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

王恩多

月刊

1004-0374

cbls@sibs.ac.cn

021-54922830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

生命科学/Journal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评述、综述、研究简讯(动态)等形式报道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重点报道生命科学领域的评述性或综述性文章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命科学有关的项目介绍、研究进展、管理经验和问题咨询,同时也报道该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科学家介绍、研究机构介绍和书评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动调控胞外囊泡生物发生的研究进展

    邢正郭兰兰张靓
    24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类由细胞释放的各种具有膜性结构的囊泡的统称,其能被大多数细胞所分泌,通过携带核酸、蛋白质、脂质等特定的生物活性分子到达靶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目前EV的生物发生调节己成为疾病防治的关键靶点,受到广泛关注.运动能够促进EV的释放,调节其内容物构成,上述作用甚至被认为是机体对运动产生适应的标志.运动时信号通路(如Ca2+、mTOR、STAT3等)的激活,细胞微环境(如pH和氧浓度等)乃至EV生物发生相关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变化都会影响EV的形成、内容物分选及囊泡运输等过程.该综述总结了 EV的生物发生过程、运动对EV生物发生的影响,并根据现有研究,从信号通路、细胞微环境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角度分析运动调节EV生物发生的可能机制.

    运动胞外囊泡生物发生

    儿茶素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沈海英谢露陈蒙华
    258-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最常见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血流再通后以及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rdiac arrest/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A/CPR)后,在再灌注的病理因素条件下引起的脑功能损伤,最终会导致细胞死亡.大量研究表明,脑I/R诱导的细胞死亡形式包括凋亡、焦亡、自噬、坏死性凋亡、铁死亡等,研究细胞死亡可以揭示脑I/R损伤的病理机制,从而为寻找治疗靶点来改善神经功能提供线索.儿茶素作为抗氧化剂能够抑制因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死亡,而脑I/R诱导细胞死亡的形式存在多样性表明其病理机制具有多样性.因此,本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揭示其规律,以期能为研究开发治疗脑I/R损伤的药物提供新思路.

    儿茶素脑缺血再灌注凋亡焦亡自噬

    HMGB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尹婉约何治
    26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一种含有215个氨基酸残基的核蛋白,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参与调节染色体结构、基因转录、DNA复制和修复等多项生理过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HMGB1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细胞凋亡、自噬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从而诱导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损伤.此外,目前发现存在多种物质能靶向抑制HMGB1的表达,进而发挥抗炎、抗细胞凋亡和抗氧化损伤等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挖掘和探索HMGB1在CIR损伤中的具体作用及其相关抑制剂将为CIR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候选策略和思路.因此,本文就HMGB1在CIR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高迁移率族蛋白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HMGB1相关抑制剂

    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陈志富徐利本王燕吴朝阳...
    275-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的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的首选方式,但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总体5年生存率较低.因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更倾向于手术联合多种模式的治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中,新辅助治疗展示出了明显的生存获益、良好的临床疗效以及可接受的毒性反应,成为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新辅助治疗主要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免疫治疗.本文就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免疫治疗

    《生命科学》投稿须知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