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月刊

2096-2630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Journal World Socialism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泽东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

    宋月红周进系章舜粤王怀乐...
    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开辟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正确发展道路;提出"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指明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方向;创造性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根本方针.毛泽东同志为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深厚历史底蕴,丰富了学理基础,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

    毛泽东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阐释

    吴学琴武豹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意味着讲好中国民主故事、构建中国式民主话语体系具有现实可能性.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成了深厚的话语理论根基、锻造了突出的话语表达优势、引发了强烈的民主话语期待,为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夯实了基础.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应将问题域聚焦于民主与选举的关系、党的领导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系、民主与治理的关系,以澄明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与实践的种种迷思.理论主题、基本范畴、价值内核、逻辑主线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结构要素,回答了"建构什么样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基本问题.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应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发展,大力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究,精心凝练核心话语、搭建话语框架,不断提升话语国际传播效能.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开创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维解读

    许恒兵许迪
    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高度,着眼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 自然关系思想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生态问题,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包括生命共同体论、绿色发展论、生态文明论、环境治理论等在内的生态文明思想科学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科学阐明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系统论证生态与文明的内在联系,全面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有效方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与 自然关系思想新境界,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与自然关系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关于苏联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鲜明特质与价值意蕴

    李华锋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苏联的重要论述明确了苏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与影响,深入阐述了苏联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影响,高度评价了中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互助与合作,深刻分析了苏联亡党亡国的多重原因.这些重要论述在方法论上具有坚持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坚持继承发展和有机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以史为鉴的鲜明特质.系统学习习近平关于苏联的重要论述,有助于增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与行动自觉,有助于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有助于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助于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史基础上坚定"四个自信",有助于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苏联苏联共产党世界社会主义中苏关系

    从列宁到当代:左翼民粹主义的动态界定与接续批判

    包大为潘鑫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话语的共性和差异使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之间始终存在一种张力.列宁以唯物史观还原和解构俄国民粹派的"人民"概念,在成功争取俄国社会的革命生力军的同时,也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批驳民粹主义的思想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实践之外对新的理论源头的探求,民粹主义遂成为西方激进左翼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其中拉克劳和墨菲的左翼民粹主义影响最为深远.以列宁为镜审视拉克劳和墨菲的左翼民粹主义,既能透视其在"告别列宁"后的理论失效和失落,亦能启发在"回归列宁"中勘定真正革命主体的尝试.

    拉克劳列宁主义左翼民粹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人民

    美国右翼民粹主义运动的本质、危害与破解之道

    陈筠淘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右翼民粹主义在美国的兴起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一运动虽表现为主流白人与少数族裔之间的文化冲突和身份对立,但实质上是深受资本主义戕害的中下层白人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支配下所开展的经济抗争和阶级博弈.然而从实践后果来看,右翼民粹主义运动不仅没有真正实现中下层白人的利益诉求,反而在客观上巩固和强化了金融资本的统治力量.只有重新回归以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路径,才能将社会运动引向正确方向,从而推动新的社会变革.

    美国白人身份政治右翼民粹主义马克思主义阶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探究——兼议苏联解体的经济因素

    李义男
    6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存在这样一种认识:苏联解体前,人民生活水平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且长期未有明显提高,这导致苏共丧失了人民的支持,进而引起苏联解体.然而,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改善,到80年代中期即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人均食品消费水平和近半数种类的耐用商品普及率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享受的福利则远高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尽管维持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但生活水平因素与苏联解体不存在直接关联.苏联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是在其解体进程开始之后才出现的.

    苏联解体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戈尔巴乔夫改革社会福利

    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执政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杨荣刚
    8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队伍建设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关键问题.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领导俄国执政党建设实践中对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作了诸多论述:"把共产主义理解为 自己的事业""夺取政权并学会利用政权""讲求实际和求实精神""善于同最广大劳动群众打成一片""善于用别人的手来建设经济".在此基础上,列宁还围绕如何选拔干部、培养干部、监督干部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见性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列宁关于执政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思想与实践经验,对新时代中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列宁执政党干部队伍建设干部监督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样态、来源、治理

    王永华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空间是形塑人们思想言论的重要场域,也是意识形态风险的放大镜、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新时代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必须以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问题为导向,推进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现代化,做到准确识别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样态、科学定位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来源、积极创新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现代化

    学术殖民、知识霸权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李启咏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控制和传播学术是西方统治精英占领知识分子和民众大脑、实施对外思想文化征服的重要武器.西方学术殖民通过理论操纵、教育操纵、舆论操纵、语言操纵、组织操纵等方式,将其学术话语和战略意图传播到全球,形成以"西方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系统性知识霸权,不仅深度控制全球学术系统,还对政府行为和公众认知产生重要影响.认识、清理、抵御、防范、瓦解西方学术殖民和知识霸权,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学术殖民知识霸权话语权自主知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