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肠道菌群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机制

    顾元嘉谢芳芳管翀王桂茂...
    3109-3112,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长时间无法解释的疲劳、睡眠后精力无法自行恢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免疫疾病.肠道菌群作为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关键因素,参与CFS的发生发展.为明确肠道菌群在CFS发病过程的作用机制.现基于微生物-肠-脑轴,分析影响CFS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减弱内毒素耐受、破坏肠道屏障、改变肠道菌群代谢进而调控CFS中枢神经系统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CFS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CFS的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肠道菌群慢性疲劳综合征微生物-肠-脑轴中枢神经系统肠道屏障内毒素耐受神经炎症

    伏邪理论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梁诗露陈峭杨清宋梓钰...
    3113-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伏邪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奠基于汉晋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伏邪有狭义、广义之分.根据伏邪伏而不发、正邪交争,邪自内发的致病特点,发现其与临床中较多感染性疾病的致病特点相吻合,可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其他感染性疾病)中,可用来指导临床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且疗效颇为显著.

    伏邪理论慢性乙型肝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带状疱疹艾滋病幽门螺杆菌

    基于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中医药防治效应靶点

    陈雪何善泉李卫东
    3118-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主要采用放疗或化疗的治疗方案,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治疗过程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疗效的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结直肠癌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和安全性高的优势,是结直肠癌防治的补充替代疗法.笔者将肠癌的发病机制作为切入点,从基因突变、信号通路调控异常、炎性微环境等3方面对中医药防治肠癌的可能作用靶点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Stat3基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53基因等主要作用靶点,以期进一步为临床中医药防治肠癌和有效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和线索.

    肠癌中医约防治靶点基因突变信号通路炎性微环境作用机制

    不同方法炮制黄精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常晖靳鹏博马存德刘峰...
    3125-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精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其炮制方法较多,所得炮制品应用广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不同规格的黄精药材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不同炮制品的药理作用也有明显差异.

    黄精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酒制九蒸九制糖类

    从免疫炎症角度论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应机制

    李悦朱璐陆佳婧李俊雄...
    3136-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荨麻疹(CU)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突发性风团和红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血管性水肿为主要表现,具有多发性、反复性、迁延性的临床特点,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不少学者认为免疫系统失衡是引发慢性荨麻疹的主因.针灸在临床实践中已被广泛证明是治疗CU的有效手段.文献梳理显示,针灸能够通过多靶点调动机体免疫系统,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降低自身抗体水平,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纠正免疫细胞失衡,同时针刺皮肤可抑制皮损局部免疫细胞募集,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促进机体自我修复,改善CU患者临床症状.

    针刺免疫炎症免疫细胞失衡慢性荨麻疹免疫作用综述

    白术对慢传输型便秘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研究现状

    司香环李东娜李宏佳徐天舒...
    3143-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术是经典的理气健脾中药,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术中含有许多有效活性成分,例如挥发油、内酯等,具有抗炎、抗菌、保护神经等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调节胃肠激素及神经递质等.目前,慢传输型便秘(ST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影响生命质量.研究表明白术治疗STC症状效果甚好,可有效改善STC患者的症状.现通过文献阅读,归纳总结白术及其活性成分在STC中的相关药理作用,对白术及其复方、经典方剂通过Cajal间质细胞(ICC)、肠神经递质、肠平滑肌、水通道蛋白(AQPs)等作用机制来治疗STC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规范化用药提供相应的参考作用.

    白术活性成分慢传输型便秘药理作用肠道运动神经递质临床配伍方剂

    微生物-脑-肠轴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许慧李恋秋周鑫刘辉...
    3149-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发生于脑卒中后,表现出脑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躯体症状.微生物-脑-肠轴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之间持续的双向沟通,微生物-脑-肠轴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现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就微生物-脑-肠轴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微生物脑卒中后抑郁微生物-脑-肠轴肠道菌群益生菌粪便移植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研究——评《临床麻醉学》

    赵燕
    后插4页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评《泌尿外科临床护理》

    杨宏
    后插2页

    胃溃疡护理中行健康宣教对提高护理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评《临床中医护理健康宣教实用指南》

    张海红张海波
    后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