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

屠用利

月刊

1004-471X

021-65126911

200082

上海市济宁路28号

食品工业/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食品工业》为综合性食品科技刊物,介绍食品及食品工业相关的工艺、工程、流通、综合利用、新产品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制造、开发、近期市场和技术信息等。涉及的专业面广、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产区葡萄皮红原料在果汁饮料中应用稳定性研究

    孙明星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吸光度及颜色变化为观察指标,探讨进口与国产葡萄皮红原料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稳定性.试验设计包括80 ℃及100 ℃加热试验、37℃长时间储存的虐待试验、模拟日光照射的光败试验以及常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80 ℃和100 ℃加热试验和常温条件下,进口原料较国产原料更早出现褐变;37 ℃下,进口原料褪色更快;光败试验显示进口原料色素呈色复杂,不稳定.综合评估,国产葡萄皮红色素在果汁饮料中呈色稳定性优于进口.

    吸光度葡萄皮红稳定性

    分子筛SBA-15固定化溶菌酶的研究

    陆鼎王亮李立邱伟强...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分子筛SBA-15作为固定载体吸附溶菌酶(Lysozyme,Lyz)制成功能化材料SBA-15-Lyz.研究介质的溶菌酶浓度、温度、pH、Na+浓度和吸附时间对SBA-15固定溶菌酶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仪对SBA-15-Lyz进行表征,并测定其热稳定性与pH稳定性.结果显示:SBA-15对溶菌酶的固定容量与溶菌酶介质的浓度、吸附时间以及温度呈正相关,与盐离子浓度呈负相关.温度为35 ℃时达到最大固定容量691.04 mg/g.SBA-15吸附溶菌酶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R2=0.978 6)与准二级动力模型(R2=0.999 9).将固定酶在100 ℃和pH 10.0的条件下分别孵育1 h后发现,固定酶具有比游离酶更强的热稳定性与pH稳定性,相对酶活分别保留43.40%和84.76%,有利于拓宽溶菌酶在食品杀菌领域的应用范围.

    SBA-15溶菌酶固定化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模型酶活稳定性

    一种基于益阴养肺法的戒烟糖制作工艺探索及市场调研

    李灿张婧焱罗锐杨佳佳...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金匮麦门冬汤为基础方,以糖果为载体,以色泽、甜度、口感、成型等作为感官评价指标,探讨中医药辅助戒烟糖的制作工艺,并评估市场价值;市场调研以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参与者的基本情况、服用前后中医证候自评积分、市场前景等信息.采用配对t检验对计量资料组内数据进行前后比较.硬糖配方:在基础方上,添加白砂糖、柠檬酸等.软糖配方:在基础配方中,添加赤藓糖醇、沙棘原浆等.市场调研显示,使用产品8周后,戒烟效果明显,因戒烟所产生的常见证候改善明显,绝大多数参与者认为戒烟糖使用后自觉效果好,携带方便,市场竞争力强.基于经方制作的中医辅助戒烟糖效果确切,是中医药发挥戒烟作用的新思路.

    戒烟糖果制作养阴益肺麦门冬汤

    渗透压调节剂对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

    童大鹏张见刘元法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水提法制备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率,采用酶法处理联合渗透压调节工艺,并研究酶种类、渗透压调节剂种类及添加量、浸提料水比和浸提次数对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对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显著,而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作用效果不显著;渗透压调节剂能够显著提高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率,赤藓糖醇作用效果最优,其最适添加量40%,最适料水比1∶20(g/mL),最适浸提次数2次.

    蓝莓果渣花色苷渗透压调节水提法

    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解制备核桃抗氧化肽

    韦雅虹刘康乾王皓毅方英浩...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桃作为良好的油料来源,榨油后的核桃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为充分利用核桃粕中的蛋白,以去脂核桃粕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法制备核桃抗氧化肽,以核桃蛋白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用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确定蛋白酶提取核桃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酶添加量8 487.26 U/g,底物浓度5.2%,温度48.5 ℃,时间4 h,pH 10.7.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1.79%.

    核桃抗氧化肽碱性蛋白酶水解率响应面法

    低温超微粉碎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花椒籽油脂的影响

    秦洋李波迟晓君于辉...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低温超微粉碎技术制备了花椒籽粉,并以花椒籽油的得率为指标,研究粉碎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分离釜Ⅰ温度、分离釜Ⅰ压力等因素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花椒籽油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花椒籽油得油率的影响主次因素为超临界萃取温度>超临界萃取时间>超临界萃取压力>分离釜Ⅰ温度>花椒籽粉碎时间;得到超临界萃取花椒籽油脂的最优工艺参数,即花椒籽经过干燥后,在-20 ℃经过55 s粉碎,萃取温度50 ℃、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110 min、分离釜Ⅰ压力6 MPa、分离釜Ⅰ温度65℃,此条件下花椒籽油的得率为14.83%.此试验结果表明结合低温超微粉碎技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萃取花椒籽油脂,既可以避免繁琐的前处理工艺,减少花椒籽油脂的挥发损失,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花椒油工艺的完善提供依据.

    花椒籽低温超微粉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正交试验工艺优化

    基于响应面优化印度洋鱿鱼(鸢乌贼)脱酸及保水研究

    罗联钰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印度鱿鱼制品的质量,以印度洋鱿鱼为研究对象,以产品感官评分为技术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优化设计,通过复合脱酸保水剂的浓度、食用盐的用量、料液质量比及浸泡时间对印度洋鱿鱼在脱酸、保水处理过程中对产品感官的影响分析,获得印度洋鱿鱼脱酸及保水工艺的最佳参数,即复合脱酸无磷保水剂浓度2.1%、食用盐用量1.05%、料液质量比1∶2、浸泡时间19.5 h.脱酸及保水浸泡后印度鱿鱼制品的感官评分为90.4分,与模型预测基本一致.

    印度洋鱿鱼复合脱酸保水剂响应面分析

    HACCP体系在海参口服液加工企业中的应用

    隋莎莎殷晏升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最大程度地提高海参口服液的食品安全,将HACCP体系应用到海参口服液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海参口服液的生产各环节潜在危害进行分析,确定了原料验收、酶解、调配、灌装、灭菌五个环节为影响海参口服液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并对关键控制点的潜在危害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限值和纠偏措施,确保HACCP计划的可执行性,最终构建了海参口服液生产的HACCP体系,有效提高海参口服液的食品安全性,以期为海参口服液加工企业提供参考.

    海参口服液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

    复合诱变选育5-ALA高产菌株及发酵条件优化

    蒋潇汪璇罗烨石昕芸...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出高产5-ALA的菌株,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发酵产5-ALA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紫外照射80s、氯化锂浓度0.6%的最适诱变条件下,突变菌落形态大小与产5-ALA能力呈正相关,单菌落直径越大,产5-ALA能力越强,筛选出1株高产5-ALA菌株H80110,其5-ALA产量达24.56 mg/L,较初发菌株提高97.14%.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6、接种量20%、装液量100 mL/250 mL,且发酵周期缩短为3 d,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5-氨基乙酰丙酸类球红细菌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发酵优化

    响应面优化抗氧化型薄膜包衣粉配方及其防护作用

    李景陈定刚石艳宾刘敏尧...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膜包衣粉是以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滑石粉、二氧化钛为原料,添加由没食子酸丙酯、茶多酚、D-异抗坏血酸钠构成的复配抗氧化剂,经配料、研磨分散、混合等工序制成.试验以抗拉强度和自由基清除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薄膜包衣粉最优工艺配方为聚乙烯醇30.6%、HPMC17.4%、复配抗氧化剂0.8%、聚乙二醇7.8%.应用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其对薄膜包衣VC片剂色差、防潮性、抗坏血酸含量指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的抗氧化型薄膜包衣VC片剂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氧化作用.

    薄膜包衣粉响应面抗拉强度抗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