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竹藤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世界竹藤通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李玉敏

双月刊

1672-0431

zhangxp@caf.ac.cn

010-62889747

100091

北京市万寿山后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世界竹藤通讯/Journal World Bamboo and Rattan
查看更多>>本刊为满足国内外竹藤产业对竹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求,搜集、整理、交流国内外竹藤和林业、经济和信息,为竹藤类种植业、产业开发和科技服务,推动竹藤产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杂细胞含量对竹溶解浆烧碱-蒽醌蒸煮及ECF漂白的影响

    王君玫廖强阮基灿李鸣...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 年生毛竹为原料,利用预水解硫酸盐法和磨浆处理分离得到中空杂细胞微胶囊和竹原纤维粗浆,通过控制二者的不同质量比研究杂细胞含量对竹溶解浆烧碱-蒽醌蒸煮和ECF漂白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碱-蒽醌蒸煮过程中,随着杂细胞含量的增加,烧碱-蒽醌蒸煮后的竹浆得率、α-纤维素、卡伯值、残碱量和特性粘度显著降低,而其灰分、铁含量和白度随杂细胞含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在ECF漂白过程中,随着杂细胞含量的增加,竹溶解浆的得率、抗碱性和特性粘度显著降低,而其铁含量、S10和S18显著升高,其白度、灰分和二氯甲烷抽出物随着杂细胞含量的升高变化不明显,基本达到竹溶解浆行业标准要求.综合分析,杂细胞对烧碱-蒽醌蒸煮工艺的影响大于对ECF漂白工艺的影响.杂细胞含量越低,竹溶解浆的均匀性和品质越高.综合考虑认为,杂细胞含量低于10%的竹溶解浆适合用于粘胶纤维生产,而通过螯合剂去除铁离子和去除低分子量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是生产Lyocell纤维用竹溶解浆的关键.

    毛竹杂细胞溶解浆烧碱-蒽醌蒸煮ECF漂白

    竹基碳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优势

    查晓燕周心乙卢芸付宗营...
    12-1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储能装置备受关注,传统电极材料大多存在对环境有害、电荷储备性能较差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充放电、绿色、环保友好的电极材料迫在眉睫.研究选取木质炭、菊花炭、钢炭(碳化炉烧)、竹炭和钢炭(土窑烧)5 种木、竹基碳材料,制备成木竹基电极,测试他们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竹炭制成的竹基电极面积比电容可达 2 432 mF/cm2,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相比其他材料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木竹基电极材料.

    电极木材竹材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

    筇竹钾离子通道QtSKOR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玥琪赵小艳芮蕊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SKOR家族在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钾离子运输中发挥的作用,利用克隆技术从筇竹的幼苗中克隆出SKOR基因并命名为QtSKOR2,随后对其理化性质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QtSKOR2 基因全长为2 334 bp,开放阅读框为2 139 bp,编码712 个氨基酸.同时,QtSKOR2 蛋白有6个跨膜结构域,且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同源相似性最高,为 90.46%.聚类分析表明,QtSKOR2 蛋白与短花稻(Oryza brachyantha)的亲缘关系最近.QtSKOR2 基因在筇竹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依次为根>笋>叶>茎.在50 mmol/L KCl胁迫处理下,QtSKOR2 基因在筇竹根部表达量最高,且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在25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QtSKOR2 基因在筇竹叶片中表达量最高,且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盐胁迫下QtSKOR2 基因在筇竹钾离子运输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筇竹钾离子通道QtSKOR2基因基因克隆基因表达盐胁迫

    林窗大小对滨海沙地3种竹子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张迎辉张佳琳张盟赖鋆英...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沿海沙地木麻黄人工林不同林窗大小下竹类植物的光合适应能力,以福建省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滨海沙地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实肚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f.farcata)和绿竹(Bambusa oldhami)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不同林冠环境(大林窗、中林窗、林下)条件下 3 个竹种的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SⅡ的潜在活性(Fv/F0)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林冠环境对竹类植物的光合可塑性有显著影响,表现出种间差异性.3 个竹种的Fv/Fm均随林冠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小.矢竹的Y、ETR值在中林窗和林下较高,实肚竹在中林窗环境中较高,绿竹在大林窗和中林窗中较高.在林下弱光环境中,矢竹的光合电子传递和热耗散能力并未显著减弱,其Fv/Fm、Y及ETR值在林下环境均显著高于实肚竹和绿竹.实肚竹和绿竹光合电子传递的光能在林下弱光环境中受到了较为显著的影响.矢竹具有较强的弱光适应性,其光合效率和热耗散能力在不同光照强度的林冠环境中保持较高水平,而绿竹和实肚竹在林下弱光环境中的适应性相对较弱.本研究可为沿海防护林林下竹类植物引种及其光合适应性策略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林窗滨海沙地矢竹实肚竹绿竹叶绿素荧光特性光合可塑性福建

    硅肥施用量对筇竹笋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孙建业董文渊钟欢段继霞...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筇竹笋为对象,设置4 个硅肥施用量处理:0(对照)、60、180 和 540 kg/hm2,研究不同硅肥施用量对筇竹笋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肥施用量为60 kg/hm2 时筇竹笋的质量及高度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9.21%、11.32%;筇竹笋可溶性糖含量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淀粉含量在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质含量则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筇竹笋和笋箨中的有机碳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全氮、全磷和全硅含量在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当硅肥施用量为180 kg/hm2 时,筇竹笋和笋箨中的全氮、全磷及笋箨中全硅含量最高.总体上,当硅肥施用量为60 kg/hm2 时,筇竹笋的形态特征最佳,当硅肥施用量为180 kg/hm2 时,最有利于筇竹笋营养成分的积累和对养分的吸收.研究结果可为筇竹林合理施用硅肥提供理论参考.

    筇竹硅肥笋形态营养成分养分吸收

    勃氏甜龙竹在广西钦州市引种适应性及出笋特性

    余小红刘佳哲赖崇健陆节婷...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钦州市 3 年生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位(下坡、中坡、上坡)对勃氏甜龙竹生长及发笋成竹的影响.结果表明:3 年生勃氏甜龙竹平均丛株数为 8.72 株/丛,不同坡位之间竹子丛株数差异显著(P<0.05),其中下坡显著高于上坡,下坡与中坡及中坡与上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竹林平均胸径为5.47 cm,不同坡位之间立竹胸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下坡与中坡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上坡;不同坡位对发笋数、发笋率、成竹数、成竹率、退笋数和退笋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分析丛株数和立竹胸径的变异系数发现,勃氏甜龙竹丛株数的变异受其自身遗传特性的影响较大,而不同立地条件对胸径变异的影响较大,且丛株数的变异系数(52.15%)远大于胸径的变异系数(27.02%).

    勃氏甜龙竹引种适应性坡位出笋特性广西钦州

    富硒菌棒配方对广东秋冬季栽培棘托竹荪生长的影响

    陈新宇王裕霞张卫华廖焕琴...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广东地区竹荪的周年生产,以棘托竹荪为研究对象,以传统菌棒制作配方为对照(处理1),探讨改良配方(处理2)以及在改良配方中加入不同量的硒元素(0.5 mg/kg,处理 3;1.0 mg/kg,处理4;2.0 mg/kg,处理5)对广东秋冬季栽培的竹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改良配方中除处理2外,处理3、4、5 的菌丝生长速度均快于传统配方(处理 1),且菌丝颜色更洁白、均匀度较好,长势评分较高;2)改良配方的竹荪蛋数量、产量、生物转化率均高于传统配方,其中处理 4、处理 5 竹荪蛋数量分别为7.56 个/棒、7.53 个/棒,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处理 4、处理 5 的竹荪蛋硒元素含量分别为1.5 mg/kg、2.08 mg/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 4 的竹荪蛋蛋白质含量、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3.38 g/100g、22.21 g/100g;4)处理4 竹荪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处理5 的竹荪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广东地区竹荪秋冬季节栽培提供参考.

    棘托竹荪菌棒配方秋冬季栽培广东

    储存时间对闽笋干复水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李文慧姚进明章金梅张万佳...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建永安的闽笋干为试材,在相同的复水工艺条件下,研究不同储存时间(0~12 个月)对闽笋干含水量、复水比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闽笋干的复水比逐渐降低,水分含量逐渐增加;储存12 个月的闽笋干的复水比较未进行储藏的闽笋干的复水比降低23.05%,其水分含量提高25.80%,但储存时间为4 个月的闽笋干复水后的感官品质最佳.可见,储存时间对闽笋干的复水比、含水量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以为闽笋干科学储存及高值化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闽笋干储存时间复水性能感官品质福建

    适应中国南北方气候差异的圆竹结构建筑分析

    黄彪向俊柯靳永志江泽慧...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材是一种绿色、低碳、易再生、可降解、强度高、韧性好的优质天然材料,推动圆竹材在建筑、桥梁、景观中的应用对于有效减少工程建设中的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圆竹建筑在中国南方、北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扩大圆竹建筑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提供参考.圆竹材的应用应根据应用场景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加工工艺和防护处理措施.在南方地区,应提高圆竹材防霉、防虫处理工艺标准和设计要求;在北方地区,应对圆竹材防裂处理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将圆竹材与其他材料结合,并运用现代技术,不仅可提高竹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拓宽竹材在建筑、交通、景观小品、家居家具等领域的应用.

    圆竹结构建筑气候差异防护措施结构耐久性

    "以竹代塑"背景下竹编地域特征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基于浙江竹编非遗项目的考察

    孙巍巍邢玉婷李德君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目前存在着产品种类保守、创新不足、对年轻消费人群吸引力不够以及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在"以竹代塑"的背景下,竹编文创制品越来越受到传统手工艺人和专家学者的关注.文章分析了传统竹编所具有的文化传承、经济实用和人文关怀等功能价值,考察了浙江东阳竹编和嵊州竹编的地域性特征,并从现代设计视角出发,将东阳竹编的立体性特征和嵊州竹编的花式编织图案等地域性特征因素应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从而弥补了现代竹编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乏力问题,为竹编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以竹代塑"提供了更多应用场景.

    东阳竹编嵊州竹编文创设计以竹代塑地域性特征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