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科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科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梁宋平

双月刊

1007-7847

life@hunnu.edu.cn;smkxyj@vip.126.com

0731-88872616

410081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生命科学研究/Journal Life Scienc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命科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反映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逢双月末出版,国内公开刊号为CN43-1266/Q,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7-7847,CODEN:SKYAFL。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及少量反映国内外重大进展或热点问题的快讯或综述性文章,覆盖的主要学科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遗传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基因工程、农业工程、病理学、毒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基础医学等等。开设“研究进展与综述”、“研究论文”等栏目。本刊诚邀反映国内外生命科学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中英文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资助论文将优先发表。   投稿要求:   1)文稿内容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或实用性。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设计合理,结果可靠,文字精炼,用词规范,图表清晰。文稿请用A4版型纸5号字体通栏排版,用字规范,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   2)请以word格式将稿件通过E-mail附件的方式发送至本刊编辑部电子信箱。在来稿的首页,请写明以下内容: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个人信息(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手机号码、办公电话、传真号码及E-mail。   3)单位介绍信,加盖单位公章,注明无一稿两投,所有作者对署名的顺序无异议,请邮寄至本刊编辑部。   4)投稿时须向本刊缴纳审稿费80元(请通过邮局汇款,并在留言栏注明第一作者姓名)。 通讯方式: 地 址: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编辑部,邮编:410081 投稿E-mail:smkxyj@gmail.com;life@hunnu.edu.cn; 咨询E-mail:sky@hunnu.edu.cn 咨询电话:0731-88872616; 传 真:0731-88872616   热诚欢迎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投稿!   《生命科学研究》每期定价18元,双月刊,全年定价108元。国内邮发代号:42-172,国外发行代号:DK43008。错过定期的读者可直接向编辑部汇款征订。    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发布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鼠李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糖酵解影响的研究

    廖金庄谢李张俊卿王基栋...
    283-288,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简称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以及糖酵解的影响,给予不同剂量异鼠李素处理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和SCC9,并采用细胞活力分析和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异鼠李素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借助糖酵解分析实验检测异鼠李素对口腔鳞癌细胞乳酸产生和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明确异鼠李素对口腔鳞癌细胞糖酵解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最后,通过异种移植瘤模型验证异鼠李素在体内对肿瘤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异鼠李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CAL27和SCC9细胞的增殖与糖酵解,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与糖酵解关键限速酶己糖激酶2(hexokinase Ⅱ,HK2)而不是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和丙酮酸激酶 M2(pyruvate kinase M2,PKM2)的抑制有关.体内结果表明,异鼠李素抑制了口腔鳞癌在体内的生长,并降低了肿瘤组织中Ki67和HK2的表达.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异鼠李素可抑制口腔鳞癌的增殖与糖酵解,且这种抑制效应与HK2表达降低有关.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异鼠李素细胞增殖糖酵解己糖激酶2(HK2)

    西黄丸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吴迪张佳琦杨玉婷李想...
    28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考察中药制剂西黄丸(Xihuang Pill)对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对Yes相关蛋白/具有PDZ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Yes-associated protein/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YAP/TAZ)信号通路的影响,在SD大鼠中利用灌胃给药和动脉采血技术,制备西黄丸含药血清;利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染色技术,检测西黄丸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技术,检测西黄丸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小室迁移测定实验模型,检测西黄丸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小鼠肿瘤细胞异种移植模型,检测西黄丸对肝癌细胞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蛋白质印迹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西黄丸含药血清对YAP/TAZ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体外结果显示,西黄丸含药血清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显著抑制YAP/TAZ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和基因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体内结果显示,西黄丸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体内增殖能力,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研究结果提示,西黄丸能抑制肝癌细胞的体内外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并可能在YAP/TAZ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

    肝癌西黄丸增殖能力侵袭能力YAP/TAZ信号通路

    CARM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刘树义马泽方肖洒雨高璐...
    296-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激活蛋白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CARM1)是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PRMT)家族的成员,又称PRMT4.近年来,CARM1作为一种辅助转录调节因子已被广泛研究,并被发现在肿瘤、炎性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CARM1通过调节翻译后甲基化修饰参与表观遗传调控,另一方面通过RNA代谢、代谢重编程等形式调控基因表达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CARM1在恶性肿瘤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逐步被揭示,但其在不同肿瘤中的调控效应不尽相同,目前需进一步探索其在恶性肿瘤中的调控网络机制.本文就近年来恶性肿瘤中CARM1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共激活蛋白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恶性肿瘤甲基化修饰

    高糖驯化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高糖能力的影响

    刘春香张天琦张怡
    305-31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高糖驯化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对高糖环境的抵抗能力,为糖尿病治疗提供高适应性细胞及方法,利用梯度糖浓度培养基驯化hUC-MSC至P5代,获得高糖驯化细胞(high glucose acclimated cell,HGAC);利用1.0 g/L葡萄糖完全培养基培养hUC-MSC至P5代,获得低糖培养细胞(low glucose cell,LGC);取1.0×106个融合度80%~90%的LGC,用4.5 g/L葡萄糖完全培养基培养48 h,获得高糖培养细胞(high glucose cell,HGC).取同代次LGC、HGAC及HGC进行细胞大小及增殖情况检测,同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利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 qRT-PCR 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抗衰老及抗氧化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GAC显著小于HGC(P<0.05),且增殖更快;HGAC的CD73、CD90及CD105表达率均在95%以上,而CD34和CD45的表达率均小于2%;与HGC相比,HGAC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抗衰老基因p21及抗氧化基因Nrf2、HO-1、NQO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高糖驯化可增加hUC-MSC活性,使之抵抗高糖环境.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高糖驯化细胞(HGAC)高糖驯化高糖环境细胞衰老

    脂肪干细胞在肥胖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全颖杨阳王艳陈玲俐...
    312-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患病率正逐年显著升高.肥胖症不仅会引起机体能量代谢失衡,还会导致脂肪组织组成细胞的功能紊乱.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是形成脂肪组织的起源细胞,能够改变脂肪组织的重塑和功能,目前被认为可在肥胖症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就ADSC的生物学特征、功能以及其在抗肥胖症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肥胖症的临床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脂肪干细胞(ADSC)肥胖症脂肪棕色化脂肪炎症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与机体协同代谢酪氨酸-多巴通路机制研究进展

    陈巧庆谢海滨黄卫东丁洛阳...
    320-326,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酪氨酸作为芳香族氨基酸,目前研究多涉及黑色素,涉及酪氨酸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宿主机体互作的研究报道较少.相关研究认为,酪氨酸缺乏会导致瘤胃微生物中原虫、细菌(包括瘤胃蛋白质降解菌)的生长受限,补充酪氨酸则会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并协同机体代谢,进而通过酪氨酸-多巴通路影响机体行为与健康.本文综述了酪氨酸通过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代谢进而影响机体的机制,以期为养殖生产中通过酪氨酸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进而改善反刍动物行为与健康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酪氨酸瘤胃微生物多巴胺通路

    中国大陆景天属植物新记录种——松叶景天

    叶康葛斌杰肖智勇
    327-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发现于安徽省大别山区的中国大陆景天科(Crassulaceae)景天属(Sedum L.)植物新记录种——松叶景天Sedum mexicanum Britt.,提供了其形态特征、彩色照片及分布和应用信息.

    安徽省新记录景天科松叶景天形态特征

    中国园蛛属两新种记述(蜘蛛目:园蛛科)

    秦欣雨米小其刘萍
    330-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述了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园蛛科园蛛属两新种——二室园蛛Araneus biloculatus sp.nov.和蝶形园蛛Araneus papilioformis sp.nov.,并且提供了两个新种的外部形态以及外生殖器结构照片.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分类学形态学新种高黎贡山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线粒体氧化应激相关肝细胞癌预后风险模型

    陈柯宇张暕伍次春蒋川...
    336-347,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肝癌的预后极差.鉴于线粒体氧化应激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选用线粒体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风险模型.首先,结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与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分析、LASSO回归分析3种机器学习方法筛选预后关键基因,并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其次,在数据库中对模型的预后价值进行验证;再次,利用基因富集分析探讨高低风险组间预后差异的可能机制,并比较两组间的免疫微环境及治疗反应;最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 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验证关键基因在 HCC 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 PDE2A、TREM2、BMP6、NQO1、CPS1、EPO、MA PT、G6PD、SFN、HMOX1 十个基因.与低风险组比较,高风险组HCC患者预后较差(P<0.000 1).富集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PPAR)信号通路等在高低风险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肿瘤免疫分析表明,肿瘤免疫浸润、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免疫治疗反应等在高低风险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RT-qPCR的验证结果表明,相比正常肝组织,HCC组织中CPS1、PDE2A、BMP6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G6PD、SFN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总之,本研究建立的线粒体氧化应激相关HCC预后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及准确度,可用于HCC的精准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肝细胞癌(HCC)线粒体氧化应激机器学习预后风险模型

    利用免疫信息学方法设计基于表位的淋病奈瑟菌亚单位疫苗

    黄钰胡欣李紫玥张雷...
    348-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6种保守外膜蛋白中筛选优势表位,设计淋病奈瑟菌多表位亚单位疫苗并模拟其免疫效果.首先,通过C-ImmSim在线服务器对6种外膜蛋白进行计算机免疫模拟,并分别从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 cell)及B细胞免疫反应强的外膜蛋白中筛选用于构建多表位亚单位疫苗的优势CTL表位、Th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其次,在对各优势表位进行抗原性、致敏性和毒性分析后,将不同排列组合的优势表位与抗菌肽及PADRE序列连接起来,设计出多表位亚单位疫苗.再次,对所设计的各种多表位亚单位疫苗进行计算机免疫模拟,以评价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果.最后,对筛选出的免疫效果较好的候选亚单位疫苗进行抗原性、致敏性、理化性质、溶解性评估以及二级结构分析,以确保候选亚单位疫苗符合疫苗设计标准.结果显示,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势候选CTL表位8个、Th细胞表位10个和B细胞表位14个;共设计出64种多表位亚单位疫苗,其中3种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模拟结果最佳,均满足抗原性强、对人体无致敏性及无细胞毒性的要求,且均为亲水性、耐热性较好的稳定蛋白质,同时能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的过表达,与抗体的亲和性也较强,符合疫苗设计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以C-ImmSim为主的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在多表位亚单位疫苗的反向设计及其免疫效果的高通量初步筛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淋病奈瑟菌疫苗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淋病奈瑟菌(NG)外膜蛋白免疫信息学表位亚单位疫苗免疫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