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经济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
水利经济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

郑垂勇

双月刊

1003-9511

jj@hhu.edu.cn

025-83786350

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水利经济/Jour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河海大学和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实用性相结合的科技期刊,是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会刊,是国内唯一的水利经济研究与应用专业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全国农业系统优秀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内容有:水利经济学基本理论;水权、水市场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工程投资筹集与费用分摊研究;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移民经济研究;农业经济研究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经济工作有关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省际粮食贸易隐含污染与环境比较优势研究

    张玲玲高帆帆王宗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协调粮食生产、贸易与面源污染的矛盾,实现绿色农业发展、区域间利益共赢,在测算省际粮食贸易量的基础上,运用灰水足迹方法计算各省隐含氮污染和污染强度,构建了粮食贸易隐含氮污染网络,解析了省际粮食生产隐含氮污染的环境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省际粮食贸易网络格局由"条块式"转向"团块式",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省际粮食贸易隐含污染和污染强度呈下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加剧了环境不公平;环境比较优势网络表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环境比较优势最小的地区集中在华北地区,最大为黑龙江.

    省际粮食贸易隐含氮污染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灰水足迹环境比较优势

    基于全局时序因子分析的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评价

    姜翔程储梦圆
    8-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水平及其提升路径,基于 2017-2021 年中国 31 个省份的数据样本,从区域层面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全局时序因子分析法识别其中实际起作用的主要维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水平进行评分,并用蝴蝶模型对比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发展、政策效率、资源供给与绿色生活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4 个主要维度;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水平整体差异大,资源供给与绿色生活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最显著.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扩大开放等措施实现资源跨区域流动,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环境.

    绿色技术创新全局时序因子分析创新环境评价区域发展蝴蝶模型双碳目标

    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空间均衡性诊断

    陈艳萍蒋倩倩刘晶婕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黄河流域空间均衡发展,在测算黄河流域9 个省区水资源可承载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保护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省区内部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3 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分别以水与经济均衡、水与生态均衡、经济与生态均衡为子目标,构建了空间均衡性诊断模型,对黄河流域相邻"省区对"进行了空间均衡性诊断,反向追踪各"省区对"空间不均衡的原因.结果显示:除宁夏、甘肃外,黄河流域其他省区内部3 个子系统间均已达到初级或中级协调发展阶段;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的相邻"省区对"分别通过了均衡性判别;宁夏、甘肃、山西和内蒙古4 个省区严重影响了省区间的均衡性,抑制了黄河流域整体的空间均衡发展.

    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空间均衡均衡性诊断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樊传浩孙桂路
    21-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双碳"目标视角,采用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 82 市(盟)2011-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科技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因素对三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O2排放量纳入指标体系后,中下游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得以提升,上游地区效率反而下降;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科技研发效率起引擎作用;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成果转化效率差异是综合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力资本禀赋、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环境规制强度对三种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建议黄河流域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能源和产业结构升级.

    "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黄河流域

    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环境规制与高质量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陆玲聂志萍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评级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进行基准回归,以水污染为门槛变量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3 个区域水污染和环境规制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随着水污染程度的加剧,环境规制对高质量经济发展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先增大后减小;水污染与高质量经济发展之间呈倒"U"形关系,且存在"环境库兹涅曲线";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与环境规制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具有空间异质性.

    水污染环境规制高质量经济发展门槛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长江经济带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跨境水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梅郑伊佳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13-2022 年CNKI中跨境水资源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整体跨境水资源与典型国际河流这两个层面分析了跨境水资源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结果显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后,跨境水资源研究经历了相对平稳和快速增长两个阶段;跨境水资源研究的核心作者主要是徐宗学、陈晓宏、何大明、周海炜等,这些学者之间已经形成了部分团队合作;河海大学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是跨境水资源的主要研究机构,各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跨境水资源研究视角多元化,其中国际水法、水外交、水安全、水利益等是研究热点,国际河流中澜沧江和珠江流域是研究热点;跨境水资源研究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流域共同体建设上,并已提出构建澜湄流域水安全共同体;未来跨境水资源研究热点可能是利益共同体与生态共同体的构建、跨境水冲突的应对机制与补偿机制、结合地缘经济政治与粮食安全等领域的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跨境水资源澜湄流域利益共同体

    川渝跨界流域合作治理内生动力演化研究

    吴文建陶宇张磊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集体行动困境逻辑分析了影响川渝两地跨界流域共治的经济、责任、社会和政绩四类内生动力因素,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采取合作治理行动策略的猎鹿模型探析了合作治理的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并考察了各动力因素对演化稳定均衡状态的影响.研究发现,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取决于搭便车收益概率;责任风险比政绩、社会效益更有利于激发两地合作的主动性;两地治理收益不对等对合作集体行动演化较敏感.

    流域共治演化博弈集体行动猎鹿模型川渝地区

    基于运量预测的赣粤运河开发综合效益

    陈振春谢凌峰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速公路与铁路的货运量现状,对广东省陆路交通的综合运量进行预测,得到赣粤运河建成后的近期及远期运量,在此基础上对赣粤运河开发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35 年、2050 年赣粤运河预测运量约为1500 万t和2000 万t;赣粤运河开通后,相比于公路运输,预计可节约运输成本14.9 亿~19.8 亿元/a,2035-2050 年新增产值的经济贡献为2.1 亿~2.9 亿元,且有利于关联行业的发展;赣粤运河的建设与运营能够通过推动城镇化建设、增加就业、促进乡村振兴、助力航运文化发展、加快航运创新、维护国土安全等多种渠道带来社会效益;在水资源利用及生态保护层面,赣粤运河的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发电、灌溉等效益,更可实现节能减排等生态效益,每年节能量可达到9.86 万~13.14 万t标准煤,减少碳排放量21.37 万~28.49 万t.

    运量预测货运量综合效益赣粤运河

    基于本体的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组织研究

    董桂君王晓娇苏依凡徐绪堪...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洲水利遗产丰富,为从中获取水利遗产历史信息组织知识和经验,促进我国水利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创新,有必要系统梳理和组织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采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欧洲水利遗产现状,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构建了欧洲水利遗产数字化保护信息技术方法体系,借助本体技术设计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组织过程,并提出了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组织合作管理平台的实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组织框架有利于欧洲水利遗产数字化保护,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能够实现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共享应用.

    欧洲水利遗产信息资源本体保护与传承

    生态文明视域下企业水信息披露的耦合机制、障碍网络与提升策略

    李淑琴沈菊琴
    63-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信息披露是企业进行水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发展的必要前提.以耦合机制-障碍网络-提升策略为主轴,结合制度、产业、行为、意识等理念,深入探索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水信息披露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层面的耦合机制,明确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及逻辑框架;融合我国企业水信息披露的发展现状,提炼得出企业水信息披露的障碍网络,并基于障碍网络分析,从多元共治、发展模式、要素供给、环境认知等角度提出了企业水信息公开的完善路径.

    企业水信息披露生态文明建设耦合机制障碍网络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