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谷氨酸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突触可塑性改变及针刺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王觉刘安国马重兵贾静...
    1771-1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谷氨酸受体(GluR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能够调节病理状态下的GluRs趋于正常,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两种类型的谷氨酸受体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以及针刺对iGluRs和mGluRs表达调节作用的研究文献,以期基于GluRs的表达为针刺调节神经突触可塑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针刺谷氨酸受体突触可塑性调节作用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词典"的针刺效应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王晰柯丽娟李海燕高彤...
    1779-1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针刺RCT文献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和字典"结合的针刺效应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为构建针刺效应知识库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本文比较了基于word2vec、ALBERT和"ALBERT+词典"的向量表示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领域词典的ALBERT-BiLSTM-CRF深度学习模型的命名实体抽取方法。结果 从实体抽取效果来看,"ALBERT-BiLSTM-CRF+词典"的实体识别效果最好,P值92。57%、R值91。42%、F1值91。85%,而ALBERT-BiLSTM-CRF模型的效果稍差一些,P值83。10%、R值81。14%、F1值81。98%,word2vec-BiLSTM-CRF的效果最差,P值81。82%、R值70。76%、F1值75。48%。从实体类别看,精确率最高的前三种实体为针法、刺法、针刺部位,分别为98%、97%、97%,精确率最低的三种实体为配穴对应症状、疾病名称、样本量,分别为50。00%、50。68%、52。43%。结论 "ALBERT-BiLSTM-CRF+词典"模型相比于原始的ALBERT-BiLSTM-CRF模型,精准率P、召回率R和F1值都有明显提高。模型用于针刺效应命名实体识别是有效的。

    BiLSTM-CRF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命名实体识别

    基于星形胶质细胞调控作用探讨安寐丹对睡眠剥夺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纪可刘玲刘福贵谭云霞...
    1786-1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寐丹对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艾司唑仑组(Estazolam组)、安寐丹低剂量组(AMD-L组)、安寐丹高剂量组(AMD-H组),每组10只。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每天20 h,持续21天。以自主活动分析仪记录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运动路程、运动时间评估其自主活动度的变化。ELISA检测大鼠皮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Real-time PCR检测NDRG2、GLT-1、GAD65、GAD67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NDRG2、p-PI3K、p-Akt、GLT-1、GAD65、GAD67 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活动增加,皮质内GABA浓度下降、Glu浓度升高,GLT-1、GAD65、GAD67mRNA 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DRG2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Model组相比,安寐丹能减少大鼠自主活动,提高皮质内GABA浓度,降低Glu浓度(P<0。05),增加GLT-1、GAD65、GAD67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提高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P<0。01),降低NDRG2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安寐丹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影响脑内神经递质GABA、GLU水平,进而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昼夜节律。

    安寐丹睡眠剥夺昼夜节律星形胶质细胞

    金水六君煎通过纠正氧化应激介导的CFTR获得性缺陷改善COPD小鼠气道病变

    张真杨亿然王慧李剑庆...
    1793-1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金水六君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气道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水六君煎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每组12只。采用鼻腔滴注脂多糖(LPS)加烟熏的方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成模后予相应药物灌胃14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小动物肺功能仪测定小鼠每分钟通气量(MV)、呼气峰值流速(PEF)和吸气峰值流速(PIF),HE染色半定量评估肺组织炎症、肺泡间隔厚度和气道管壁厚度,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气道黏液分泌和杯状细胞增生情况。试剂盒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髓过氧化氢酶(MPO)、唾液酸(SA)和尿素(Urea)含量,并计算SA和Urea比值,ELISA法检测BALF中黏蛋白5AC(MUC5AC)含量。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水平,并计算GSH和GSSG比值。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肺组织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CFT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生长状况不佳,在造模期间各个时间点的体重均降低(P<0。01),MV、PEF和PIF指标下降(P<0。01),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泡间隔厚度、气道管壁厚度、气道黏液和杯状细胞均增加(P<0。01),BALF中的SA、SA/Urea、MUC5AC和MPO水平升高(P<0。01),以及Urea水平降低(P<0。01),肺组织中的ROS和GSSG水平升高(P<0。01),以及GSH、GSH/GSSG和GR水平降低(P<0。01)。肺组织中的CFT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COPD小鼠生长状况好转,在造模期间各个时间点的体质量均增加(P<0。05,P<0。01),MV、PEF和PIF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1),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泡间隔厚度、气道管壁厚度、气道黏液和杯状细胞均减少(P<0。01,P<0。05),BALF中的SA、SA/Urea、MUC5AC和MPO水平降低(P<0。01),以及Urea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中的ROS和GSSG水平降低(P<0。01),以及GSH、GSH/GSSG和GR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中的CFT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结论 金水六君煎可通过抗氧化作用纠正CFTR获得性缺陷,以改善COPD气道病变。

    金水六君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液气道病变氧化应激CFTR获得性缺陷N-乙酰半胱氨酸

    温阳解郁颗粒通过大鼠海马cAMP-PKA-CREB和Ras-MAPK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孟霜冯振宇王鑫鑫王旭艳...
    1802-1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温阳解郁颗粒对慢性不可应激性刺激(CUMS)模型大鼠海马组织通过cAMP-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UMS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观察大鼠的抑郁状态;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Raf蛋白激酶-1(Raf-1)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环磷酸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的表达;RT-PCR检测大鼠海马中cAMP、CREB、环磷酸腺苷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大鼠肉瘤(Ras)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温阳解郁颗粒组均能显著增加模型大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旷场行径路程(P<0。05,P<0。01),降低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P<0。05,P<0。01),不同程度地增加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cAMP、p-ERK、Raf-1、CREB、p-CREB、p-CREB/CREB、ERK、MEK的含量(P<0。05,P<0。01),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cAMP、CREB、PKA、BDNF、Ras mRNA的表达(P<0。05,P<0。01),降低海马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 温阳解郁颗粒对CUMS模型大鼠可能通过cAMP、MAPK信号通路共同发挥抗抑郁作用。

    温阳解郁颗粒抑郁症CUMScAMP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

    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神经递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杨铭张文军于德伟赫慧...
    1811-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柴芍乳增胶囊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加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方法,复制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给予柴芍乳增胶囊高、中、低剂量(1。2、0。6、0。3 g·kg-1)。连续28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及行为学指标,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及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血清孕酮(P)、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脱毛、倦怠、反应迟钝、易激怒,自主活动次数减少、蔗糖水偏嗜度降低,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乳头直径增加,乳头高度增大(P<0。01);乳腺小叶增生程度增大(P<0。01)。血清中E2、LH、5-TH、NE、DA、MTL、SP含量升高,P、VIP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芍乳增胶囊各剂量组脱毛、倦怠、反应迟钝、易激怒等症状明显改善,自主活动次数增加、蔗糖水偏嗜度升高(P<0。05或P<0。01);乳头直径和乳头高度明显减少(P<0。05或P<0。01);乳腺小叶增生程度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P、FSH、VIP含量明显升高,E2、LH、5-TH、NE、DA、MTL、SP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柴芍乳增胶囊能缓解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性激素紊乱,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胃肠激素异常,减轻肝郁气滞症状,抑制乳腺增生。

    柴芍乳增胶囊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神经递质胃肠激素

    凤尾草配方颗粒4个成分含量同时测定及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刘燎原余欣彤文珊徐东婷...
    1819-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凤尾草配方颗粒中4个成分,并优化其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以野漆树苷为内标物,建立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unds by single-marker,QAMS)法计算凤尾草配方颗粒中忍冬苷、木犀草素、芹菜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考察其耐用性。采用外标法测定凤尾草配方颗粒中4个成分含量,比较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对凤尾草配方颗粒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优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 7批凤尾草配方颗粒中野漆树苷的含量范围为0。035%-0。056%,忍冬苷、木犀草素、芹菜素的QAMS法含量测定结果范围分别为0。085%-0。167%、0。014%-0。028%、0。004%-0。008%,均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80%乙醇水、料液比1:20、超声提取40 min,平均提取率为24。46 mg·g-1。结论 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可行,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总黄酮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可为凤尾草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凤尾草配方颗粒一测多评法总黄酮提取工艺Box-Behnken实验

    基于风寒表证模型大鼠探究麻黄升浮药性对通宣理肺方药效发挥的影响

    张钦钦曾梦楠曹兵张贝贝...
    1830-1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考察通宣理肺方及通宣理肺方减麻黄对风寒表证模型大鼠呼吸系统、中枢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的作用,探讨麻黄升浮药性对通宣理肺方功效发挥的影响,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照体重均衡原则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M)、对乙酰氨基酚组(Y,0。455 g·kg-1)、麻黄组(MH,2。340 g·kg-1)、通宣理肺方组(TX,4。326 g·kg-1)和通宣理肺方减麻黄组(TX-MH,3。920 g·kg-1),每组10只。除CON组外,其余组均用风扇吹风加寒冷刺激进行造模。造模后,大鼠出现蜷卧或团缩聚卧状态、自发活动减少、弓背耸毛、打喷嚏,体温升高为模型成功。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10 mL·kg-1),CON组和M组大鼠均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4天。观察大鼠的基本状态,并通过氨水诱咳、酚红排泌和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IgE、IL-4、IFN-γ)水平,结合肺部组织病理切片及氧化应激(MDA、SOD及GSH-Px)水平的变化考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通过旷场实验、大鼠睡眠时间和血清中炎症因子(IgE、IFN-γ、IL-4)指标的变化考察对中枢系统的影响;通过胃肠运动及血浆中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T)、胃泌素(GT)变化考察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通过大鼠足趾汗液分泌、大鼠尿量及血清中肌酐(CRE)、尿素氮(BUN)的变化考察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通过大鼠心功能和血清NO变化考察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通宣理肺方能够增加风寒表证大鼠体质量,降低体温;能够兴奋中枢系统,改善呼吸系统,增强泌尿-发汗系统,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作用不明显;通宣理肺方去除麻黄后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系统作用明显减弱,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基本无影响。总体而言,通宣理肺方效果优于通宣理肺方减麻黄,提示升浮药麻黄的去除使通宣理肺方"发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减弱。结论 麻黄的升浮药性对通宣理肺方"发表散寒"和"宣肺止咳"药效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通宣理肺方麻黄升浮大鼠风寒表证

    保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崔方强孟元王悦芬蔡朕...
    1840-1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保肾通络方对于糖尿病肾脏病辨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的80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保肾通络方,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指标MCP-1、TGF-β1、CRP、IL-6、TNF-α,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降低DKD患者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降低DK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CP-1、TGF-β1、CRP、IL-6、TNF-a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保肾通络方可以降低DKD患者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同时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糖尿病肾脏病保肾通络方气阴两虚兼血瘀炎症因子临床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与实验验证苗药抑癌汤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小细胞肺癌增殖的作用机制

    陈珊李波葛正行谭韬...
    1847-1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挖掘并预测苗药抑癌汤(Miao-Yi-Ai-Tang,MYAT)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细胞及动物实验验证其作用机制,为基础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TCMSP数据库获取MYAT有效成分,并结合PubMed、Swiss Target Prediction及Uniprot数据库获取潜在靶点;通过DrugBank、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收集SCLC相关基因,通过Venny 2。1平台获取MYAT和SCLC的交集基因后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运用Cytoscape 3。9。1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预测MYAT治疗SCLC的直接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使用AutoDock 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细胞学实验验证,培养细胞加入MYAT处理并使用qPCR检测β-catenin、AXIN、c-myc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动物实验建立肺癌NCI-H446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MYAT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共获得MYAT有效成分65个,SCLC基因1368个,MYAT与SCLC交集基因260个,富集分析显示与癌症通路、PD-L1/PD-1通路、NF-κB通路、Wnt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其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均<0 kJ·mol-1,说明蛋白可与活性成分自发结合且稳定性较好。细胞实验显示MYAT组β-catenin、c-myc及AXIN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动物实验显示:MYAT能明显抑制肿瘤在体内的生长。结论 苗药抑癌汤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小细胞肺癌增殖。

    苗药抑癌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SCLC)NCI-H446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