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历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

张顺洪

双月刊

1002-011X

sjls@yahoo.cn;sjls03@yahoo.com.cn

010-65275907

100006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

世界历史/Journal World Histor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性刊物。反映世界史研究最新成果,刊登研究论文、史学理论探讨、评述世界史研究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贸易扩展与19世纪前期中西文化交流

    吴义雄
    1-7页

    徐光启的改历主张及其对清代中西文明交流的影响

    韩琦
    8-14页

    明清时期中越文化的交流与融通

    陈国保
    15-23页

    文明交流视域下中日儒学的互鉴

    董灏智
    24-30页

    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古代埃及第六王朝初期州长制度改革

    郭丹彤沈秋婷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六王朝初开创的州长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地方治理模式,促使埃及开始迈向真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在此之前,统治者们为实现这一目标已实施各种治理制度和举措,但第五、六王朝更迭之际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等多重治理困境阻挡了这一目标的进程。在中央层面受阻形势下,第六王朝创建者泰提一世从地方入手,转变原有地方治理模式,创立州长制度以期打破僵局。在治理实践中,州长制度产生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州长作为中央政府在地方管理的代表,为实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提供了政治认同、物质保障以及稳定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州长却因权力过大且缺乏监督机制,成为之后中央政府强化集权统治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对古王国时期创立的州长制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古代专制主义国家进行国家治理的历史机制与内在逻辑。

    古埃及州长中央集权国家治理

    "布匿诚信"与罗马人眼中的外族形象

    王悦
    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马人与外族的对立伴随着对外战争的发生而发展,罗马人在征服战争中不断确认自身和外族的形象。汉尼拔战争是海外战争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外族形象发展的关键时期。外敌形象在罗马人心中深深扎根,"布匿诚信"这一负面俗语的流传体现出罗马人对外族的道德矮化和对自身的形象塑造。迦太基人言而无信、狡黠诡诈的陈词套语揭示出征服者对被征服者形象的绝对支配。同时,"布匿诚信"在具体语境下的灵活用法和微妙内涵折射出罗马人对外族的复杂态度,他们甚至将常归于外族的道德失范引向自身。罗马既以外族为价值观的对立面,又以外族为参照省察自身,自身与他者对立相视和等量齐观是罗马外族观念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罗马人汉尼拔迦太基布匿诚信外族形象

    断裂与延续:西亚历史上的亚兰人及其族群身份的演变

    梅华龙
    5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兰人是西亚地区历史悠久的现存族群之一,起源于公元前二千纪末期。虽然早期亚兰人从未取得政治上的统一,并且在文化元素上与周边其他族群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共有的亚兰族称、古亚兰语言文字以及对主神哈达的推崇,仍使得早期亚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跨区域分布且高于个体部落的族群身份认同。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亚兰语群体的外延和亚兰身份的内涵经历了诸多变迁。除语言外,古今亚兰语群体的其他文化元素都经历了某种看似具有"断裂性"特征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未导致该群体被周边族群完全同化。相反,随着"叙利亚"成为新的地理和群体名称以及各亚兰语基督教会的兴起,亚兰语群体依靠中古亚兰语和新亚兰语诸方言,以及新的族称、宗教传统和古叙利亚字母等文化元素,维系并巩固了其独特的身份认同。在此过程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身份符号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区别。

    亚兰族群身份哈达神叙利亚亚兰语基督教会

    贡道之外:越南阮氏政权"如东公务"的演变及特点

    成思佳
    7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东公务"是越南阮氏政权派遣人、船从海上前往中国执行各类公务的一种统称。由于其始终游离于中越传统贡道之外,遂成为阮氏政权对华交往中区别于"如清"朝贡的一种独特形式与历史存在。自"如东公务"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演变阶段:第一,求封时代(1687-1802),指阮氏集中围绕取得清廷的承认和册封而展开"如东公务"的阶段,属于其发端和起源时期;第二,贸易时代(1809-1851),指阮朝集中围绕本国官方贸易而展开"如东公务"的阶段,属于其兴盛和繁荣时期;第三,图存时代(1863-1883),指阮朝集中围绕本国救亡图存而展开"如东公务"的阶段,是其走向近代和历史终结的时期。整体而言,"如东公务"不仅是对中越宗藩关系的一种超越和补充,亦是当时越南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交往的重要媒介和抓手,尤其是1863年以后,更日益成为阮廷前往中国认识和学习西方、探索本国救亡图存出路的重要途径,为后来越南摆脱殖民统治、找到本国现代化发展道路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中越关系越南阮朝如东公务宗藩关系

    竞争与共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的燕窝贸易博弈

    冯立军
    9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欧洲殖民者、东南亚土著和华商在燕窝贸易中的博弈进行历史考察表明,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殖民者以武力为后盾,利用东南亚土著之间的矛盾攫取或分割了部分燕洞所有权,获得了在燕窝贸易上的较大优势;东南亚土著受到殖民者东来的影响,利益受损,但依据地缘优势和采集技术,仍能在燕窝的对外贸易中获取一部分利权;华商亦受到殖民者的冲击,但通过包税制度、与土著建立起的商贸网络、有效的商业手段和独有的行业专业技术垄断了燕窝贸易的经营,将税收承包和内陆长距离运输合二为一,从而在燕窝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贸易角色由之前作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贸易的纽带,逐渐演变成连接殖民者与土著的中介商。三者之间,彼此争夺,又相互依存,体现出三方在燕窝贸易中竞争与共生的博弈关系。

    东南亚燕窝贸易欧洲殖民者东南亚土著华商

    近代以来西班牙茶文化的兴起和发展

    陈彦喆
    10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的西班牙茶文化史可大致分为萌芽、发展、时兴三个阶段。16-17世纪,西班牙帝国积极开拓亚洲殖民地,西班牙人经由日本、中国、菲律宾等渠道获知不少有关茶的信息,对东方茶俗和茶功效有一定了解,但并未因此产生强烈饮茶兴趣。18-19世纪中期,法国波旁王室取代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入主西班牙,为法国茶文化传入西班牙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期亦有荷兰、瑞典、英国等地茶文化陆续传入西班牙,逐渐有西班牙人以茶作保健或待客之用,但尚未形成风潮。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旨在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卫生运动在西班牙蓬勃展开,不少重要论著介绍茶的功效与作用,日益有西班牙人尤其是富裕阶层人士接受茶为保健饮料。与此同时,西班牙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向君主立宪制,新掌权的西班牙自由派精英推崇资本主义强国如英国、法国的文化风尚,将早已流行于这些国家的饮茶习惯奉为自由、文明、优雅的象征,以茶会客的风潮在西班牙中上流社会兴起。

    西班牙帝国波旁王室茶文化西班牙传教士法国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