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药效团和分子对接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介导的减毒机制

    米硕韩舒刘凯洋包丽媛...
    1645-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药效团、分子对接及实时反转录PCR(RT-PCR)方法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 1(TRPV1)介导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4.0 软件构建基于TRPV1 激动剂分子共同特征的TRPV1 激活药效团,虚拟筛选出草乌中的潜在活性成分;对草乌成分及诃子制草乌中引入的诃子成分进行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研究;根据结果选出代表性成分,采用实时反转录PCR验证是否可促进心肌细胞中TRPV1 mRNA表达.结果:药效团共筛选出草乌中包括毒性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在内的 13 个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这 13 个成分及诃子制草乌引入的诃子成分均有潜力与TRPV1 结合.RT-PCR实验中没食子酸和新乌头碱在浓度≥25 μmol/L时,均可明显促进大鼠H9c2 心肌细胞中TRPV1 mRNA表达的增加,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表达量增加,新乌头碱促进TRPV1 mR-NA表达的作用更强.药效团、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诃子和草乌中均含有多种具备TRPV1 激活潜力的成分.结论:实验证明新乌头碱、没食子酸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TRPV1 通道,可作为TRPV1 的激动剂.根据结果推测,诃子可能会通过拮抗草乌中的活性成分与TRPV1 的结合,从而降低草乌通过TRPV1 介导的毒性;也可能是诃子制草乌在引入没食子酸等诃子成分后,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TRPV1 通道快速脱敏从而实现减毒.

    药效团分子对接新乌头碱没食子酸诃子制草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H9c2心肌细胞炮制减毒原理

    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处方工艺研究

    龙凯花张红王春柳刘洋...
    1653-1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的处方,为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泊洛沙姆 188(P188)和泊洛沙姆407(P407)为凝胶基质,采用凝胶基质的质量分数为考察因素,凝胶温度为考察指标,通过二项式拟合分析得到方程,并建立胶凝温度与 2 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的处方,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结果:凝胶温度与考察因素存在可信定量关系,且二项式拟合方程置信度高.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的最佳处方为 20.00%泊洛沙姆 407 和 5.00%泊洛沙姆 188;凝胶温度为(33.8±0.2)℃,处方制备重复性高.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穿心莲内酯纳米乳原位凝胶的处方优化,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优化的制备方法稳定,胶凝温度适宜,可为穿心莲内酯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穿心莲内酯纳米乳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原位凝胶经皮给药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

    江西特产中药茶芎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黄敏叶先文张金莲邓亚羚...
    1657-1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芎是江西特色品种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传统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茶芎主要含有苯酞类、有机酚酸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形成、促进血管扩张等活性.现对历代本草、医书中茶芎的资料进行考证,从茶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几方面对茶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亲缘性及其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入血成分等方面,对茶芎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茶芎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茶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

    响应面法优化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提取工艺

    霍达张竞男马微张善林...
    1667-1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热水浸提法提取内蒙古肉苁蓉多糖的最优条件.方法:选取热水浸提法提取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把内蒙古肉苁蓉作为原材料,以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找到最优单因素条件,再将单因素实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对内蒙古肉苁蓉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最优条件是:液料比为45∶1(mL∶g)、热水浸提温度为 100℃,时间为 130 min、乙醇醇沉浓度为 100%.在此条件下,内蒙古肉苁蓉的多糖提取率为11.207%,与响应面法预测值 11.609%非常接近.结论:通过实验证明采用响应面法对内蒙古肉苁蓉多糖提取工艺得到的优化条件合理可靠,可为下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内蒙古肉苁蓉热水浸提法多糖提取率响应面法液料比温度时间醇沉浓度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剂量肾上腺素血瘀证模型的作用机制

    胡广杨会珍张国瑗李瑛...
    1672-1678,1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构建大鼠慢性血瘀证模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关键代谢物.方法:连续皮下注射不同剂量肾上腺素构建慢性血瘀模型,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等指标进行模型判断,通过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RPLC-MS)与亲水作用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HILIC-MS)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研究给药前后模型内源性代谢物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肾上腺素组大鼠全血黏度在不同切变率下均显著升高,凝血四项检测中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升高,体质量显著性下降,代谢组实验结果显示正常组与高中剂量肾上腺素组之间区分明显,其分离趋势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在RPLC-MS模式下发现了葡萄糖、乙酰辅酶A、二十碳五烯酸等代谢物,同时在HILIC-MS模式下发现了牛磺酸、油酸等代谢物,2 种检测模式下共发现了与气滞血瘀模型发病机制及演化过程相关的28 个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会导致慢性血瘀证的发生,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其造模程度也随着变化.根据机体内与给药剂量呈一定相关性的代谢变化来看,慢性血瘀证的作用机制及其演化过程可能与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胆酸代谢、肉碱代谢、酪氨酸及色氨酸代谢等代谢相关.

    液质联用代谢组学肾上腺素慢性血瘀证生物标志物血小板聚集能量代谢色氨酸代谢

    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内化作用的影响

    程汝珍王凯孙伟明徐家淳...
    1679-1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快速老化小鼠亚系 8(SAMP8)小鼠谷氨酸受体2(GluR2)内化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共沉淀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膜GluR2 相对表达量,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各蛋白间相互结合情况.结果:经益肾化浊方干预后,SAMP8 小鼠突触后膜GluR2 含量较前增多,降低了谷氨酸受体2L-丝氨酸(GluR2 Ser880)蛋白水平,提高了AMPA受体结合蛋白(ABP)、谷氨酸受体结合蛋白(GRIP)水平,同时促进了GluR2-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NSF)结合,抑制了GluR2-转接蛋白复合物(AP2)结合.结论:益肾化浊方可抑制SAMP8 小鼠AMPA受体GluR2 内化作用,该作用与减轻GluR2 磷酸化和上调内化抑制蛋白GRIP、ABP的表达,促进GluR2-NSF的结合,减少GluR2-AP2 的结合有关.

    益肾化浊方阿尔茨海默病AMPA受体谷氨酸受体2内化快速老化小鼠亚系8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防治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体内外作用研究

    徐英莉耿子涵于春江赵宏伟...
    1684-1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柯萨奇病毒A16 株(Cox A16)体内外感染模型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 3 日龄BALB/c乳鼠腹腔注射Cox A16,构建 BALB/c 乳鼠手足口病模型,设计了大、中、小 3 个剂量分别为 62 mL/(kg·d)、31 mL/(kg·d)、15.5 mL/(kg·d),进行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评价.预防性给药实验中,观察记录乳鼠感染程度,存活天数,计算死亡率、生命延长率.治疗性给药实验中,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后肢肌肉病毒载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后肢肌肉组织、脑组织病理病变情况.体外实验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其对Cox A16、Cox B4、Cox B5 病毒的抑制作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ox A16 体外病毒载量.结果: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高、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性延长存活天数(P<0.01 或P<0.05),高、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和临床感染评分(P<0.01).中、小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后肢肌肉病毒载量(P<0.01 或P<0.05).大、中显著改善后肢肌肉病理学改变及病理学评分(P<0.01 或P<0.05),中剂量组显著改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病理学评分(P<0.05).体外实验表明,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肠道病毒Cox B5 株、Cox A16 株、Cox B4 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肠道病毒COX A16 感染BALB/c乳鼠模型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发挥作用.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16株乳鼠模型抗病毒药效作用预防性给药治疗性给药

    基于脑肾相济理论异病同治论治常见脑髓病

    谢金颖伍大华李映辰
    1689-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髓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对患者的生命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恶劣影响.本文通过对脑肾相济理论进行阐述,认为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二者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故"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是脑髓病的重要病机,"填肾精,益脑髓"是治疗脑髓病的基本方法.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三者同属于脑髓病范畴,脑肾相济理论是临床论治脑髓病的常用理论基础,从脑与肾的生理功能与联系出发,认为脑肾相济是精神充沛、情感智能、行为活动的基础.从病理角度出发,认为补肾祛瘀是治疗脑髓病的基本治法.本文基于脑肾相济理论从脑与肾的生理功能,二者间紧密的联系出发,探析脑髓病的病理基础,通过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具有相同的病机角度,异病同治不同脑髓病,为临床治疗脑髓病提供具有基础、统一、一致的方法,并将典型医案进行分享.

    脑髓病脑肾相济填精益髓异病同治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

    基于"通督调任"理论挖掘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思路

    汪露郑祖艳
    1693-1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是脑部供血功能障碍引起脑功能损伤的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后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小便无意识流出为显著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寿命.临床常利用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因此,通过挖掘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的经络循行和生理功能,与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发生机制研究、中医先贤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比较和借鉴,阐述畅通督脉,约束带脉治疗该病的理论基础.为探究其诊疗思路,检索并收集相关文献,发现针刺和艾灸在调畅任督二脉上有独特优势,并且发现其可能发挥补虚泄实、升提固脱、温阳化气的功效.同时,从局部选穴、远端选穴、辨证选穴3 方面研究治疗该病的针灸疗法选穴特征,并分别从针刺和艾灸 2 种方法探究其临床应用特征,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提供理论依据,为任督二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督脉任脉通督调任脑卒中后尿失禁针刺艾灸中医思路

    基于"心寄窍于耳"论治针刺治疗突发性聋

    张佳佳王新茹石安妮张重阳...
    1698-1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寄窍于耳"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指心可统领耳窍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突发性聋属于中医"暴聋"范畴,中医多从肝肾论治本病,对从心论治本病关注度不足.现以"心寄窍于耳"理论为基点,分析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的病因病机的联系,即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导致的瘀血阻窍是突发性聋发病的关键环节,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是影响突发性聋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刺治疗可通过循经取穴、近部取穴以畅通血脉,恢复"心主血脉"之功,通过循经取穴以调心神,头部取穴以调脑神,辨证选穴以调五脏神,恢复"心主神志"之能,心之生理功能复常,从而听觉功能亦可恢复.

    心寄窍于耳针刺突发性聋从心论治治疗思路心主血脉心主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