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脾虚邪滞"理论探讨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中医病机与微观辨证

    李新龙李思怡杨鹏辉李秋月...
    1104-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具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而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olypeptide expressing metaplasia,SPEM)是GPL的初始步骤,具有恶性进展为胃癌前病变的风险。目前关于该化生阶段发病机制的探讨尚不完整,中医药依托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中药资源,在防治GPL上具有独特优势。因此,笔者基于"脾虚邪滞"理论,从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标志物、信号通路三方面进行微观辨证分析,提出以健脾化瘀解毒法为主要疗法,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行性,以期为SPEM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胃解痉多肽表达化生微观辨证胃癌前病变健脾化瘀解毒法

    治法的构成与分层分类新体系

    李奕蔡永敏
    11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治法分层分类未能全面合理展示治法体系。本文提出新的分层分类方法,以构建中医治法新体系。中医治疗主流是辨证论治,构成为证的各成分(如病势、病态等),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标的(即靶点)。故将构证成分这类靶点作为划分标准进行划分。以靶点范围大小为分层标准,将治法分为治疗大法与具体治法两层。以靶点的类别作为分类标准,将治法分为应对病性之治法、应对病态之治法、应对病邪之治法、应对病势之治法四类。

    治法治则分类辨证论治

    乳腺癌类器官研究进展及中医药应用展望

    高阳刘胜周细秋史有阳...
    1118-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包括多种不同的亚型,这些亚型在遗传、病理、临床治疗及预后上各不相同。传统的乳腺癌细胞系研究模型不能完全符合临床肿瘤发病的实际病理过程及其肿瘤异质性的特征。乳腺癌类器官(Organoids)是一种基于3D细胞培养(Three-dimensional cells culture)系统建立的模型,在保留患者肿瘤的分子表型和基因型变化的同时,再现原发肿瘤的异质性,因此被应用于肿瘤发病机制和抗肿瘤药物筛选的研究中。目前,乳腺癌的中医药研究大多以细胞系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为主,类器官的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该综述简要介绍乳腺癌类器官培养体系的发展,以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乳腺癌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乳腺癌类器官研究进展中医药展望

    中医药现代化内涵与战略路径思考

    苏锦英袁敏张亭立陈璐...
    1125-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对于国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现代化的建设、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中国的建设;对于行业,能够加快推动行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对于群众,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高人民群众感受度。本文围绕中医药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中医药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战略依据、战略路径、战略思路、基本原则、战略评价维度等方面展开论述,最终从健康服务、科技创新、教育、产业、文化传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策略。

    中医药现代化战略中国式现代化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文本分析法的智能中医面诊分区方法系统性综述

    马圆港冯跃林卓胜李胜可...
    1132-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诊客观化研究通过近年来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研究主题之一。但大部分研究注重对面诊图像算法的调整与采集环境及设备的设计,缺乏对面诊分区方法的系统性研究。本文旨在对现阶段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中医面诊分区研究文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文本分析法进行梳理分析,整理归纳出目前智能中医面诊分区方法,主要包括基于面部特征点、基于面部特征块和基于完整面部;然后通过分析面诊分区研究的影响因素并对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归纳,得到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对应的常用面诊分区方法;最后对现阶段面诊分区研究中的数据集构建、深度学习的优势以及面诊理论的体现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文献计量学系统综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智能中医面诊分区

    中药多糖作用机制与靶向性的研究进展

    侯悦靳灿文畅丁侃...
    1142-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糖是中药主要活性成分,其结构多样、活性丰富且毒性低,是理想的新药研发原料。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及抗阿尔茨海默病等关联活性中表现突出,具有明确的作用机制与靶向性。本文综述着重讨论了中药多糖在抗肿瘤、免疫调节、肠道菌群调节、抗纤维化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的作用机制和靶标分子发现研究进展。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中药多糖的作用机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免疫调节、抗肿瘤和血管新生抑制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靶向性。同时,本综述对目前中药多糖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理解中药活性物质基础及多糖类原创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中药多糖靶向性作用机制文献计量分析

    基于Needs甲基化法枸杞多糖指纹图谱的建立

    王斌强文畅苏娟曲欢欢...
    1162-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多糖是枸杞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各产地间枸杞多糖的结构和含量均有差异。目前枸杞多糖的质量控制方法大多都通过单糖组成构建指纹图谱,但仅通过单糖指纹图谱对枸杞多糖进行质量控制,并不能系统地对不同产地的枸杞多糖进行质量控制。因此,我们在单糖指纹图谱的基础上,利用Needs甲基化法确定枸杞多糖的糖残基连接方式,建立Needs甲基化法枸杞多糖指纹图谱,实现对不同产地枸杞的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水提醇沉法获得枸杞多糖,并采用Needs甲基化、完全酸水解、硼氢化钠还原及乙酰化等方法结合GC-MS测定枸杞多糖的糖残基连接方式。结果 将18批枸杞多糖的糖残基连接方式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版)构建出指纹图谱,并结合多种化学计量法评价不同产地间枸杞多糖的差异。相似度计算结果发现,除西藏自治区三批枸杞多糖相似度0。551-0。569,其余15批样品相似度均0。929以上。糖残基连接方式色谱图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10个共有峰,分别为T-Arap、T-Araf、T-Xylp、1,2-Arap、1,3-Rhap、1,5-Araf、T-Glcp、T-Galp、1,4-Glcp、1,6-Galp。HCA、PCA和PLS-DA分析结果将18批次不同产地的枸杞多糖分为3类,并筛选出了3个标志性成分,分别为T-Araf、1,5-Araf和T-Glcp,以此来判断不同产地间枸杞多糖的差异性。结论 首次建立了18批枸杞多糖的Needs甲基化法指纹图谱,为枸杞多糖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数据参考,进一步证明了多糖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枸杞多糖Needs甲基化法糖残基连接方式指纹图谱质量控制

    忍冬花中一种RG-I多糖的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靳灿林黎艳陈惠娴丁侃...
    1172-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对忍冬花中均一多糖结构和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进行研究,为忍冬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数据。方法 水提醇沉并结合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法获得忍冬均一多糖LF-02-2,并通过分子量检测、单糖组成分析、糖残基连接方式分析、部分酸水解、糖醛酸还原结合核磁共振数据推导出LF-02-2的结构。同时,运用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实验测定其体外抗新生血管活性。结果 对LF-02-2的结构解析表明,均一多糖LF-02-2的重均分子量为74。1 kDa,其单糖组成由鼠李糖(Rha)、半乳糖(Gal)、半乳糖醛酸(GalA)和阿拉伯糖(Ara)组成,摩尔比分别为10。43∶14。94∶6。66∶67。97。其主链由1,4-连接的α-Galp A、1,2-连接的α-Rhap和1,2,4-连接的α-Rhap组成。分支由末端连接和1,4,6-连接的β-Galp,末端连接和1,5-连接的α-Araf连接,取代发生在1,2,4-连接的α-Rhap的O-4位。管腔形成实验结果表明LF-02-2能显著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MEC)的管腔形成。结论 忍冬花中一种类RG-I型果胶多糖LF-02-2具有显著抗血管生成活性,具有开发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潜力。

    忍冬多糖LoniceramacranthoidesRG-I果胶抗血管生成

    枸杞多糖LBP1C-2靶向钾离子通道β亚基-2活性结构域的探索

    曾晖杨纯历靳灿丁侃...
    1182-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LBP1C-2靶向Kvβ。2构效关系的探索,阐明LBP1C-2靶向Kvβ。2的活性结构域,为开发具有潜在抗早老痴呆活性的创新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枸杞多糖LBP1C-2经部分酸水解得到不同的结构片段后,对其进行单糖组成和分子量分析。通过蛋白芯片挑选出潜在靶蛋白,再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验证各结构片段的靶向性。蛋白质免疫印迹以及细胞免疫荧光测试验证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通过HuProtTM人类蛋白质组芯片高通量筛选到LBP1C-2的潜在靶蛋白Kvβ。2。SPR实验表明LBP1C-2与Kvβ。2蛋白有较强结合,其结合常数KD为1。9×10-7 M。而LBP1C-2的化学降解后各结构片段与靶蛋白Kvβ。2有不同强度结合。其中含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摩尔比为1:1的片段LBP1C-2-1I(18。1 kDa)与原多糖LBP1C-2对Kvβ。2结合强度相近为3。3×10-7 M。对LBP1C-2-1I结构解析表明其有1,2-Rha与1,4-GalA交替连接组成。而该片段对应的酸水解外液部分LBP1C-2-1O与Kvβ。2也有结合,但与其他片段与该蛋白解离相比,更容易解离。从BV2小胶质细胞中敲减KCNAB2基因(Kvβ。2)后,BV2细胞中Aβ的降解被抑制,表明蛋白Kvβ。2可能是早老痴呆发生发展中的一个功能蛋白。结论 LBP1C-2靶向Kvβ。2的主要活性结构域为1,2-Rha与1,4-GalA交替连接组成的主链核心骨架结构。本研究为深化了解LBP1C-2潜在的抗早老痴呆活性提供了重要线索,为基于枸杞多糖抗早老痴呆靶向性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证据。

    枸杞多糖LyciumbarbarumKvβ.2蛋白活性结构域靶向性研究

    桑叶多糖结构鉴定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邵赛聪李茂婷靳灿王海颖...
    1192-1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明桑叶中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结构基础,为桑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桑叶粗多糖,经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离纯化获得SY02、SY02-3、SY02-3A及SY02-3B等多糖组分,并测定均一多糖的理化性质;联合单糖组成分析、糖残基连接方式分析和核磁分析对桑叶多糖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棕榈酸(Palimitate,PA)诱导INS-1细胞凋亡模型、Caspase3/7活性试剂盒测定桑叶多糖对INS-1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桑叶多糖对INS-1E细胞凋亡关键蛋白Cleaved Caspase 3表达的影响。结果 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桑叶粗多糖SY,经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再由凝胶柱纯化得到SY02-3,再次纯化后得到均一酸性多糖SY02-3A与蛋白多糖SY02-3B,两者分子量分别为3。7×104 Da和1。03×104 Da。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SY02-3A含有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摩尔比分别为23。97∶33。85∶11。73∶5。04∶25。41,得率为0。32%;SY02-3B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与阿拉伯糖组成,其摩尔比19。83∶10。34∶45。42∶9。01∶2。23∶13。17,得率为2。00%;SY02-3B含有14种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生物活性研究表明SY02-3可以保护PA诱导的INS-1E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可能与降低 Caspase 3 活性和下调 cleaved Caspase 3 蛋白表达有关。结论 桑叶中含有酸性肽聚糖(SY02-3A)和蛋白聚糖(SY02-3B)的桑叶多糖SY02-3具有抑制PA诱导的INS-1E细胞凋亡的作用。

    桑叶多糖Caspase3活性cleavedCaspase3INS-1E细胞棕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