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孙勇

半月刊

1002-6630

chnfood@chnfood.cn

010-83155446/47/48/49/50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食品科学/Journal Food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一流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用率在业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并从1982年起成为美国权威的《化学文摘》最早摘登的中国食品科技刊物;1992年被国家科委选定为食品行业的核心期刊;1995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选定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近年来先后被《中国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或重点收录。目前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惟一收录的食品行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麦卢卡蜂蜜植物源性成分鉴别方法的建立

    杨艳歌王迎春刘鸣畅牛娜...
    352-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植物源性检测方法鉴别麦卢卡蜂蜜真伪.比较不同方法对麦卢卡蜂蜜花粉沉淀的DNA提取效果,建立麦卢卡蜂蜜上清液DNA提取方法,以及麦卢卡蜂蜜中植物内参照、麦卢卡、卡奴卡3种物种源性成分检测的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通过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检出限的分析,以及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inistry for Primary Industries,MPI)方法的比较,证实了本研究建立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与等效性.本研究不仅建立了一种可以替代MPI麦卢卡蜂蜜DNA检测的方法,避免对其产品的依赖性,还弥补了MPI仅对麦卢卡蜂蜜花粉沉淀进行鉴别的不足,这对麦卢卡蜂蜜的真伪鉴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麦卢卡蜂蜜卡奴卡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真伪鉴别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13种利尿剂

    任晓伟范力欣何亮娜孙磊...
    360-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3种利尿剂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或90%乙腈溶液提取和PRiME HLB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使用ACQUITY HSS T3色谱柱(100mm×2.1 mm,1.8 μm)分离,流动相分别为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负离子同时扫描的模式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表明:13种利尿剂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0.997 0以上.定量限范围为2.0~5.0μg/kg.方法回收率范围为68.3%~118.0%,相对标准偏差为0.47%~9.5%(n=6).本方法简便准确,实用性强,可用于对利尿剂的快捷、精准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利尿剂固相萃取柱动物源性食品

    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17β-雌二醇

    韦庆益林轩然张佩瑶孙大文...
    368-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对碳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以及适配体对靶标的特异性亲和能力构建一种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在优化条件下(AuNPs粒径39 nm、AuNPs添加量200μL、猝灭时间20 min、荧光恢复时间60 min),该传感器的荧光恢复程度与E2浓度(2×10-5~2×10-9mol/L)的对数值符合线性关系y=58.50x+558.95,决定系数R2为0.992,得到E2检出限为3.4×10-10mol/L.最后该传感器成功应用于牛奶和环境水样中E2的加标检测,得到良好的回收率89.67%~113.36%,展现出实际应用的潜力.

    碳量子点金纳米粒子17β-雌二醇适配体传感器牛奶

    基于代谢组学法鉴定液体果蜡中漂白紫胶的模型构建

    李坤张雯雯唐保山邢淑婕...
    37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鉴定液体果蜡中是否含有漂白紫胶,借鉴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定性,并结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不同来源的漂白紫胶进行靶向化合物分析.通过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和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12种靶向化合物.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分为5种差异性化合物和7种共性化合物.最后,以共性化合物为生物标识物,在市售的商业化液体果蜡产品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研究结论并结合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鉴定液体果蜡中是否含有漂白紫胶.

    漂白紫胶鉴定液体果蜡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上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黄文源张盈魏进龙家寰...
    384-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评价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上的使用安全性,在湖南、湖北等13地进行田间实验,研究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方法:柑橘样品采用1%冰乙酸-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碳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在0.001~0.5 mg/L范围内,啶虫脒和吡丙醚的质量浓度与其响应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在0.01、0.5、2.5 mg/kg添加水平时,柑橘全果和果肉中啶虫脒的添加回收率为83.0%~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3.8%~10.0%;吡丙醚添加回收率为74.8%~98.7%,相对标准偏差为2.0%~6.0%,2种农药的方法定量限均为0.01 mg/kg.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全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半衰期为5.1~15.8 d和4.5~21.2 d.27%啶虫脒-吡丙醚可分散液剂在柑橘上的施药浓度为500 g/hm2(2 000倍液),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7 d时,柑橘中啶虫脒的最终残留量为0.01(低于定量限)~0.45 mg/kg,吡丙醚量为0.01(低于定量限)~0.68mg/kg;安全间隔期为10d时,柑橘中啶虫脒的最终残留量为0.01(低于定量限)~0.40 mg/kg,吡丙醚量为0.01(低于定量限)~0.56 mg/kg,残留量均低于GB 2763-2021《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的安全限量标准(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0.5、2.0 mg/kg).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吡丙醚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急性和慢性膳食暴露风险介于0.0%~53.0%之间,远低于100%,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结论:本研究为啶虫脒和吡丙醚在柑橘上中的安全性评估和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柑橘啶虫脒吡丙醚残留膳食风险评估