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品储运与养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品储运与养护
商品储运与养护

徐文彩

月刊

1007-4538

spcy56@163.com

027-82619220

430019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黄孝河路特1号同安大厦3楼

商品储运与养护/Journal Storage Transportation & Preservation of Commodit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企业的预算管理

    李艳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推行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而且也是促进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文中主要论述了企业如何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以管理求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

    企业预算管理

    初探民营企业激励机制

    周皓月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民营企业突出的问题就是激励机制的缺失.为了留住人才,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在人力方面保证企业正常的持续的发展,这必将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存在自身的特点,其激励机制就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企业特点的基础上,从而根据权益层、经营管理层和操作层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民营企业

    创造一个以"绩效"为导向的交通企业培训文化

    姬中英陈良勇浦震寰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讲述了交通企业培训文化的创造应以绩效为导向,分析了该文化的创建应在交通企业的员工培训中贯穿始终地进行培训评估,并强化了投资回报率的评估,研究出五级评估中交通企业的哪些培训适合哪一级评估.

    绩效交通企业培训评估投资回报率

    浅析市场经济下的会计监督

    凌丹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企业会计造假现象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信用危机不断恶化.文中从会计监督的基本问题入手,对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会计监督理论依据现状分析思考

    强化财务预算管理与信息沟通的探讨

    郭军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财政部和国资委的要求,目前,多数国有企业虽然加强了财务预算管理,但在信息沟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文中从加强企业财务预算内、外部沟通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沟通和内、外部协调,把握市场信息,捕捉千变万化的有利时机,提高市场竞争力,从确保预算目标完成,为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走好每一步.

    国有企业财务预算信息沟通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探析

    胡醒民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加强质量管理尤为重要,文中分析了市政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加强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措施和方法.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

    企业负债经营探讨

    张翠仙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理念也在不断转变,企业筹资的方法也不断在改进.通过分析企业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对企业负债经营作了比较理论的分析,从负债经营的定义理解出发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

    负债经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杨文敏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会计工作中解脱出来,但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带来了新的问题.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文中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其为有关会计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完善

    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探讨

    赵丹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全面实施,这是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中的一个重大改革.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也有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文中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以期提供更加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

    借款费用资本化专门借款一般借款先进先出

    在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分析

    郑威华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跨国公司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力度,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己成必然趋势.文中从多个视角分析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动因以及我国具有的综合区位优势,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策略:应高度重视国内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与跨国公司展开合作竞争,不断学习、吸收其先进技术与管理方式,从而提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