大社会风险提供道德上可接受、社会上可认同、发展上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带来的风险提供了一种伦理治理路径.将负责任创新的预期、反思、协商和反馈等四个维度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和实践应用过程,能够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负责任创新科技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