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脾主运化,在体合肌"理论探析T2DM肌少症骨骼肌细胞铁死亡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

    李品臧凝子宫成军段炜莹...
    1668-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随的衰老性疾病是目前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肌少症现已成为T2DM继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外的第三大类并发症,能够导致骨折、失能、活动障碍等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脾属土,居中焦,主运化,在体合肌。脾之健运、精气得布、肌肉充养,方可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近年研究表明,骨骼肌细胞铁死亡在T2DM肌少症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脾主运化,在体合肌"理论,从中医学"脾失运化、精气亏虚、湿浊困阻、肌肉失养"病机观及现代医学"骨骼肌细胞铁死亡"病理机制的角度对T2DM肌少症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归纳T2DM肌少症从脾论治的中医防治原则,为丰富脾藏象理论内涵以及中医药防治T2DM肌少症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脾主运化在体合肌2型糖尿病肌少症铁死亡发病机制辨证论治

    玉竹水提物对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小鼠肠道乳糖酶活性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董钰均钟鑫勤崔天怡刘佳蕊...
    1675-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探究玉竹水提物对菌群失调小鼠的乳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及玉竹低剂量(yz-low,1。56 g·kg-1·d-1)和高剂量(yz-high,3。12 g·kg-1·d-1)给药组,每组8只(对照组5只)。除对照组外,采用混合抗生素灌胃造模7天后,给药组连续灌胃玉竹7天,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菌水。记录小鼠腹泻情况、体质量、摄食量的变化;检测结肠HE染色切片、结肠组织ZO-1蛋白、IL-6表达情况和血清LPS浓度;收集粪便,采用比色法测定乳糖酶活性,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抗生素干预7天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大便稀软,体质量减轻、摄食量减少,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第14天,模型组结肠可见溃疡伴有间质轻微充血水肿,ZO-1表达显著降低,IL-6表达显著升高,血清LPS显著升高,乳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仍低于正常组;给药7天,与模型组相比,玉竹水提物降低了小鼠的腹泻率并促使体质量及摄食量回升,下调病理结肠组织损伤,Z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降低结肠因子IL-6、血清LPS浓度。此外,玉竹水提物可显著上调乳糖酶活性,提高菌群失调小鼠的群落丰富度、多样性,表现为回调了菌群失调小鼠的3种差异菌门(上调厚壁菌门,下调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与7种差 异 菌 属(包 括 上 调 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 属、Rikenella 属、Colidextribacter 属、norank_f__Lachnospiraceae属、norank_f__Oscillospiraceae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属,下调Alloprevotella属),上述菌丰度均与体质量、乳糖酶活性、血液LPS、结肠炎症因子IL-6呈显著相关。结论 玉竹水提物能缓解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屏障损伤和功能紊乱,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玉竹菌群失调肠道菌群乳糖酶高通量测序

    中医药用于宫颈癌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专家共识

    刘佳敏吴思雨蔡林儿唐虹...
    1688-1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以手术及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往往伴随着患者难以忍受的并发症。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疗法对宫颈癌治疗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疗效,但尚缺少科学、规范的应用参考意见。本研究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制定中医药用于宫颈癌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专家共识研究,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选择参考。

    德尔菲法中医药综合疗法宫颈癌共识

    基于机器学习建立"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CKD4-5期患者透析时机预测模型

    孙琦陶静孙伟王骁晓...
    1698-1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借助机器学习方法构建CKD4-5期患者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点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孙伟教授运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CKD5期的患者,收集患者CKD4-5期的临床资料,筛选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检査结果、中医症状、辨证分型以及中药使用情况等相关变量,以进入肾脏替代治疗为终点事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联合随机森林模型对自变量(预测因子)进行三阶段降维,筛选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建立基于症状、方药、理化检查指标等多维度的多重线性预测模型,调整决定系数(Adjusted R-Square,Adjusted R2)和Bland-Altman图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从预测变量中筛选到5个预测因子,并构建多重线性模型方程为lnDay=5。058+0。031×白蛋白-0。004×肌酐+0。010×血红蛋白-0。412×使用积雪草-0。715×皮肤瘙痒;利用Bland-Altman图对预测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Bland-Altman图中的散点均较好的分布在差值的95%正常值范围内,预测值与实际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构建的多重线性预测模型,可用于辅助临床对于肾功能进展时长的预测,利于识别高危人群,为进入肾脏替代治疗前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透析时机益肾清利活血随机森林预测模型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中西药防治策略

    钱俊张淑敏仇慧鑫刘思彤...
    1706-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对其临床使用造成极大限制,为探究蒽环类心脏毒性的规律及中西药防治策略,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和防治药物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机制可分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肌细胞自噬以及DNA损伤4大类。防治药物西药以右丙亚胺、ACEI、ARB等为主,中药可分为单药、经方及中成药。在此基础上,对联合用药防治心脏毒性进行了讨论,介绍了西药、中药及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临床上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策略西药中药联合用药

    音乐干预肺癌相关焦虑抑郁结局指标及评价工具的现状分析

    戴悦宁焦丽静孙晨冰龚亚斌...
    1715-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音乐干预肺癌相关焦虑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中结局指标及评价工具的使用情况。方法 检索9个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随后汇总结局指标,按照结局指标的属性进行分类、使用频次频率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243篇文献,最终纳入18篇文献。按照结局指标的功能属性,将其分为 8 个指标域:焦虑状态评分量表(24。19%)、抑郁状态评分量表(16。13%)、生活质量评分量表(14。52%)、睡眠质量评分量表(9。68%)、疼痛评分量表(4。84%)、血生化指标(14。52%)、生命体征(11。29%)、肺及运动功能指标(FEV1%、6MWD、BODE指数)(4。84%)。纳入的RCTs整体偏倚风险较高;疗程长短不一导致测量时间不同;音乐干预形式呈多样性;他评量表及客观指标使用较少;忽视安全性指标;评价工具方法较单一;部分RCTs未明确分级标准。结论 目前音乐干预肺癌相关焦虑抑郁的RCTs结局指标使用尚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试验的可信度,建议规范化使用结局指标,建立音乐干预肺癌焦虑抑郁临床研究的核心指标集。

    音乐肺癌焦虑抑郁结局指标

    数智时代下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现实困境、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黄奕宁
    1735-1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在医药产业中不断融合应用,民族医药产业处于数字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数智技术将为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驱动组织改革和创新,发展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数智时代下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总结国内外数智技术助推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辨明数智技术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内在逻辑。提出通过加大数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多路径产业融合等措施,优化产业数字要素配置,提升民族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生产效率、创新效率和运营效率。

    民族医药数智技术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对电针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和有效处方初探

    方梦悦李熳李晨楠景向红...
    1742-1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是临床危重症,病死率高。电针是脓毒症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能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预防多系统器官损伤,但系统性综述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电针治疗脓毒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综述电针在脓毒症及其并发症领域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临床疗效,总结有效的穴位处方。最终确定电针在单纯脓毒症以及脓毒症并发消化道、肺、心肌、脑损伤的应用中获得了有效临床证据,并推荐如下有效穴位处方:①单纯脓毒症推荐"足三里+关元""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下巨虚";②合并消化道损伤,推荐"足三里+上巨虚+天枢""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下巨虚";③合并肺损伤,推荐"足三里+尺泽";④合并心肌损伤,推荐"内关+足三里+神门+太冲+血海+膈腧+三阴交+合谷";⑤合并脑损伤,推荐"百会+水沟"。研究结果能为电针应用于脓毒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初步临床指导。

    电针脓毒症脓毒症并发症疗效取穴规律组方规律

    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Th1/Th2/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

    刘姣林采玥梁弘赵明阳...
    1749-1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中枢神经系统中Th1/Th2/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空线点灸组)、阳性对照组(普瑞巴林组)和壮医药线点灸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予以单次腹腔注射树脂毒素(Resiniferatoxin,RTX)诱导PH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处理21天,于造模前3天、造模后第1、4、7天以及干预后第3、7、14、21天检测大鼠的缩足机械痛阈值(Mechanical pain threshold,PWT)和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干预结束后,取脊髓组织,检测Th1/Th2/Th17细胞比例变化及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阐明该疗法对此平衡机制的调控作用。结果 树脂毒素造模后大鼠的PWT呈下降趋势,而TWL呈上升趋势,表现出热痛分离,契合PHN的临床表现。壮医药线点灸后,PHN大鼠PWT上升、TWL下降,改善了热痛分离趋势;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壮医药线点灸组均能通过促进中枢神经系统中Th1的应答,升高脊髓组织中CD4+IL-2+细胞比例以及IFN-γ、IL-2的含量,上调IFN-γ、IL-2 mRNA的表达以及其蛋白活性,同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Th2、Th17的应答,降低脊髓组织中CD4+IL-4+、CD4+IL-17A+细胞比例以及IL-4、IL-10、IL-17、IL-22的含量,下调IL-4、IL-10、IL-17、IL-22 mRNA的表达以及其蛋白活性,且阳性对照组与壮医药线点灸组在纠正中枢神经系统Th1/Th2/Th17淋巴细胞失衡方面疗效相当,均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可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热痛分离趋势,这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来实现的。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壮医药线点灸中枢神经Th1/Th2/Th17细胞平衡

    针刺临床研究中的盲法及其关键问题

    刘婷兰张浩然刘晓玉熊芝怡...
    1765-1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盲法是临床研究中控制测量偏倚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复杂的侵入性干预措施,与药物相比,在盲法设计及实施方面针刺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更高的破盲风险。本文对目前针刺临床研究中盲法进行了概述,并就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主要包括:假针刺设计及实施需进行规范、仍需研发合适的假针具、尚无解决针刺操作者盲法的有效方法、盲法评价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假针刺和盲法需规范化报告。研究者应针对上述关键问题和挑战开展深入研究,为提高和促进针刺临床研究质量提供方法学支撑。

    盲法盲法评价假针刺临床研究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