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张建云

双月刊

1009-640X

jnhri@nhri.cn

025-85829135

210024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Journal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水利水电、水运、海洋和土木建筑等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科研、施工、监理以及管理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等。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运工程建设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及有关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研究进展

    高长胜刘成栋孟颖沈光泽...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蚁是一种主要的害堤动物,一直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复杂环境的变化对白蚁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梳理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预防、探查、处置三个环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白蚁防治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场景及应用效果;回顾了白蚁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和功能实现;总结了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的实践及探索,探讨了现阶段白蚁防治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白蚁习性规律、白蚁蚁巢精准探测、白蚁智能监控预警、堤坝动物危害风险评估、白蚁防治综合治理及体制机制建设等研究方向的思考,为促进白蚁防治更加精准高效、绿色智能提供借鉴.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对策展望

    堰塞体漫顶溃决溃口冲蚀特性试验研究

    成泽霖夏云峰徐华吴道文...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堰塞体漫顶溃决室内试验中库容普遍过小的现状,开展了较大库容下堰塞体漫顶溃决试验,观测分析了溃口冲蚀特性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堰塞体漫顶溃决的冲蚀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加速冲蚀阶段和减速冲蚀阶段,各阶段动力特性和冲蚀特性均有显著差异.初始阶段冲蚀特性表现为局部跌坎的溯源冲刷,加速冲蚀阶段为全断面高速下切,减速冲蚀阶段为上游冲刷下游淤积.溃决期间侵蚀速率峰值出现在溃决加速阶段,同时溃口流量峰值总是滞后于侵蚀速率峰值.初始坡比 1∶3条件下,在初始阶段与减速冲蚀阶段堰塞体下游坡面坡度持续变缓,在加速冲蚀阶段则先变陡后变缓;坝顶坡度在初始阶段变陡,在加速冲蚀阶段和减速冲蚀阶段不断变缓.冲刷历时方面,上游入库流量变化对初始阶段历时存在较大影响,但对加速冲蚀阶段和减速冲蚀阶段影响较小.初始阶段泄流槽内局部抗冲刷能力较强的材料会阻碍溯源冲刷发展,对该阶段历时产生一定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堰塞体漫顶溃决机制,并为相关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堰塞坝库容冲蚀特性宽级配材料溃决历时纵向形态演化

    杭州湾北岸嘉兴港溢油扩散连续工况法数值模拟

    李燃许雪峰宋泽坤杨万康...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评估港区溢油事故的影响,以嘉兴港乍浦港区码头航道发生溢油事故对周边环境敏感区影响为例,应用MIKE21软件,基于拉格朗日"油粒子"理论并考虑溢油入海后不同过程影响构建平面二维数值模型,采用连续工况法设计 5 200组工况对该地区水文气象及溢油条件的组合工况实现全覆盖,得到溢油 72 h油膜扩散状况,并将周边主要敏感目标区域按照溢油风险指数计算结果进行区域划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工况相比随机工况更具有地域典型性和非偶然性,连续工况下溢油海上扩散影响统计面积最高达 2 547.0 km2;九龙山重要滨海旅游区、海盐农渔业区和杭州湾湿地海洋保护区属于高风险区,受该地区航道溢油事故油膜影响大,其他敏感目标所受影响程度随油膜扩散距离而不同.

    水动力模型溢油扩散敏感区风险预测嘉兴港区

    涉水桥群对河道水动力累积影响概化研究

    李阳帆吕馨怡徐华王晓俊...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水桥梁的高密度建设可能对河道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为探究桥群对河道水动力的累积影响,通过建立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分析平原河道中桥群建设前后河道壅水高度、流速等水动力特性的变化,得到河道水动力对桥梁数量、桥梁距离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桥群会对上游河道形成桥前壅水和墩前冲高,墩前冲高远大于桥前壅水,冲高影响在距桥群上游 8倍墩宽的距离时几乎消失;河道水动力累积影响随桥群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桥梁之间距离超过 160倍墩宽时,累积影响几乎消失.因此,在桥梁建设中需合理设置桥梁数量、桥梁间距以减小桥群的累积影响.

    桥群水动力桥梁间距累积影响

    沿海地面沉降对风暴潮作用下洪水淹没影响的析因试验

    黄光玮郭成超蔡华阳田雨...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面沉降会加剧沿海地区潮灾风险.基于验证良好的MIKE 21水动力模型预测珠海市未来地面沉降和风暴潮影响下洪水淹没情况,引入并设计析因试验以量化地面沉降和风暴潮对洪水淹没的单独效应、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结果表明:珠海市地面沉降在平沙镇东北至白蕉镇西南呈条带状分布,对洪水淹没存在空间"放大效应".地面沉降和风暴潮交互作用会加剧鸡啼门水道和泥湾门水道两侧洪水向内陆演进的趋势;与内陆相比,沿岸农田和水产养殖区的淹没对地面沉降更为敏感.交互作用时两个因素的单独效应均增强,二者对洪水淹没存在正向协同交互作用.未来 100年地面沉降情景下,地面沉降主效应约为风暴潮主效应的 1.11~29.49倍,这表明地面沉降在淹没效应中占主导地位,在预测未来风暴淹没时须考虑地面沉降的影响.

    地面沉降风暴潮洪水淹没析因试验MIKE21

    甬江流域鄞州平原区极端洪水对暴雨的响应特征

    徐羽傅维军赵艳王宗志...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刻揭示变化环境下甬江流域鄞州平原区雨洪关系特征,以姜山水文站为例,基于 1962-2021年逐日降水和水位观测资料,利用分位数扰动法和极端降雨水位时变相关模型,从扰动过程和时变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水位对极端暴雨的响应特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 60年姜山水文站年最大 1、3 d降水量和年最大水位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 8.39 mm/10 a、12.66 mm/10 a和 0.67 m/10 a;年最大 1、3 d降水量和最大水位均呈现相似的阶段性扰动特征,即 1960-1984年以负扰动为主,1985-2012年扰动强度较为平稳,2013-2021年为显著扰动;在选用的 12个模型中,Time-varing Normal、Time-varing Rotated Gumbel、Time-varing Symmetrized Joe-Clayton等 3个动态时变响应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极端洪水对暴雨的响应.总体上,年最大水位对年最大 3 d降水量的响应以 1990s—2000s为高值期,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以加深城镇化对雨洪关系影响机制的认知,也可供区域洪涝灾害预警和预测参考.

    极端降雨水位扰动动态时变相关甬江流域

    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吴啸骎吴成国秦广虎杨振龙...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评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演变特征并诊断脆弱性影响因素,引入物理学热传递思想,在集对分析传统减法集对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确定性项和不确定项之间的势差概念,构建了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江淮丘陵区.结果表明:2011-2018年安徽省江淮丘陵区除合肥市外,其余地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整体有所改善,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较低;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生态用水率等因素是影响安徽省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重要脆弱性因素.整体而言,本文计算分析结果与传统减法集对势及半偏减法集对势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构建的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计算结果合理有效,且丰富和发展了集对势的内涵,可为开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脆弱性因素识别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减法集对势热传递减法集对势江淮丘陵区

    动态差异度系数在淮北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刘凌陈浩周戎星王平...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基于现有动态差异度系数的相关研究,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等级标准之间的不确定性信息,推导出随样本值变化而变化的差异度系数计算式,构建了基于动态差异度系数的四元联系数值法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在安徽省淮北平原的应用结果表明:2015-2019年安徽省淮北平原六市水资源承载状况均处于 2级临界可载与 3级临界超载之间,说明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差;联系数值法得出的评价结果与级别特征值法、四元减法集对势基本相同,联系数值法较其他两种方法更客观,灵敏度更高;联系数值法可准确判断集对系统的发展趋势,为解决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类似评价提供参考.

    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差异度系数联系数值减法集对势淮北平原

    基于决策树C5.0的水库防洪调度研究

    王君诺马晓超王昊刘艳丽...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库是一种重要的防洪工程措施,科学的水库防洪调度方式是实现水库设计效益的关键.鉴于常规调度和优化调度存在的不足,以山东省跋山水库为研究对象,提出并评估了一种利用决策树C5.0算法制定水库防洪调度规则的新方法.首先,在根据实测洪水数据构建跋山水库新安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暴雨资料进行洪水模拟;然后,以最大削峰准则为目标进行模拟洪水的优化调度;最后,由跋山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生成洪水调度数据集,由决策树C5.0算法提取水库调度规则决策树,据此对 4场实测洪水进行调度.结果表明:由调度规则决策树制定的调度方案可行,且比实测调度方案更优.以决策树算法制定水库调度规则的过程,可为水库实时防洪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新安江模型洪水模拟防洪优化调度调度规则决策树

    广东省北江流域防洪体系与布局优化

    秦民李臻刘正风陈志和...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广东省水网建设规划中的"江河安澜防洪保安网",重点针对北江流域"22·6"特大洪水暴露出的现状防洪体系与布局的短板、弱项,在分析评估北江流域(思贤滘以上)现状防洪体系与布局的基础上,结合设计水文计算成果及骨干水库调洪计算、飞来峡水利枢纽动态库容调洪计算等分析成果,提出了"防、管、控"三位一体系统治理的北江流域防洪(潮)治理思路及"调蓄、拦挡、蓄滞、分洪、畅泄"多功能、有韧性、相融合的防洪体系与布局.按照治理思路和科学构建现代化水网目标,综合提出了完善、优化北江流域防洪体系与布局的各项具体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北江流域防洪体系布局广东水网"防、管、控"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