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科技
食品科技

王海清

月刊

1005-9989

shipinkj@vip.163.com

010-67913893;83557685;67914382-227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大街316号京粮大厦

食品科技/Journal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轻工类核心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之一,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目前,在食品行业中已成为发行量和影响力很大的专业性刊物,刊物内容涉及产业动态、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化工、国外信息等,信息量大,内容新颖,时效性和实用性强,主要面向食品、农业、商检、科研、高等院校等领域中从事相关行业的广大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冷藏-二次加热过程后猪肉中挥发性物质变化

    周蕾
    25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测定了熟猪肉在冷藏以及二次加热之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对照组、冷藏组、二次加热组中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30种,其中19种为共有物质.熟猪肉中挥发性物质总量在冷藏和二次加热过程中呈增加趋势,分别为3515.73、4538.09 μg/kg和5791.24 μg/kg,其中醛类物质含量增幅明显且在各组中总含量较高(P<0.05),对猪肉不良风味的贡献较大;醇类物质含量在冷藏中变化不大,但受二次加热影响明显.研究还发现亚油酸氧化降解产物在冷藏和加热过程中区别较大,可能是导致冷藏过程中异味出现的主要原因.对挥发性物质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显示3组样品在主成分空间中区分明显,1-己醇和4-甲基-5-癸醇为对照组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异丁酸和十二烷是冷藏组的特征挥发性物质,1-庚醇和4-丙基苯甲醛是复热组的特征挥发性物质.风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显示导致二次加热组与对照组风味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呈香挥发性物质OAV的普遍上升,但导致冷藏组与对照组出现差异的除了上述因素,还有(E)-2-壬烯醛的缺失以及(E,E)-2,4-癸二烯醛OAV的异常增高.

    复热过熟味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猪肉

    扫描电镜法快速鉴别鲜湿米粉和调制鲜湿米粉的研究

    黄冬彭海亮黄晓赞伍先绍...
    263-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种利用扫描电镜法快速鉴别鲜湿米粉和调制鲜湿米粉的方法.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大米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米浆、鲜湿米粉、调制鲜湿米粉,获得了典型扫描电镜照片.调制鲜湿米粉米浆的扫描电镜照片与鲜湿米粉米浆的照片有明显区别,可明显地观测到小麦、玉米、木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形态.根据扫描电镜特征可准确地鉴别出未熟化的鲜湿米粉和调制鲜湿米粉,为整治鲜湿类米粉市场的掺假行为及鲜湿米粉质量的科学监管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

    鲜湿米粉调制鲜湿米粉扫描电镜鉴别

    市售幼儿配方乳粉中免疫球蛋白A、溶菌酶和乳过氧化物酶含量的检测研究

    荀一萍封肖颖陈建行贾晓江...
    267-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配方乳粉是在母乳供应不足等情况下婴幼儿首选的替代食物,由于牛乳等动物源乳的组成与母乳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母乳营养成分研究的深入,婴幼儿配方乳粉越来越趋向于母乳化.免疫球蛋白A(IgA)、溶菌酶和乳过氧化物酶是母乳中重要的生物活性蛋白,为婴幼儿的免疫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研究评价了市售12款幼儿配方乳粉中上述3种活性蛋白的含量,不同产品中3种蛋白质的含量组成均有差异,分别为:182.50~436.94 mg/100 g(IgA)、3.75~7.15 mg/100 g(溶菌酶)和11.70~49.96 mg/100 g(乳过氧化物酶).进一步分析蛋白质含量与原料乳来源、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初步发现国产乳源乳粉中IgA和乳过氧化物酶的含量高于进口乳源乳粉,溶菌酶的含量可能与加工工艺相关.此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IgA含量与乳过氧化物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94,P<0.05),但其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配方乳粉免疫球蛋白A(IgA)溶菌酶乳过氧化物酶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不同果蔬中7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徐潇颖刘柱茅佩卿毛思浩...
    273-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水果蔬菜中7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氨基柱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HPLC-MS/MS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模式监测,采用基质标曲进行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1~50ng/mL浓度范围内,7种目标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在3个加标水平下,方法的回收率在72.1%~95.5%,相对标准偏差在1.5%~6.7%,方法定量限(LOQ)为3.0 μg/kg.该方法便捷、准确,适用于不同水果蔬菜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快速确证和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甲氧基丙烯酸酯水果蔬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和白酒中的六价铬

    周探春汪辉周鹏崔晓娇...
    27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建立了生活饮用水和白酒中六价铬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二苯碳酰二肼和硫酸溶液后,避光显色.采用Welch AQ-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对目标物进行分离,柱温为30℃,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二氢钠(氨水调至pH=8)-甲醇(40∶6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500 nm.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紫红色络合物在10~1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LOD,S/N=3)均为0.003 mg/L,定量限(LOQ,S/N=10)均为0.01 mg/L,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0%~103.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4.3%~8.7%.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和白酒中六价铬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生活饮用水白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苦丁茶中孔雀石绿残留量

    陈红霞彭章明陈代宏聂立...
    28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苦丁茶中孔雀石绿(以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之和计)残留量.苦丁茶样品粉碎后复水,用1%乙酸乙腈为提取剂,均质子涡旋1min,无水硫酸镁和无水乙酸钠除去水,离心后取上清液经净化剂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检测,使用氘代物做内标定量.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5μg/kg,定量限为1.5 μg/kg,线性范围为0.2~10ng/mL,加标浓度在1.5~15 μg/kg时,回收率在80%~10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实验表明,该方法稳定准确,适用于苦丁茶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定性定量测定.

    苦丁茶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孔雀石绿残留量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蔬菜水果中复硝酚钠3种组分残留量

    徐瑞丽李青袁晓梁军...
    28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3种残留组分(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邻硝基苯酚钠和对硝基苯酚钠)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8∶2)超声提取,阴离子固相萃取柱(MAX)净化富集,再经C30液相色谱柱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345 nm)检测.该方法中3种组分的检出限为0.04 mg/kg,线性范围为0.1~5 mg/L,线性系数均大于0.999;实际样品中3种目标物在0.04、0.1、0.5 mg/kg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5.8%~95.6%,相对标准偏差为1.5%~8.9%.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较高、精密度较好,可用于蔬菜水果样品中复硝酚钠残留量的检测.

    复硝酚钠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邻硝基苯酚钠对硝基苯酚钠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基于免疫磁珠前处理的荧光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牦牛肉中金刚烷胺

    丁亚芳贾良羲邢维维张汉青...
    294-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免疫磁珠分离、富集和净化前处理,检测牦牛肉中金刚烷胺残留的荧光免疫层析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免疫磁珠偶联液、抗体偶联量、偶联时间、微球的抗体标记量、金刚烷胺抗原和羊抗鼠二抗包被浓度等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了基于免疫磁珠前处理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TRIFA),并对其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荧光微球抗体标记量为6 μL,抗原和羊抗鼠二抗的包被浓度均为0.52μg/mL;免疫磁珠偶联液为0.02 mol/LPB、磁珠与抗体最佳偶联量为100μg、捕获时间为60 min;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为0.46 μg/kg,IC50为2.327 μg/kg,线性范围为0.87~7.32 μg/kg,回收率为82.05%~109.95%,批内变异系数为4.77%~8.86%,批间变异系数为9.13%~11.92%.经验证,牦牛肉样本检测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基于免疫磁珠前处理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适用于牦牛肉样品中金刚烷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说明免疫磁珠-荧光免疫层析法可作为牦牛肉中金刚烷胺快速检测的有效手段.

    金刚烷胺牦牛肉免疫磁珠富集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法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稻谷霉菌污染的研究

    吕都唐健波徐廷霞陈中爱...
    30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别稻谷霉菌污染的方法,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以150份未污染霉菌的稻谷样品和150份污染霉菌的稻谷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剔除异常光谱和光谱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鉴别模型.结果表明:运用基于马氏距离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异常光谱36个,最佳光谱预处理方式为分位数标准化处理,采用基于联合x-y距离的样本集划分法,将剩余264份样品划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建立的鉴别模型,最佳主成分数为4,其R2cv值为0.9220、R2val值为0.9184和正确率为98.48%.将外部验证集样品的光谱,代入建立并优化好的鉴别模型中,判定正确率为100%.因此,该研究所建立的鉴别模型识别能力强,可以用于稻谷中霉菌污染的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稻谷霉菌污染快速检测

    基于核酸适配体探针快速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

    孙博刘悦欣陈萍
    307-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核酸适配体为特异性识别元件,利用金纳米粒子变色效应,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比色法检测.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通过优化氯化钠浓度、核酸适配体浓度,建立核酸适配体比色法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体系最优条件下各种浓度为:氯化钠浓度0.2 mol/L,核酸适配体浓度0.15 mmol/L.在最优条件下,线性范围2.9×103~2.9×107 cfu/mL内,鼠伤寒沙门氏菌浓度与金纳米粒子在650 nm和525 nm波长吸光度比值(A650/525)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2331gX+1.0149(R2=0.9916),检测限为2.9×102 cfu/mL,15 min完成检测;对实际样品做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0.51%~109.97%.核酸适配体比色法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检测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可视化等优点,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金纳米粒子鼠伤寒沙门氏菌核酸适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