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202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Ⅰ):通用塑料

    唐茂株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了2022 年7 月—2023 年6 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22-2023 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塑料对室内和车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龚强路少中李国秋李连江...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塑料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微塑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等)对室内和车内环境带来的危害,分析了现有室内、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及检测标准.现行标准体系具有局限性,未将塑料带来的有害物质(微塑料和气味等)列入对应标准限量值中,本文提出了塑料在室内和车内空气质量限量值的建议,微塑料≤0.05 mg/m3(重量法)、臭气浓度<10(无量纲)、塑料制品<3 级(气味评级),为后续室内车内环境空气质量及塑料制品标准制定和更新提供参考.

    微塑料室内空气质量车内空气质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味

    基于可低温加工SEBS的发泡母粒及微发泡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吕鹏飞王超陆星远邵树仁...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可低温加工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为基体,将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助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制备成基于SEBS的发泡母粒,并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发泡母粒与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共混熔融挤出,制备了微发泡TPE材料.研究了SEBS引入量与发泡母粒添加量对微发泡TPE样品的密度、拉伸性能以及泡孔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EBS的质量分数低于 6%,发泡母粒的质量分数为 3%时,制备的微发泡TPE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较高的拉伸性能,且泡孔规整度达到最优.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发泡母粒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挤出发泡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与表征

    杨代兰杨震李梓媛袁明龙...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80~200℃、质量分数为0.2%的钛酸四丁酯催化剂的条件下,1,6-己二酸和1,4-丁二醇(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 ∶1.05、1 ∶1.10、1 ∶1.15、1 ∶1.20、1 ∶1.25)通过酯化、缩聚合成以羟基封端的、生物降解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同时比较不同酸/醇物质的量比合成的PBA性能,筛选出合成PBA的最佳酸/醇物质的量比.结果表明,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 ∶1.05时,PBA的分子量(31 884)最高,产物具有一定的韧性、更优异的拉伸性能和较高的薄膜平整度,拉伸强度为 15.81 MPa,断裂伸长率高达824.62%;5 个酸/醇物质的量比条件下制备的PBA的热分解温度均在350℃以上,产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合成方法的装置简单、聚合时间相对较短,且实验条件易于实现.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热稳定性拉伸性能

    Surlyn树脂改性PA6/CaCl2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李杨肖臻娄文菊刘伟...
    41-4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了沙林(Surlyn)树脂改性尼龙 6(PA6)/CaCl2 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Surlyn树脂改性对复合材料的分子链结构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urlyn树脂能够促使PA6 分子链间氢键减弱,但是PA6/CaCl2/Surlyn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变化并不明显,改性后复合材料的γ晶型在总结晶度中所占的比例随Surlyn树脂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添加20%质量分数的Surlyn树脂后PA6/CaCl2/Surlyn复合材料结晶度基本不变,但α晶型的比例由 38.43%下降至30.52%.加入15%质量分数的Surlyn树脂后PA6/CaCl2/Surlyn复合材料出现了明显的脆-韧转变;添加 20%质量分数的Surlyn树脂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58.12 MPa,与纯PA6 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仅下降10.42%,而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52.14%和10.27 kJ/m2,分别增加了135.98%和66.72%.

    尼龙6氯化钙沙林树脂氢键力学性能

    聚丙烯复合开孔泡沫材料的制备与重复吸油性能

    李占平王蕾王方方袁洪跃...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COOH)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微孔发泡技术制备用于油水分离应用领域的高发泡倍率、高开孔率的PP复合泡沫材料.通过复合材料的相形态、流变、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scCO2发泡和重复吸油测试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黏弹性、结晶性、微孔发泡行为和重复吸油性能展开研究.PS和MWCNT-COOH可以协同提高PP基体的熔体强度,MWCNT-COOH对PP结晶的促进作用强于PS.在PS和MWCNT-COOH协同异相成核作用下,含有10%质量分数的PS、1%质量分数的MWCNT-COOH的PP复合泡沫材料的泡孔密度为4.5×108 个/cm3,发泡倍率为 22.5 倍,开孔率为 89%,对硅油和环己烷的最大吸油量分别为 19、13.4 g/g,10 次循环压缩后泡沫永久形变仅为25%,吸油量分别仍能达到13.8、10.1 g/g.

    聚丙烯发泡泡孔结构循环压缩吸油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史为轩黎剑浩赵世成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规聚丙烯(iPP)为粉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接枝单体、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接枝制备无凝胶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的结果表明单体已成功接枝在聚丙烯分子链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的分析结果表明HMSPP结晶温度提高了11.8℃.流变测试结果显示,HMSPP可呈现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并具有更长的松弛时间和更低的损耗因子,充分证明了长支链结构的存在.与iPP相比,HMSPP的熔体强度从0.03 N提高到0.37 N,同时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89.1%、17.5%、42.6%.

    聚丙烯反应挤出流变长支链熔体强度

    耐高温透明阻燃聚酰亚胺介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梁昊李欣膂黄祚刚刘继延...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4-溴苯并环丁烯与苯基二氯膦反应,再经过氧化得到二苯并环丁烯基苯基膦氧(DBPPO),其熔点为107℃,熔融态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DBPPO可以自聚,也可与双马来酰亚胺(BMI-2B)共聚得到膦氧聚酰亚胺.通过改变DBPPO和BMI-2B的物质的量比,制备了一系列的膦氧聚酰亚胺,采用宽频介电阻抗松弛谱仪、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微型燃烧量热仪对其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光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DBPPO和BMI-2B的物质的量比为1 ∶1 时,制备的膦氧聚酰亚胺PI-11 的介电常数为 3.53,介电损耗正切值(1 MHz)为 0.052,5%热失重温度为 478℃,800 nm透光率为94.5%.此外,PI-11 燃烧过程中总释放热与BMI-2B相比降低了45.7%,表明该物质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

    苯并环丁烯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介电常数阻燃性能

    席夫碱化合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颜帅夏益青朱俊龙曾云涛...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以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为主的复合材料、结构胶黏剂及其相关材料的应用范围扩大及用量增加,但未改性的BMI树脂存在熔融温度与固化温度较高以及脆性大等缺点.本文合成了具有两种不同化学结构的席夫碱化合物,并通过与 BMI 共混来对 BMI 树脂进行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共混体系的聚合反应行为,通过热重分析(TG)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表征了共混体系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席夫碱的加入不仅降低了共混体系的熔融温度,同时还可以降低BMI的固化温度,使得固化反应更加容易进行;席夫碱的加入还提高了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此外,席夫碱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对其与BMI的反应性以及对应聚合物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双马来酰亚胺席夫碱固化温度耐热热稳定性

    纳米颗粒填充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韩庆付颖刘凯文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纳米颗粒[纳米氧化铁(NFe)、纳米二氧化硅(NS)、多壁碳纳米管(MWCNT)]填充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GFRP)的力学性能,对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分别为 0.1%、0.2%、0.5%、1.0%的纳米颗粒/GFRP材料开展了拉伸、压缩、弯曲及冲击力学性能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纳米颗粒的种类及质量分数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试件拉伸强度均先增大后降低,纳米颗粒的良好分散性及与树脂间的黏聚力能够提升试件的拉伸强度,但过量纳米颗粒的掺入会形成积聚现象,使得试件拉伸强度降低.相较于GFRP试件,掺入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1%、0.2%、0.5%和1.0%时,MWCNT/GFRP抗压强度的增幅分别为25.31%、36.04%、26.84%和27.25%,弯曲强度的增幅分别为58.74%、63.21%、40.89%及43.11%,纳米颗粒的掺入使得试件抗压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均得到改善,颗粒种类及质量分数的不同使得试件力学性能提升效果存在差异.SEM试验结果表明,外荷载作用下纤维出现断裂、分层现象,纤维与纳米颗粒间存在的摩擦效应增强其力学性能,颗粒的积聚使得试件力学性能降低.

    纳米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纳米颗粒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