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路志正

月刊

1673-6613

sjzxyjh@126.com

010-6482225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医学类科技期刊(月刊,CN11-5511/R,ISSN1673-6673),本刊遵循“以中为本、西为中用”的原则,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开设专家论坛、名医经验、医史文献、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研究、药物研究、思路与方法、综述等栏目,充分展示国内外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为继承和宣扬中医药学,提高中医药学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贡献。本刊以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令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的影响

    袁一孟郑戈
    817-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IgA肾病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和甲泼尼龙片等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 h 尿蛋白(24 hours urine pro-tein,TUP)]和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水平,炎性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 17(Interleukin 17,IL17)、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水平、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44/47)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3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24 h TUP和LDL-C、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ALB、GFR和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UN、SCr、24 h TUP和LDL-C、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GFR、H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GF-β1、IL-17、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TGF-β1、IL-17、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免疫指标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7,P=0.432).结论 在他克莫司和甲泼尼龙片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IgA肾病有助于改善肾功能、血脂指标,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百令胶囊他克莫司甲泼尼龙片免疫球蛋白A肾病炎症因子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牛冰玉魏薇王慧芬王倩倩...
    822-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with diarrhea,IBS-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nterleukin,IL-6)(Interleukin,IL-8)(Interleukin,IL-10)、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变化并探究IBS-D中医证型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纳入IBS-D患者42例,健康志愿者20例,根据诊断标准IBS-D组中肝气乘脾证9例,脾胃虚弱证8例,脾肾阳虚证5例,大肠湿热证20例,进一步可分为非湿热证22例,湿热证20例,共同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和血清样本的采集,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IBS-D组血清中IL-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D组血清中IL-6、IL-8、IL-10、IFN-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血清IL-8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肝气乘脾证患者血清IL-8水平较脾胃虚弱证患者显著增高(P<0.01),大肠湿热证患者血清IL-8水平较脾胃虚弱证患者显著增高(P<0.01).湿热证、非湿热证、HC组间血清IL-8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湿热证患者血清IL-8水平较非湿热证患者增高(P<0.05).湿热证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较非湿热证患者有升高趋势,IL-10水平较非湿热证患者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湿热证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HC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IBS-D患者的低度炎症状态可能与血清中抑炎因子水平降低和促炎因子水平升高有关;IBS-D不同中医证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存在差异,湿热可能与IBS-D低度炎症状态和免疫激活有关.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炎症因子证型

    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史利斌于倩葛小栋王艳...
    827-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结肠癌术后患者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以2周为1个周期,12个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h17和Th17/Treg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Treg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h17和Th17/Treg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re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9.69%(49/64)明显高于对照组53.22%(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31%(61/64)明显高于对照组88.71(5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4%(7/64)明显低于对照组24.19%(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君子汤加味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减少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六君子汤加味结肠癌化疗胃肠功能Th17/Treg细胞平衡免疫功能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辨证治疗机理

    吴永青宁博葛腾赵明君...
    832-834,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一种复杂的冠状动脉疾病,与心脏微循环病变相关,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的范畴.文中基于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CSF的认识,对CSF的病机进行探讨,认为脉络空虚、心络失养是CSF发病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络脉痹阻是CSF发病的病理关键.故治疗上以"络虚通补"为原则,以"补虚、畅络、祛瘀、化痰"为基本治法.以期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冠状动脉慢血流络病理论中医病机辨证治疗

    基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理论辨证论治特应性皮炎

    马婉婷王清滢崔晗宋艳丽...
    835-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常伴慢性湿疹,瘙痒剧烈,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的身心疾病.文中基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中医理论为切入点,从心为火脏、心为血之主、心为神之居这三个方面探讨AD的病因病机,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导致心火上炎、心血失养、心神失调,从而引起或加重AD相关症状、睡眠障碍等异常精神状态.基于此,AD从心论治,基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提出清心泻火、培土济水,养血活血、疏肝健脾,镇心安神、重镇止痒等治则治法,身心同治,多脏同调,形神兼顾,并举医案一隅,以期为中医药治疗AD拓宽思路.

    特应性皮炎从心论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肺气阳藏象论并治

    黄飞姜旻李建峰毕伟博...
    840-84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肺藏象理论,提出肺阳明藏象假说,阐明肺气阳藏象理论,分别加以论证.基于以上假说,提出肺属气阳论治原则、肺属气阳论方药特征与伤气损肺之诫.基于肺阳明藏象论,再辨肺阳明、太阴属性,辨析并立论肺阳明藏象论,阐释肺气阳藏象理论下的肺体、气机运行大势、肺阳明藏象与逆热之候,并提出清热降气为肺气阳藏象理论下的治肺之法.

    藏象阳明清热降气

    中药调节自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郭子月相宏杰
    84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是胃癌转化的关键节点,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对于胃癌的预防,胃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措施,而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经验丰富,辨证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较好的疗效.现从细胞自噬角度切入,发现中药通过调控自噬以减轻炎症反应、修复损伤胃黏膜、调控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调节癌基因表达,阻断PLGC发展过程更具优势.现将近几年中药调控自噬干预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整理,明确自噬在CAG癌前病变发生发展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从中药复方及单药调控自噬在CAG"炎-癌"转化中的作用以及自噬与中医微观机制方面归纳分析,以期为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提供参考.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自噬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民日报》报社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