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咖啡锈病发生规律调查及施药适期研究

    马关润马红英刘成罗琴...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防治咖啡锈病的有效杀菌剂,明确其施药适期,以提高防治效果,笔者调查咖啡锈病发生规律,在温室采用先接种后施药和先施药后接种的方法测试4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并验证筛选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咖啡锈病发生盛期为10月至翌年3月。叶片接种夏孢子后72 h喷施4种杀菌剂,一定浓度的4种杀菌剂均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接种病原菌后10 d施用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WG)3 000倍液和25%嘧菌酯悬浮剂(SC)1 500倍液,治疗效果分别为94。19%和83。87%;75%戊唑·嘧菌酯WG 3 000倍液和25%嘧菌酯SC 1 500倍液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预防持效期分别为15 d和10 d。间隔9 d施药3次后田间防治39 d和68 d,75%戊唑·嘧菌酯WG 3 000倍液相对防效分别为92。00%和81。08%,25%嘧菌酯SC 1 500倍液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8。29%和69。05%。可依据咖啡锈病的发生规律适时选用75%戊唑·嘧菌酯WG和25%嘧菌酯SC。

    咖啡锈病发生规律施药适期药剂筛选防治效果

    桉树害虫红色拉盲蝽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情况

    姜成李震粟国磊罗成学...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拉盲蝽Ragwelellus rubrinus Hu et Zheng隶属半翅目盲蝽科,是近年在云南普洱地区严重危害桉树林的重要害虫之一。采用大棚饲养和野外观察的方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调查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虫在普洱地区1 a可发生5代以上,1个世代29~65 d,其卵产在桉树新抽嫩枝中。若虫分为3龄,低龄若虫吸食嫩叶,导致叶片出现点状褐斑,高龄若虫和成虫转移危害嫩梢,造成桉树"枯顶"。受危害后1 a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较未受害的树高生长减少1。47 m,胸径生长减少1。20 cm;2 a生尾巨桉较未受害的树高生长减少2。03 m,胸径生长减少1。59 cm;3 a生尾巨桉较未受害的树高生长减少3。65 m,胸径生长减少2。70 cm。2023年普洱市景谷县桉树人工林红色拉盲蝽轻度发生面积2 544。73 hm2、中度发生面积596。33 hm2、重度发生面积73。34 hm2,发生面积占监测面积14。46%。研究结果可为有效监测和防控红色拉盲蝽提供参考。

    红色拉盲蝽尾巨桉生物学特性发生情况

    贺兰山烟翅腮扁蜂的发生危害与风险性分析

    杨芹王霞程业森通格乐格...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是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危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的重要害虫。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烟翅腮扁蜂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应用我国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烟翅腮扁蜂在贺兰山的风险性。结果表明:烟翅腮扁蜂在贺兰山地区发生频繁,对青海云杉天然林资源造成较大威胁;烟翅腮扁蜂的风险值R=1。72,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烟翅腮扁蜂生物学特性风险分析管理对策

    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概况及对策

    宋玉双吴昊宋丽文杜文胜...
    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东北地区部分有害生物来源考证的基础上,筛选出56种外来入侵物种作为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类,并对其入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产地以北美洲种类最多,入侵东北种类总体呈不断增加势头,入侵途径以无意引入为主,入侵地以辽宁省种类居多,入侵生境在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均有代表性种类。进一步筛选出18种外来入侵物种作为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种类,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评述,根据每种在入侵过程的阶段性,分别提出防止入侵、阻止扩散和抑制危害的防控管理对策。针对完善入侵生物学理论提出3点建议,针对提升东北地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能力提出4点建议。

    外来入侵物种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防控对策

    颐和园桃红颈天牛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试验

    李洁张淼王宇欣张承胤...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是危害桃树的主要蛀干害虫,近年危害渐趋严重,对颐和园西堤的"桃红柳绿"和万寿山区域的桃花景观构成了很大威胁。通过虫害调查和采用一系列防治措施,明确颐和园桃红颈天牛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桃红颈天牛在颐和园2~3 a发生1代。探索出了以糖醋液诱杀、人工捕杀、阻隔产卵、生物防治、人工钩杀、局部喷药等措施为主,植物检疫和精细化养护管理为辅的桃红颈天牛绿色防控技术。与对照区比对,连续三年应用该技术对成虫的防治率达89。81%,对幼虫的防治效果最高达80。40%。该绿色防控技术为以颐和园为代表的公园景区实现对桃红颈天牛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指导。

    桃红颈天牛生活史糖醋液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技术

    我国三北地区林草有害生物发生形势及防控对策

    卢修亮柴守权刘海瑞金娇...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树种相对单一,加之管护粗放,林草有害生物灾害常偏重发生,严重影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建设成果。概述三北地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形势,梳理分析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三北工程建设中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对策建议,为有效防控三北地区林草有害生物、减轻灾害损失、促进重点生态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

    林草有害生物三北地区三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