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饲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饲料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李寰旭

月刊

1002-2813

bianjubu@feedresearch.com.cn

010-83556078

100069

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饲料研究/Journal Fee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饲料专业期刊,杂志汇集传播国内外饲料研究信息,介绍国内饲料研究的新成果和饲料工作的经验,以及饲料行业新动态,普及饲料知识,宣传国家相关饲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促进饲料工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菌糠替代紫花苜蓿对贵州黑山羊母羊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李小冬于二汝裴成江尚以顺...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菌糠替代紫花苜蓿对贵州黑山羊母羊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18只体况相近的贵州黑山羊母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以金针菇和海鲜菇菌糠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紫花苜蓿,依次记为对照组(CK组)、金针菇组(JZG组)、海鲜菇组(HXG组)。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JZG组和HXG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CK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JZG组和HXG组瘤胃液中乙酸(AA)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JZG组瘤胃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显著高于HXG组和CK组(P<0。05)。聚类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在CK组中较高,而拟杆菌门、疣微菌门、浮霉菌门和螺旋菌门相对丰度在JZG组和HXG组较高;在种和属水平上,奎因氏菌属、普雷沃氏菌属、溶糊精琥珀酸弧菌等相对丰度在CK组中较高,而毛螺科菌、理研菌科、支原体_girerdii等相对丰度在JZG组和HXG组较高。研究表明,以金针菇和海鲜菇菌糠替代紫花苜蓿调制全混合日粮对贵州黑山羊母羊的育肥效果无不良影响,其中金针菇菌糠效果优于海鲜菇菌糠。

    金针菇菌糠海鲜菇菌糠贵州黑山羊抗氧化能力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区系

    饲粮添加包被γ-氨基丁酸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徐建中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探究了饲料中添加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断奶羔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各组羔羊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00(GABA1组)、150(GABA2组)、200 mg/kg(GABA3组)包被GABA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ABA2组羔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所有包被GABA组羔羊的胆囊收缩素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GABA2组和GABA3组羔羊神经肽Y水平显著升高(P<0。05),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GABA2组5-羟色胺水平显著升高(P<0。05),多巴胺水平显著降低(P<0。05)。GABA2组羔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ABA2组瘤胃菌体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包被GABA能够促进羔羊的生长性能,促进瘤胃菌体蛋白合成,改善血清激素缓解断奶应激,最适添加水平为150 mg/kg。

    包被γ-氨基丁酸羔羊瘤胃发酵功能生长性能血清激素

    发酵稻草与花生秸秆组合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吴婷俞乾挺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价发酵稻草与花生秸秆不同比例混合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将发酵稻草与花生秸秆分别以100∶0(T0组)、80∶20(T20组)、60∶40(T40组)、40∶60(T60组)、20∶80(T80组)、0∶100(T100组)组合进行发酵试验。选取5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湖羊为瘤胃液供体,测定混合后常规营养物质、体外产气参数、体外发酵参数、72 h常规营养物质降解率、单项组合效应和多项组合效应。结果表明:T80组72h产气量最高,显著高于除T100组的其余各组(P<0。05)。随着花生秸秆比例的增加,各组培养液氨态氮(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戊酸和异戊酸、异丁酸浓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T80组的多项组合效应(MFAEI)优于其他组合。研究表明,不同比例发酵稻草和花生秸秆组合均可产生正向组合效应,其中发酵稻草:花生秸秆比例为20∶80时组合效应较好,可以提高湖羊对粗饲料的利用率。

    湖羊组合效应发酵稻草花生秸秆体外发酵

    饲粮中添加菌酶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马广礼赵静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菌酶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36头体重相近的荷斯坦犊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犊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1%、0。2%和0。4%的菌酶制剂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所有菌酶制剂组犊牛的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所有菌酶制剂组犊牛肠道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2%和0。4%菌酶制剂组犊牛肠道中好氧菌总数显著降低(P<0。05);0。2%和0。4%菌酶制剂组犊牛的有机物、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所有菌酶制剂组犊牛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菌酶制剂可以改善犊牛的肠道菌群结构及机体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提高生长性能,菌酶制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2%。

    菌酶制剂犊牛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养分表观消化率

    发酵大米蛋白、酶解鱼蛋白肽和鱼粉对生长猪有效能和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李忠杨凯朱江陈国武...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大米蛋白(FRP)、酶解鱼蛋白肽(EHFP)和鱼粉(FM)对生长猪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试验1:选用24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平均体重(15。27±1。12)kg,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FRP组(20%FRP)、EHFP组(20%EHFP)和FM组(20%FM),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全收粪法测定其消化能、代谢能和总能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试验2:选用12头平均体重为(18。36±1。35)kg的装有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采用4×2尤登方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无氮饲粮)、FRP组(25%FRP)、EHFP组(30%EHFP)和FM组(20%FM),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指示剂法计算氨基酸在表观回肠末端的消化率(AID)在和标准回肠末端的消化率(SID)。结果显示:FPR组生长猪的DE、ME(饲喂基础)分别为19。28、17。64 MJ/kg,EHFP组生长猪的DE、ME(饲喂基础)分别为21。93、19。92 MJ/kg,FM组生长猪的DE、ME(饲喂基础)分别为 15。12、13。48 MJ/kg。FRP组、EHFP组的氨基酸SID分别为 73。06%~88。66%、87。989%~94。92%。FRP组、EHFP组的DE、ME均显著高于FM组(P<0。05)。除蛋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脯氨酸外,EHFP组其他氨基酸的SID均显著高于FM组(P<0。05);FRP组的蛋氨酸SID显著低于FM组(P<0。05),苏氨酸、脯氨酸和酪氨酸的SID显著低于FM组(P<0。05)。研究表明,根据有效能和氨基酸SID结果判断,FPR和EHFP可作为新型的优质蛋白饲料应用于猪生产中。

    生长猪蛋白质原料消化能代谢能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

    复合益生菌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力及肠道屏障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杨舒蕾苏灵尊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力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60头21日龄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饲喂含有0、0。1%、0。2%和0。4%复合益生菌的饲粮。预试期1w,正式试验期6w。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 13。64%、11。81%和20。43%、16。22%(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 6。98%、7。71%(P<0。05),所有试验组仔猪料重比分别降低了 7。54%、11。06%、7。54%(P<0。05),腹泻率降低了 29。04%、44。03%、49。53%(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所有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D-乳酸(D-LA)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内毒素(ET)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回肠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结肠Occludin、Toll样受体2(TLR2)、核因子κB(NF-κB)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Toll样受体4(TLR4)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适量的复合益生菌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及免疫力,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复合益生菌的适宜添加量为0。2%。

    复合益生菌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力肠道屏障

    平衡蛋氨酸的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激素、皮肤抗氧化和毛囊性状的影响

    李蕾蕾张鑫方素庭张康...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早期饲喂平衡蛋氨酸的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产绒相关激素、皮肤抗氧化能力和毛囊性状的影响。选用90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皖西白鹅,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各组分别饲喂19。93%、18。01%、15。95%粗蛋白(CP)水平饲粮,蛋氨酸含量均为0。5%。试验期14d。结果显示,18。01%CP组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显著高于19。93%CP组(P<0。05),极显著高于15。95%CP组(P<0。01)。18。01%CP组胸部皮肤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高于19。93%CP组(P<0。01),且18。01%CP和15。95%CP组胸部皮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19。93%CP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19。93%CP组(P<0。01)。18。01%CP组腹部初级毛囊直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15。95%CP组胸部次级毛囊直径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19。93%CP组腹部次级毛囊直径极显著低于18。01%CP组(P<0。01)。18。01%CP组和15。95%CP组背部绒枝细极显著低于19。93%CP组(P<0。01)。研究表明,饲粮中蛋氨酸含量满足皖西白鹅身体需要量(0。5%)时,适当降低饲粮中蛋白水平(18。01%)并未影响雏鹅的生长性能,且能够通过促进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提高皮肤抗氧化能力,调节皖西白鹅的羽绒生长性能,改善羽绒品质,最终达到降低养殖成本、维持羽绒产量的效果。

    蛋白水平皖西白鹅血清激素抗氧化能力毛囊密度产绒性能

    胚蛋注射乳酸菌对雏鸡孵化性能和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

    卢佳慧徐久鹏李孜恒范雨欣...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胚蛋注射乳酸菌对蛋雏鸡孵化性能和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将150个SPF种蛋孵化至18胚龄时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个种蛋。对照组羊膜腔接种0。2 mL灭菌生理盐水,鸡胚乳酸菌注射组羊膜腔接种0。2 mL含1。21×108CFU/mL活菌数的唾液乳杆菌XP132。孵化到21 d出壳,饲养期35d。结果显示:胚蛋注射乳酸菌显著增加了蛋雏鸡体重(P<0。05)。与对照组相比,鸡胚乳酸菌注射组7日龄和28日龄的胸腺指数、14日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21日龄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鸡胚乳酸菌注射组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H)显著提高(P<0。05),绒隐比(V/C)极显著升高(P<0。01);7日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CD)极显著降低(P<0。01),21、35日龄十二指肠CD显著降低(P<0。05);7、21日龄空肠VH、V/C显著升高(P<0。05),CD显著降低(P<0。05);21日龄回肠VH显著升高(P<0。05),V/C极显著升高(P<0。01);35日龄回肠VH显著升高(P<0。05)。因饲养过程中未用抗生素,导致对照组部分雏鸡出现轻微细菌感染,电镜观察可见雏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线粒体结构等细胞器出现了一定的损伤,而应用乳酸菌后7、21、35日龄雏鸡未出现细菌感染,上皮细胞微绒毛、线粒体结构和紧密连接蛋白等结构的损伤情况均得到改善。研究发现,胚蛋注射乳酸菌可增加SPF蛋鸡体重,并对其肠道黏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胚蛋注射鸡胚乳酸菌孵化率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肠道黏膜结构

    槐花槐角粗提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张世佳崔婵婵张琼一王霄...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槐花槐角粗提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150、200mg/kg槐花槐角粗提物。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42d,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D组胸肌和腿肌黄度、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D组21 d和42 d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C组和D组28 d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效价显著增高(P<0。05);C组和D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增高(P<0。05),各试验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槐花槐角粗提物能够促进肉鸡生长发育,改善肉品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且以添加200mg/kg槐花槐角粗提物效果较好。

    槐花槐角粗提物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力抗氧化功能

    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及回肠形态的影响

    李元晓刘丹张才马彦博...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和回肠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三黄鸡192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和7%金针菇菌糠。试验期48 d。结果显示,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脾脏指数和回肠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7%金针菇菌糠能够提高法氏囊指数(P<0。05),增加血清中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P<0。05)。研究表明,饲喂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和回肠形态无影响,添加7%金针菇菌糠可以改善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金针菇菌糠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回肠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