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科纵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科纵横
社科纵横

张仲仪

月刊

1007-9106

skzh2008@126.com

0931-8726025;872295

730000

甘肃省皋兰路20号兴中大厦1502室

社科纵横/Journal Social Sciences Review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家庭建设观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实践指向

    郭娜牛余凤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家庭、家教与家风的重要讲话,形成了新时代科学的家庭建设观.从生成逻辑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观、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需要则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从科学内涵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个层面详细论述了健康的家庭、科学的家教和优良的家风的重要价值.从实践指向来看,习近平家庭建设观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厚植广大家庭家国情怀;以培育新时代家庭观为主线,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法律为保证,推动完善支持家庭发展的法律政策.

    习近平家庭建设观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实践指向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个人的意识形态逻辑

    钟启东
    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旧哲学",重新理解和把握了"意识—意志""知识—观念""理想—信仰"等基本范畴的内涵结构,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中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从意识到意志""从知识到观念""从理想到信仰"的意识形态引领和塑造逻辑,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国家支配个人的意识形态力量,也是现实个人委身其中的意识形态渴望,为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铸魂工程提供了学理支撑和思想启迪.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个人信仰

    新时代生态文化的四重论域透视

    王冠文刘美玲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文化样态,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从四重论域系统考量生态文化,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功能,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从"本体论"透视生态文化的内在结构要素,旨在进行生态文化内涵的本质审定;从"方法论"视域透视生态文化的发生逻辑,明确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从"境遇论"透视生态文化的现实处境,把脉生态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建构论"透视生态文化的建构路径,力求找准生态文化建设的可靠路径.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文化现实困境建构路径

    数字时代的受众之思及对"数字中国"建设的启示

    高晟贺谢亚洲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缺少对大众传媒经济意义探究的背景下,达拉斯·斯麦兹提出"受众商品论",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受众、传播媒介和广告商三者的相互关系,开创传播政治经济学之先河.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注意力成为生成数据的关键.一些学者重拾"受众商品论",试图借其剖析数字剥削机制.然而,数字时代较于斯麦兹时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注意力由商品变成了受众的劳动能力.一味地生搬硬套"受众商品论",解释不了数字时代受众以对其的超越.通过分析注意力商品向劳动能力转变带来的巨变,反驳照搬"受众商品论"解释数字时代的新变化,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受众商品论注意力劳动受众

    数字时代青年数字劳动的表现形态、价值逻辑与群体风险

    李染梦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短视频已成为当代青年重要的媒介生存场所.观众观看短视频无须付费,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公司却在资本市场中迅速扩张,其高市值背后隐藏了青年观众的数字劳动.传统雇佣的数字化演进模式、短视频观看的无酬劳动模式以及兴趣劳动的灵活雇佣模式是当代青年数字劳动的具体表现.以互联网技术对个人信息的深度挖掘和网络版权占有为主要途径的受众商品化以及"直播带货",对短视频观众消费能力的开发奠定了短视频产业盈利的价值逻辑.应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重视短视频时代青年群体的技术异化风险、劳动异化风险以及由圈层文化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

    短视频数字劳动受众商品无酬劳动直播带货

    大数据背景下职务犯罪电子证据取证问题研究

    石顺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进行技术调查的权限,其《实施条例》又对监察机关电子证据取证规则进行更为严格细致的规定.大数据背景下,纪委监委对电子证据的收集和认定成为打击职务犯罪的强有力武器.职务犯罪本身具备隐蔽性强、犯罪方法技术性强等特殊性,采取传统的取证方式难以证明犯罪事实的发生,因此大数据技术对于电子证据获取的研判就更加重要.经大数据筛查检查后的电子证据在法庭上经过质证环节能够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从而有效惩治职务犯罪中的被告人并且震慑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大数据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电子证据

    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优化进路

    张源金文浩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二十一条是合理配置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的法律依据及规范指引,指明了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的阶段性、监督性及独立性特征.由于该条文的概括性及抽象性,导致司法实践中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的运行理念偏差、运行依据缺失、运行阶段模糊、强制措施缺位.检察机关在恪守关联必要原则、客观中立原则、经济及时原则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从立法上明确法律依据、限定行使范围、完善程序规则,并在司法实践中探索"反制措施"、提升调查素能,以规范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的运行.

    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诉前程序检察建议

    论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标准

    李其贺白牧蓉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案以独立董事未尽到勤勉义务为由,判罚独立董事对虚假陈述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引发人们对于独立董事勤勉义务标准的广泛关注.自2001年中国正式确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相关内容一直未在法律制度中具体化,进而导致实践中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缺乏明确标准.在理论层面比较分析独立董事勤勉义务有关标准后,根据中国独立董事特有情况进行标准选择和细化,在制度层面调整独立董事法律定位,构建独立董事勤勉义务标准并完善司法衔接,尝试为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勤勉义务标准提供解决方案.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虚假陈述

    《公司法》"绿色原则"构建——兼议《公司法(修订草案)》第十九条

    冯卉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确立绿色原则后,公司法引入绿色原则是法制统一的内在要求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宏观上,公司社会责任为绿色原则在公司法中的构建提供价值连贯与融合基础,但绿色原则并非公司法的传统内生原则,与自由原则和效率原则存在价值冲突,而比例原则可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实现公司法理念从企业管理走向公司治理.微观上,绿色原则在公司法的具体规则构建方面,应以强制规则推进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加强独立董事对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建立企业破产环境债权多元化处置路径,发挥预重整制度节约资源的作用.

    民法典绿色原则公司法公司社会责任

    社会治理视域下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合作困境研究

    王佳珩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人口老龄化正向社会常态化迈进,单一主体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难以为继,研究者普遍认为建立由多个主体构成的养老服务体系是缓解当前养老需求压力的理想路径.理想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应该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方式相匹配.当前养老服务体系的多主体构成与合作需要以多元社会结构与社会治理思想为基础.在政策引导与现实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养老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已基本形成,但由于主体间合作的欠缺,使养老服务体系无法发挥系统性效应.因此,研究尝试用社会治理思想的内涵作为整体的分析框架,通过对S社区的个案剖析,研究当前多元养老服务主体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社会治理多主体养老服务供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