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胸痹中医古籍证据的评价、推荐及辨证规律研究

    张磊张华敏孙敏佟琳...
    2441-2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的古方进行收集、筛选,应用《中医古籍防治证据评价分级量表》(胸痹)进行评价与分级,用拟定的推荐标准进行证据推荐.结果:最终纳入155条治疗胸痹的中医古籍证据,其中31条证据被评价为高等级证据,65条证据被评为中等级证据,59条证据被评为低等级证据.遵循"以方测证"思维方法,可得胸痹的证型为寒凝心脉(34.19%)、气滞心脉(23.87%)、瘀血痹阻(16.13%)、痰浊凝滞(9.68%)、心阳不足(5.81%)、心气不足(4.52%)、心阴亏虚(3.87%)及心阳痹阻(1.94%).源自《金匮要略》的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苏合香丸、失笑散,《正体类要》的归脾汤8条古籍证据进行强推荐,乌头赤石脂丸、丹参饮、血府逐瘀汤、橘枳姜汤4条古籍证据进行弱推荐,其他古籍证据暂不推荐.结论:《金匮要略》是治疗胸痹的经典古籍,具有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化痰法和活血法是治疗胸痹的基本治法,瓜蒌薤白三方、血府逐瘀汤等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方剂.

    胸痹冠心病中医古籍证据循证评价证据推荐评价量表辨证规律

    当归芍药散古今源流及临床应用机制

    李鸿黎柳黄秋晴杨诗尧...
    2448-2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梳理有关当归芍药散的古今文献,了解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和临床应用概况,为当归芍药散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为关键词搜索有关条目及古代书籍,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及PubMed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总结出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与临床研究.结果:古代文献最终纳入111条目,共50部医籍,当归芍药散首载于《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基原、剂量、煎服方法大致延续了仲景书中的记载,书中并未记载当归芍药散的炮制方法、服药反应及禁忌证,但是后世医家及学者对当归芍药散的单个药物进行了考证和探讨,处方配伍比例当为3∶16∶8∶4∶4∶8,方中药物为生品,主治腹痛;现代文献纳入38篇文献,该方具有镇痛抗炎、调节激素水平、降低血脂程度、改善血流状态、提高免疫的功用,主要用于慢性盆腔炎、痛经、黄褐斑、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结论:当归芍药散的组成、基原、剂量、煎煮及服用方法基本上与《金匮要略》保持一致,该方主要适用证型有5型,疾病有10余种.临床治疗上,探究其临床应用机制,扩宽了当归芍药散的应用范围,为经方当归芍药散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文献研究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理论源流组方应用张机

    《神农本草经》"血痹四药"及其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陈文康邹和德赵家有
    2455-2458,2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地黄"逐血痹",芍药"除血痹",吴茱萸"除湿血痹",厚朴主"气血痹".血痹之病,病在血分,病机为痹,本质为不通.本文以"血痹"为视角解析上述4味治疗血痹的药物(简称"血痹四药"),并梳理其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发现干地黄凉血逐瘀通痹,可治内伤久病血痹、妇产血痹及外伤所致血痹;白芍破阴调营通痹,除营分邪气,可治疗营气、营阴痹结所致血痹;吴茱萸散寒除湿通痹,可治肝家寒凝湿滞所致湿血痹;厚朴燮理阳明气血,可治阳明气血痹.秉承医药圆融理念,本文深化对"血痹"认识,拓展《神农本草经》"血痹四药"的实践价值及临床应用,以期持续丰富因痹致痿病机及通痹治痿法方药和理论内涵.

    血痹干地黄白芍吴茱萸厚朴《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学术探讨

    中医学营卫辨证模型的内涵与逻辑管窥

    孙萌叶放
    2459-2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黄帝内经》寓有多重理论模型,后世医家对此各抒己见,逐渐形成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理论模型.这些理论模型虽视角不同,探讨的病机内涵各异,但本质上却是针对相同或相似的病理状态做出的规律总结.基于"气一元论",将营卫看作人体的一个整体,试图构建营卫辨证模型,进而揭示营卫理论与气血津液理论、五脏理论、六经理论之间的关系.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均可以营卫理论模型概之,营卫辨证模型能够为中医辨证体系的完善提供范式.

    营卫理论辨证模型五脏气血津液六经内涵

    从伏毒理论论治前列腺癌

    唐益文蔡煜阳王雄程鹏伃...
    2464-2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理论,认为伏毒具有伏时不变、发时始显的特点.从病因病机来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以是内外伏毒潜藏于人体,正气耗损,湿、痰、瘀等病理产物产生,复合为毒,骤起发病.此外,前列腺癌的致病特点、疾病特性均与伏毒隐伏、缠绵、暗耗、暴匿、杂合、多变的演变特征十分契合.治疗时应注重把握时机,分期论治辨标本,明确患者病情分期与伏毒性质,辨明外感伏毒与内生伏毒区别;同时中西联用、增效减毒,五脏同治、身心共调.

    伏毒前列腺癌病因病机致病特点扶正祛毒中西联用五脏同治

    1 034例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聂赛美彭平张辰浩苏春燕...
    2468-2472,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2023年春季望京地区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感染科1 034例甲型流感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等进行频数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炼甲型流感的中医证候要素;运用聚类方法总结甲型流感主要中医证型及分布规律.结果:1 034例患者男539例,女495例,男女之比为1.09:1;患者平均年龄(32.62±12.95)岁,14~44岁患者878例(84.91%),≥45岁患者156例(15.09%),2组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排名前5位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全身肌肉酸痛、头痛;舌象以舌质红、苔薄黄、苔薄白腻为主;脉象以脉浮数、脉数为主;14~44岁组发热程度高于≥4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通过因子分析明确病性涉及热、外风、湿、痰等病理因素,病位在卫表和肺,与脾和少阳有关;聚类分析提炼出3类证候分别为风热犯卫证(40.62%)、热毒袭肺证(35.98%)、表寒里热证(23.40%).结论:2023年春季望京地区甲型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以风热犯卫为主,病性总体以实为主,病位在卫表和肺,本研究结论可为今后流感中医诊治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甲型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证型分布数据挖掘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顾性分析风热犯卫证

    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

    郝同周波刘娴程正果...
    2473-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观察应用清肝解郁优化方干预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前后的头痛变化情况;对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用药前后、非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免疫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细胞-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分析,探究3组免疫炎症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应用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后的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天数及总持续时间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报告结局评价(PRO)量表中的头痛情况、躯体症状、精神心理状态、功能状态及PRO总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郁化热证诊断量表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血清IL-1β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比较,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血清IL-6、TNF-α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清肝解郁方能够有效缓解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病情,改善肝郁化热证患者的相关症状;肝郁化热证偏头痛患者可能存在免疫炎症相关指标的异常.

    清肝解郁优化方肝郁化热证偏头痛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细胞-6肿瘤坏死因子-α

    王麟鹏教授"逐邪通络"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袁芳王少松张帆张雪...
    2479-2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王麟鹏教授运用"逐邪通络"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学术思想.王麟鹏教授通过总结前人经验,提出"逐邪通络"针刺法,分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强调应根据邪气的致病特点、发作分期、正邪盛衰确定不同的针刺方案,提出局部取穴应用经络辨证为主;主张疼痛发作期以祛邪为要,缓解期主张扶正与祛邪兼而有之,重视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慎用扳机点的治疗理念,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王麟鹏三叉神经痛逐邪名医经验取穴针刺操作扳机点调神

    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慢性肾衰经验

    刘甜甜高彦彬王莺洁邢俊艳...
    2484-2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衰是各类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病机错综复杂,中医对其治疗具有较好疗效.高彦彬教授学术思想师承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临证四十载,认为此病属于"络病"范畴,并针对慢性肾衰提出肾元虚衰、肾络瘀结、浊毒内停的基本病机和益气固肾、解毒通络的基本治法.临床上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进行辨证论治,并基于治未病理论,提出慢性肾病三级预防策略.

    慢性肾衰络病中医药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名老中医名医经验@高彦彬

    改良德尔菲法构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理用药指南》的临床问题

    文玉敏柳芳卢建东费宇彤...
    2489-2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纳入《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理用药指南》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头脑风暴会议形成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清单,经3轮改良德尔菲法调查问卷进行重要性评分和排序,最后召开专家共识投票会确认.由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以及变异系数进行问卷质量控制.结果:13个临床问题达成共识,主要涉及雷公藤多苷片单独使用或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规西药联合使用时,与单独使用常规西药比较,是否有额外的获益;使用雷公藤多苷片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时,是否需要停药;有生育需求的人群,使用雷公藤多苷片后需要停药多长时间.纳入结局指标51个,疗效性指标26个,包括蛋白尿改善、肾功能评价、远期预后、生命质量、免疫功能5方面.安全性指标25个,主要为系统性毒性,还包括血浆白蛋白降低、血尿酸升高、血糖以及血脂异常等.结论:通过改良德尔菲法确定了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初步形成指南的结构体系,为指南的后续制定奠定了工作基础.

    雷公藤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指南改良德尔菲法临床问题结局指标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