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治未病"理论阐述中医"通"的思想

    杨小静闫雨蒙李博王义忠...
    524-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阐述中医理论体系中"通"的概念和原理具有积极意义.人体窍道保持通畅状态非常重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百病皆从不"通"起,肠腑不通则容易便秘,脉络不通则皮肤不仁,腠理不通则容易外感.从中医学角度分别阐述肠腑、脉络及腠理的生理功能、不"通"的病因病机、和不"通"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治法治则.中医"治未病"强调天人合一,目前"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其关键均需要保持人体"通"的状态,期待中医"治未病"思想能在日常中为因各种因素导致机体产生"不通"状态预防中提供新的思路.

    中医治未病不通则痛天人合一肠腑不通脉络不通腠理不通

    从标本中气理论探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内涵

    崔亚东刘晓燕梁羽茜张玉鑫...
    529-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中医中重要的理论问题,自提出以来就有很多解释,而这些解释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本文从五运六气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出发,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指"肝主阳、肺主阴的功能"的观点,且其理论内涵对临床实践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五运六气标本中气肝主阳肺主阴

    针药并用从"肾主水"论治五液失常病症

    祁帅党马巧琳胡斌刘江涛...
    53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基于经典理论,剖析五液内涵与"肾主水"理论,总结历代医家诊治经验,探讨从"肾主水"论治五液失常病症.《黄帝内经》首先提出"肾主水",后世医家不断继承与发展丰富,是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重要组成部分.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所主的五液摄纳失常,肾之液虽表现为"唾",但因主持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其余四脏之液的疏泄失常与肾脏的功能亦密切相关,如"多涕"病症可能与肺卫相关性不大,而以肾脏虚弱为主.基于经典理论和名家诊治经验,中医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五脏之五液"以肾水为根本,五液之间相互影响,不独主于本脏,牵一发而动全身,治疗以调护根本为主兼顾它脏,并提出针药并用治疗五液病症思路与方法,为临床治疗五液相关病症拓展辨证思路,启发辨证思维,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肾主水五液针药并用经典理论辨证论治

    "筋揉骨正"中医特色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王琳珏郭锐李钦宗王爱国...
    537-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筋揉骨正"理论观察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Intertan或PFNA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特色三期辨证治疗.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髋关节功能、骨强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和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揉骨正"理论采用中医特色康复疗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安全性良好.

    筋揉骨正三期辨证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髋关节功能骨强度应用效果

    益气化聚方与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的血糖、代谢及神经病变分析

    束佳源王之莹王燕燕贺晓立...
    542-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化聚方联合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聚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糖变化、代谢相关指标、周围神经病变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评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功能异常2例、脸色苍白1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功能异常2例、脸色苍白2例,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益气化聚方联合硫辛酸治疗T2DM可更明显改善周围神经病变,降低血糖,控制血脂,且安全性良好.

    2型糖尿病益气化聚方硫辛酸血糖脂质代谢周围神经病变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

    基于横断面调查的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客观化因素分析

    鄢子涵王明航韩伟红屠新敏...
    548-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中医证候相关临床因素及生物学标志物,为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调查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哮喘患者3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特征并检测相关血清生物标志物.SPSS 23.0建立数据库,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3种方法中2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被筛选为相关因素.结果:共招募390例患者,分析资料相对完整的293例数据.外寒内饮证与年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相关,痰浊阻肺证与性别、吸烟史、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相关,风痰阻肺证与年龄、ACT评分相关,肺气虚证与ACT评分、血清HMGB1、血清γ干扰素(IFN-γ)、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相关,脾气虚证与ACT评分相关,肾气虚证与血清IFN-γ相关,肾阳虚证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肺脾气虚证与ACT评分相关,肺肾气虚证与年龄、ACT评分、病程相关,肺肾阳虚证与民族、ACT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MGB1、Eotaxin、IFN-γ、Periostin、TGF-β2、TNF-α、IL-4可能是哮喘中医证候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性别、年龄、民族、吸烟史、病程、ACT评分与哮喘证候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研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全国多中心研究进行验证.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生物标志物客观化相关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γ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β2

    国医大师张志远治疗中风经验

    李顺刘桂荣
    556-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医大师张志远教授对中风治疗经验丰富,认为中风病因为内伤积损、情志所伤、气虚邪中,病机关键在于玄府闭塞、气血不通,故以开通玄府,畅行气血为治疗大法,主张分期、分证型论治:针对急性期与恢复期证属痰热腑实采用"三化汤",恢复期证属气虚血瘀使用"救痪汤",并自创验方"黄芪愈风汤"治疗恢复期属风痰阻络者.重视风药与虫药,以及黄芪、山楂,丹参、牡丹皮和半夏、橘红的配伍,均收显效.

    @张志远国医大师中风中风分期半身不遂风药玄府名医经验

    关于开展归芪活血胶囊征文的通知

    《世界中医药》编辑部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60页

    林兰教授从心论治糖尿病经验

    陈玉鹏汤怡婷庞晴杨亚男...
    561-565,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原因,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防治糖尿病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林兰教授基于心的生理特性,结合其长期临床经验,从心阐释糖尿病病机,认为本病因心气郁结而起,心火不降化为火毒而致糖毒性,凸显病情进展,心阳亏虚致痰瘀互结而并发症丛生.治疗上另辟蹊径,以心为切入点,遵循"调神""调气""调形",临证灵活运用清润安神、滋精养神、益气养心、通降心气、活血化痰等法,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从心论治脏象学说@林兰名医经验糖尿病中医药病因病机治法

    龙江韩氏妇科对"肝肾同源"理论的传承应用

    常惠张婉玉马呈呈王焕...
    56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肾同源"最早见于《易经》,医学概念源自《黄帝内经》.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互化,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龙江韩氏妇科历代医家重视"肝肾同源"理论,发展并应用于指导临床.龙江韩式妇科奠基人韩百灵教授,最早提出"肝肾学说",其子韩延华教授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在韩百灵教授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创新性提出"肝主冲任"理论,并创立百灵育阴汤、补肾活血调经汤和百灵调肝汤等代表性方剂,运用于临床不孕症、闭经和月经先后不定期的治疗中,取得良效.本文围绕"肝肾同源"理论,追溯其起源,阐述韩氏妇科对其传承及应用,体现中医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为妇科同行提供借鉴.

    龙江韩氏妇科肝肾同源肝肾学说肝主冲任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