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重肥胖青壮年2型糖尿病中西医治疗概述

    陆施婷张晟陈月
    927-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清葡萄糖水平升高、体内脂代谢异常为特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起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且伴随超重/肥胖患病率快速升高,增加血糖达标难度,影响生活质量。中医防治疾病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治疗是其优势,通过纠正体质偏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减重、降糖。本文从人群特点、生活方式干预管理模式、西医治疗、中医治疗4个方面总结现今超重肥胖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治方案,以期为今后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超重/肥胖青壮年2型糖尿病中西医治疗

    基于TGF-β1/CD147信号探讨慢性束缚应激促小鼠乳腺癌进展及逍遥散调节机制研究

    刘燕刘高源彭梦薇匡洛逸...
    934-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TGF-β1/CD147信号探讨慢性束缚应激促小鼠乳腺癌进展及逍遥散调节机制。方法 4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移植瘤组(Tumor)、模型组(Model)、逍遥散组(Xiaoyaosan)和米非司酮组(Mifepristone),将4T1细胞株接种于各组小鼠腋下,待成瘤后,除Tumor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进行慢性束缚应激21天,同时Xiaoyaosan组和Mifepristone组小鼠给予相对应的药物灌胃,Tumor组和Model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小鼠麻醉断头处死,测量小鼠瘤体重量和体积、内脏指数;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血清多巴胺(Dopamine,DA)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含量,以及肿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精氨酸酶 1(Arginase-1,Arg-1)的表达,以及肿瘤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CD147)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VEGF的表达。结果 与Tumor组比较,Model组小鼠肿瘤重量和体积,血清CA199、CEA、VEGF、CORT含量,肿瘤TGF-β1和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内脏指数和血清DA含量显著减少;肿瘤巨噬细胞M2型极化标志物Arg-1的表达显著增加,M1型极化标志物iNOS的表达显著降低;肿瘤CD147及其下游信号分子MMP2、MMP9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逍遥散和米非司酮均可有效逆转以上改变。结论 慢性束缚应激促小鼠乳腺癌进展的机制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释放TGF-β1增加、激活CD147及其下游相关信号有关,而逍遥散可缓解应激条件下皮质酮增高引起的巨噬细胞M2型极化,减少TGF-β1的生成,抑制CD147及其下游信号,从而抑制慢性应激引起的小鼠乳腺癌进展。

    慢性束缚应激乳腺癌荷瘤小鼠逍遥散TGF-β1/CD147信号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分析

    杨娟娟王海东王金海李浩林...
    94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炎性背痛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典型脊柱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确切,但机制不明确,现有的动物模型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评价。故本文基于中西医临床诊断、病证特点、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型,对现有的动物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现有的动物模型中蛋白聚糖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较其他模型中西医临床吻合度偏高,但缺乏相应的中医证候模型评价。其他动物模型西医临床吻合度较高,但缺乏中医证候特点。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因素复杂,现有的动物模型无法更好地模拟临床症状,故应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及主要外在因素(温度、湿度、刺激等),建立体现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因此,建立具有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是AS中医药未来的研究重点。

    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诊断标准病证结合吻合度分析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甲状腺癌动物模型分析

    安一珂彭孟凡杨卉妍东红阳...
    951-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整理归纳甲状腺癌的造模方法和成模标准,为建立贴近中西医临床病证的甲状腺癌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促进临床诊疗的进展。方法 分析、归纳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以及PubMed数据库中甲状腺癌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评判其优缺点,分析其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吻合度。结果 甲状腺癌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较多,主要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基因工程与移植性模型四种,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又包括转基因模型、基因替换模型、基因剔除模型及最新报道的限制性小鼠模型。其中,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和移植性小鼠模型临床吻合度较高,自发性和诱发性肿瘤模型临床吻合度偏低。结论 建立"中医证候"+"西医诊断标准"相符合的动物模型是未来研究甲状腺癌的重要方向之一。

    甲状腺癌瘿瘤动物模型中西医

    柔肝化纤颗粒依赖miR-135a/FOXO1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抑制大鼠肝纤维化进程

    劳慧霞吴姗姗王振常王静...
    957-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柔肝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柔肝化纤颗粒中剂量+3-MA组。腹腔注射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灌胃柔肝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2。5 g·kg-1、5 g·kg-1、10 g·kg-1)和3-MA(15 mg·kg-1)。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大鼠肝组织miR-135a、FOXO1、PINK1、Parkin、LC3 Ⅱ、Smad2、p-Smad2、TGF-β1、NF-κB p65、p-NF-κB p65、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NF-α表达及ROS含量。结果 模型组miR-135a、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p-Smad2、TGF-β1、p-NF-κB p65、TNF-α表达及ROS含量显著上调(P<0。05);FOXO1、PINK1、Parkin、LC3 Ⅱ表达显著下调(P<0。05)。柔肝化纤颗粒低剂量组可明显抑制miR-135a、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p-Smad2、TGF-β1、p-NF-κB p65、TNF-α表达及ROS生成;上调FOXO1、PINK1、Parkin、LC3 Ⅱ表达(P<0。05)。柔肝化纤颗粒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抑制miR-135a、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p-Smad2、TGF-β1、p-NF-κB p65、TNF-α表达及ROS生成;上调FOXO1、PINK1、Parkin、LC3Ⅱ表达(P<0。05)。柔肝化纤颗粒中剂量组药效明显强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药效无明显差异。线粒体自噬抑制剂(3-MA)可明显抑制柔肝化纤颗粒药效(P<0。05)。结论 柔肝化纤颗粒可抑制肝纤维化,其机制与柔肝化纤颗粒抑制miR-135a表达,激活FOXO1/PINK1通路,进而促进线粒体自噬,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TGF-β1/Smad2活化有关。

    柔肝化纤颗粒肝纤维化线粒体自噬miR-135aFOXO1

    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肝纤维化的免疫浸润分析与中药靶点预测

    李璐吉刘晓王一缪伟峰...
    965-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探讨巨噬细胞标志物与NAFLD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以期为进一步探求NAFLD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中药成分,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帮助和借鉴。方法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NAFLD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WGCNA共表达网络分析和构建LASSO模型,筛选核心表达基因;利用CIBERSORT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探索巨噬细胞表型与差异表达基因、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并通过外部数据集鉴定NAFLD及肝纤维化中巨噬细胞的相关生物标记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核心基因在不同巨噬细胞亚型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筛选NAFLD的中药治疗靶点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15个与NAFLD及肝纤维化相关的核心基因。CIBERSORT算法分析结果表明,NAFLD的发生与多种免疫细胞相关,其中M1型巨噬细胞在NAFLD组中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1),M1型巨噬细胞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M2型巨噬细胞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核心基因与巨噬细胞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DM4A、MED30、IKBKG、ENO1、HSPA8与总巨噬细胞数呈负相关,IL-6、FOS、EDN2、NR4A2表达与M1型巨噬细胞数呈负相关,而与M2型巨噬细胞数呈正相关。通过外部数据集验证及体外RT-PCR验证结果显示,在M2型巨噬细胞中FOS、NR4A2 mRNA的表达量高于M1型巨噬细胞(P<0。001),与M1型巨噬细胞呈负相关,而与M2型巨噬细胞呈正相关。其中基于核心靶点通过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根据药物功效与归经筛选出丹参、牡丹皮、地黄、当归、泽泻、枳椇子、人参、山茱萸、山楂等相关中药,功效分析其主要集中在清热解毒、祛湿化痰以及活血化瘀等方面,其中筛选频数最高的药物为牡丹皮。结论 肝脏巨噬细胞是治疗肝病的靶细胞,调控巨噬细胞M2极化有助于治疗NAFLD及相关肝纤维化,c-Fos、NR4A2可能是关键作用靶点,其中牡丹皮等中药具有肝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NAFLD及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参考。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巨噬细胞标志物免疫浸润中药靶点

    贯众类中药及常见混伪品性状及显微组织构造鉴别研究

    王舒婧崔亚君汪璐周重建...
    978-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结合大图拼接及实时景深影扩展像获取技术,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2种贯众类中药绵马贯众、紫萁贯众及3种常见混伪品顶芽狗脊蕨贯众、狗脊蕨贯众、荚果蕨贯众的性状、微性状及组织横切面显微鉴别全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常见贯众类中药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性状鉴别研究采用传统性状及微性状鉴别法;组织横切面显微鉴别研究采用普通光显微镜明场与偏振光显微镜暗场对比观察法,结合实时景深扩展及大型图影像拼接拍摄技术,获取药材组织横切面全息彩色影像图和局部特征高清晰图像,显微图像采用手性对比标注法标注。结果 获取了常见贯众类中药及混伪品的性状、微性状影像数据,首次获取该类药材组织横切面普通光及偏振光显微特征全息彩色影像数据,寻找到不同品种间的药材性状及组织横切面显微鉴别差异,根据主要特征制作鉴别快速检索表和对比表。结论 可综合应用性状、微性状及组织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快速鉴定常见贯众类中药及混伪品,尤其是叶柄残基横切面的偏振光全息显微特征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具有显著的鉴别意义。

    贯众显微鉴别性状鉴别偏振光

    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程力唐潇冉何成瑶袁琴...
    988-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寻找建库至2023年3月以来关于中药治疗SPID及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 共纳入文献428篇,从纳入文献中筛选出从调节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分泌水平、促进炎症细胞凋亡、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组织纤维化、改善血液循环、调节代谢途径和细胞信号转导、调节免疫能力等方面报道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作用机制。结论 为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药作用机制

    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结肠癌机制研究进展

    王白燕汤江月韩倩倩张毅豪...
    1001-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常规治疗手段在为患者提供生存益处的同时,副作用和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中药因其多靶点、多途径、毒副作用较小的抗肿瘤优势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不少中药及从中提取的以黄酮类、酚类、生物碱为代表的中药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调控自噬、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有关。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抑制结肠癌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中药应用于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结肠癌中药有效成分机制研究进展

    哈蟆油抗衰老活力生物效价检测方法的研究

    贾纪元姜大成张震孙云龙...
    1008-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哈蟆油补肾益精的功效,建立以抗衰老活性为指标的哈蟆油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并以此评价不同产地哈蟆油的质量,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以MRC-5细胞为研究对象,H2O2作为急性衰老模型诱导药物,通过细胞活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率验证哈蟆油抗衰老作用。选择Vc作为参照物,CCK-8法作为哈蟆油生物效价测定方法,以相对增殖率为参数,计算供试品抗衰老效价。结果 细胞活力检测中,与模型组相比,哈蟆油组能上调细胞活力,250。0 μg·mL-1效果达到最佳,上调20。01%。经哈蟆油预处理的细胞中,SA-β-gal阳性细胞的比例降低17。70%。抗衰老效价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哈蟆油药材抗衰老活力效价范围为218。03-1152。04 U·mg-1,极差为934。01 U·mg-1。结论 建立的哈蟆油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可明显区分哈蟆油质量差异,为其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哈蟆油质量标准生物效价抗衰老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