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理医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张选群;马建忠

双月刊

1004-4337

slyyzz@163.com

027-68759117;62226004

430071

武汉大学医学院

数理医药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目前国内关于这门学科唯一的学术性期刊。刊用论文出版周期一般不超过半年,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选题优秀的特色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系统和长江数据系统最早纳入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图注意力网络预测人类微生物与药物关联

    史赛如孔舒张冀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GAT)预测人类微生物与药物之间的潜在关联.方法 选取三个常用的微生物-药物关联(microbe-drug associations,MDA)数据集(MDAD、aBiofilm和 Drug Virus),基于数据集中丰富的生物信息构建一个异构网络,并提出一种基于GAT框架预测MDA的模型——GATMDA模型,用于预测微生物与药物间的关联.结果 与现有的 8 种预测方法相比,GATMDA通过三种交叉验证方法在三个数据集上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在 5 折交叉验证的性能评估中,在三个数据集上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 0.988 6、0.994 1 和 0.983 6,精确率-召回率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precision-recall curve,AUPR)分别为 0.966 7、0.986 9 和 0.879 5.通过病例研究进一步验证了GATMDA在预测MDA方面的有效性.结论 基于GAT,GATMDA模型可以通过构建的异构网络对微生物-药物进行有效的关联预测.

    微生物-药物关联多核融合图注意力网络异构网络交叉验证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究盐酸药根碱抗酒精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陈心雨赵冰洁郑浩东贾爱亭...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盐酸药根碱(jatrorrhizine hydrochloride,JH)治疗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PubMed数据库查询JH药物成分,借助SWISS数据库预测药物作用目标,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找出AH的目标点.通过DAVID数据库实现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建立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 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五组,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JH对细胞活性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JH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症因子产生和释放的影响.结果 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 25 个JH与AH的关键靶点,结合GO和KEGG富集分析及PPI网络构建结果,确定ESRI、NT5E、PGR等基因为后续实验靶点.根据ELISA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相较于对照组,LPS组RAW264.7 的M1 型巨噬细胞中与炎症相关的因子TNF-α和IL-6 的分泌显著增加;相较于LPS组,含有JH的组别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 的分泌有降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JH浓度增加,其降低效果更加显著.结论 在炎症模型细胞中,JH可以调控M1 极化,表明JH可能是治疗AH的潜在分子.

    酒精性肝炎盐酸药根碱抗炎机制网络药理学细胞实验分子对接

    TBX2基因在头颈鳞癌中甲基化相关的预后分析

    昝雨欣丁妍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TBX2基因与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关系,分析甲基化预后的价值.方法 综合利用UCSC Xena数据库、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UALCAN数据库挖掘TBX2 基因的表达、DNA甲基化和临床相关性,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法富集TBX2 在HNSCC中所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 TBX2 基因在HNSCC中高表达,TBX2 基因高、低表达组HNSCC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明显差异,但HNSCC中TBX2 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分级分期有关.TBX2 基因某些cg位点的低甲基化水平与较差的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密切相关.GSEA结果显示,TBX2基因主要参与钙信号通路、黏着斑、蛋白酶体等多条通路.结论 TBX2 基因可作为HNSCC特异性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TBX2基因甲基化头颈鳞癌预后

    急性STEMI患者pPCI术后6个月内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构建

    郝云涛丁玲玲万艳波王勇...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 6 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519 例行p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 2 : 1 的比例随机分为模型组(n=346)和验证组(n=173).根据pPCI术后 6 个月内MACE的发生情况,将模型组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STEMI患者pPCI术后 6 个月内MACE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Killip心功能Ⅲ/Ⅳ级、术后TIMI分级≤2 级、术后无复流、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wave,fQRS波)、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是急性STEMI患者pPCI术后 6 个月内MACE的影响因素(P<0.05).模型组和验证组的校准曲线显示,Nomogram模型校准曲线和理想曲线的一致性良好,两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分别为x2=2.135、P=0.977,x2=3.756、P=0.87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模型组和验证组患者pPCI术后 6 个月内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27、0.811;决策曲线显示,急性STEMI患者根据该模型预测pPCI术后 6个月内MACE发生风险的净收益较高.结论 Killip心功能Ⅲ/Ⅳ级、术后TIMI分级≤2级、术后无复流、NT-proBNP、LVEF、fQRS波及hs-CRP是急性STEMI患者pPCI术后 6 个月内MACE的影响因素,以此构建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的预测效能及适用性较好,可用于预测急性STEMI患者预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风险预测模型

    NUDT15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类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相关性的Meta分析

    李剑钦杨星辰陈连云黄苏莉...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NUDT15 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类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Embase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2023 年 6 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17 篇文献,共 4 057 例患者,其中 1017 例患者使用巯嘌呤类药物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或中性粒细胞减少.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NUDT15 基因多态性下,各分组整体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8周内所致白细胞减少情况中,等位基因模型[OR=0.15,95%CI(0.10,0.22),P<0.001]、显性基因模型[OR=0.13,95%CI(0.08,0.20),P<0.001]、杂合基因模型[OR=0.04,95%CI(0.01,0.19),P<0.001]与白细胞减少具有显著相关性;用药超过 8 周所致白细胞减少情况中,等位基因模型[OR=0.18,95%CI(0.11,0.30),P<0.001]、显性基因模型[OR=0.17,95%CI(0.09,0.31),P<0.001]、杂合基因模型[OR=0.05,95%CI(0.02,0.15),P<0.001]与白细胞减少具有显著相关性;3~4 级严重白细胞减少情况中,显性基因模型[OR=0.09,95%CI(0.05,0.15),P<0.001]与白细胞减少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NUDT15 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类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具有相关性.

    NUDT15巯嘌呤白细胞减少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马亚龙宫玉锁李金德禄成龙...
    128-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是痛风最常见的发病类型,由尿酸增多、聚集、沉降而形成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是其主要病因.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反应对AGA具有重要影响,AGA发作过程中炎症反应和OS反应同时发生,两种反应均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在治疗AGA时,西医多采用降尿酸类、免疫抑制剂类和消炎镇痛类药物,中医多采用清热、祛湿、除痹、舒筋活络等药物,两者均有一定的抗OS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炎症反应,本文对AGA发作时体内OS反应的机制及治疗时抗OS反应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治疗AGA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氧化应激抗氧化应激机制研究综述

    中药干预线粒体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魏金凤魏晓涛王彩红王威威...
    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最常见的糖尿病肾脏系统微血管病变,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DKD主要临床特征为肾小球高滤过和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增加的肾功能异常改变,主要病理改变为后期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DKD发病机制复杂,线粒体可通过干预DKD发病,参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产生、活性氧物种、内质网应激、炎症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在DKD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可通过干预PTEN诱导激酶 1(Pink1)/E3 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或有丝分裂受体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保护和恢复线粒体功能,起到预防、治疗和缓解DKD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干预线粒体自噬相关介导信号通路表达治疗DK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应用于DKD的防治提供参考.

    糖尿病肾病线粒体自噬中药

    早产儿先天性结核1例

    权泉冯淑文汪霞何秉燕...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了 1 例早产儿先天性结核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患儿系胎龄 29+1周阴道娩出,生后立即收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负压隔离病房单独隔离.患儿母亲自孕 15~16 周出现低热、咳嗽,产前确诊为"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并接受抗结核治疗 27 天.患儿生后第 1 天胃液检出少量结核杆菌,痰液检出结核DNA,结核抗体阳性,生后第 2 天血液标本T-SPOT试验阳性.入院后置负压病房隔离,予以呼吸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生后第 2天开始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抗结核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未出现结核感染的严重症状,于生后第 52 天(纠正胎龄 36+4 周)离氧出院,现持续随访中.对疑似先天性结核感染的新生儿,及早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可避免不必要的死亡和残疾发生.

    先天性结核早产儿新生儿垂直传播

    D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淋系肿瘤6例疗效分析

    寇丹婷冯延丽何雨晨葛繁梅...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D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淋系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6 例难治复发淋系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疗效.结果 6 例患者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4 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1 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 1 例.患者在 1疗程诱导化疗方案结束后,总反应率为 100%,不良反应以血液科患者化疗后均会出现的三系细胞减少及相应并发症为主,通过对症治疗后均能得到纠正.结论 D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淋系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可,但病例数较少,需进一步收集更多临床病例.

    DCAG方案淋系肿瘤难治复发

    局部解剖结构在激光眼损伤效应观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罗燕余争平皮会丰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局部解剖结构在激光眼损伤效应观察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秋季学期参与陆军军医大学军队劳动卫生与作业医学课程学习的 2020级预防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在实验课前和课上均安排解剖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并在实验课前进行实验相关操作技能的观摩,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共纳入 60 名学生,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0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实验操作时间明显减少,实验报告评分更高,教学满意度评分更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实验课前和课上指导学生补充学习相关解剖学知识,有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局部解剖结构眼损伤激光武器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